宋鑫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 山東菏澤 274000)
為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我國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將鄉村振興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發展,能夠從整體上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對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改善與優化意義重大。現階段,如何促進兩項工作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對此項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具備較強的現實性意義。
我國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受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而鄉村振興戰略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提出的,同時結合了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和對未來發展的期許,無論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還是社會建設,都需要有農業、農村與農民的支撐。現階段,我國對農業的不斷改革發展已經獲得了較好的農業發展效果,有效地改變了農村原有面貌,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不斷提升,但受眾多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仍然存在一些“三農”問題,這些問題對農村發展與進步產生了一定的阻礙[1]。
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生產方式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沒有與經濟發展保持相同的步調,并且在農村產業體系建設方面仍不夠完善,未能很好地發揮出產業化優勢等,限制了農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密切相關,并且能夠有效解決社會發展產生的新矛盾,可進一步推進農村經濟穩步向前,縮短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城鄉均衡發展。
對于鄉村振興戰略而言,其屬于新時期環境下我國制定的一項新政策,目的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在城市發展中發揮出較大的作用,但在自身發展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與城市間的差距在逐漸增大,在社會保障、科技、醫療及教育等方面均有所體現。為實現城鄉共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被提出,該戰略是從實際出發,關注農村發展的一項舉措。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進一步補充了“三農”問題的理論內容,在此項理論的指導下,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國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問題。戰略的總要求,即“產業融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方面,為振興鄉村提供了理論層面的指導;另一方面,有效促進了具體工作的實施。總體而言,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
只有在農村經濟良好發展下,才能從整體上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應在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的互動融合發展下,進行鄉村發展的重點規劃,拉近城市與鄉村在經濟發展中的差距。我國鄉村發展之所以始終處于落后的狀態,主要的原因是各項資源缺乏,并且由于經濟生產結構較為單一,對鄉村經濟效益的提高產生了較大影響[2]。而在合理布局下,能夠有機融合各項經濟資源,對農村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促進鄉村快速發展。在精神文化上,可以重點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加大鄉村環境整治力度、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將城鄉規劃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實施,能夠使農民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實現農村與城市處于平衡的發展狀態。該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的有機結合,可使農民獲得更多的生存方法與技能,能夠在不同產業中使自身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增加經濟收入。鄉村振興戰略沒有實施前,農民的主要收入途徑是農業種植及養殖,會受到較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無法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在兩者的有機融合發展下,會改變農民的經濟收入方式,農民會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收入,使農業經濟得到進一步提高。
我國屬于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對我國經濟水平提升意義重大,重點發展農業能夠有效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還能獲得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的互動融合會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發展。農業發展環節,能夠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引入其中,使農業生產種植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不僅能夠減少所需勞動力,還能培養出新型農民,實現我國農業的創新發展,并且為提高游客吸引力,還會進行觀賞性農業產業種植,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較大的推動作用。
一直以來,鄉村在人們印象中往往是貧窮、落后、交通不便,同城市相比,鄉村存在較多方面的不足[3]。隨著我國對鄉村發展越來越重視,已經重點開展鄉村經濟發展工作,十九大報告也強調,應重點進行鄉村經濟發展,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市與鄉村經濟共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生態旅游是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此項工作不僅能夠促進鄉村經濟發展,還能提升鄉村經濟水平,在兩者的互動融合發展下,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實施,有效進行美好鄉村建設。
若想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的融合發展,需要將重點放在特色化農產品創設上,通過有效措施解決旅游項目同質化高、旅游產品單一等不良問題,促進鄉村生態旅游業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在鄉村旅游業具體工作中,可以通過創設獨具鄉村特色基地、開發鄉村精品旅游線路及構建不同鄉村主題生態旅游的方式,實現自身不斷發展,有效解決旅游產品單一及同質化嚴重等問題[4],不僅會使鄉村旅游營養價值進一步增加,還會使鄉村生態旅游景點更具觀賞性,進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特色化農產品建設時,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因為鄉村生態旅游項目基本上是在農村,目標人群為城鎮居民,因此特色化農產品項目建設,需要充分利用市場作用,實現旅游項目的良好發展;第二,農產品不僅要具備獨特化特點,還應具備本土化、品牌化及審美化特點。鄉村生態旅游由于極具鄉村特色,因此可以進行挖掘的產品較多。實際挖掘過程中,所挖掘出的旅游產品不可過為普通,應具備較強的獨特性,否則會失去挖掘的價值。這種獨特性并不局限在外形的獨特上,還應蘊含當地的文化歷史內涵。通過市場力量,將農產品品牌化與當地文化緊密融合[5]。并且特色化的農產品還應具備較強的審美價值,從而更好地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使農產品更具特色與生命力;第三,鄉村生態旅游項目開發時,應重點關注鄉村生態旅游的特色,鄉村生態旅游之所以會被眾多人選擇,主要是因為游客想要體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天然、綠色生態的旅游特色會對游客產生更強的吸引力。因此,進行農產品構建時,需對游客的需求進行深入了解,并具備較強的人文關懷,應對所有農產品的意義進行深入挖掘,避免出現農產品扁平化的問題。加大對特色產品的研究力度,將該產品作為中心,衍生出新的特色化農產品,使農產品的審美性及多樣性得以有效豐富,在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同時,達到良好的鄉村振興效果。
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生態旅游建設環節,需要積極構建鄉村品牌文化,將鄉村資源優勢進行充分利用,進而構建極具吸引力的鄉村生態旅游形象,使鄉村生態旅游獲得更多游客,以促進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首先,結合鄉村特點,基于鄉村的自然資源分布情況,進行主題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構建精品的旅游線路,豐富游客活動體驗,游客在各項活動的參與中能夠感受到鄉村生態旅游的魅力。在這種方式下,鄉村生態旅游能夠盡顯自身特色,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實施;其次,對鄉村生態條件及現有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通過新型農產品展示的經營模式,直接向游客展示農產品的經營過程,以保證游客在游玩時能夠獲得更好的鄉村資源體驗,對不同的區域文化進行了解。一方面,會使游客服務體驗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能夠在多種載體方式下,傳播不同地域文化,使游客對鄉村文化有著更深入的了解[6];最后,深入挖掘并利用當地的人文資源及自然資源,在鄉村生態旅游項目中將其良好地體現,積極將當地的文化特色展示給游客,確保游客在游玩時能夠了解不同地區旅游文化特點,通過這種方式,促進鄉村生態旅游活動的良好實施。不同的鄉村,其自身擁有的自然資源也存在較大的不同,進而呈現出不同的生態旅游活動。而對于一些自然資源相對較少,卻存在豐富人文資源的鄉村,建設旅游基地時,應重點體現當地人文資源特點,進而使自身對游客具備較強的吸引力,將鄉村生態旅游的特點充分顯現出來。鄉村在積極應用不同文化資源的過程中,能夠將當地文化發展及區域經濟特點充分體現出來,從而有效促進鄉村建設。
鄉村布局規劃的進一步優化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第一,進行鄉村建設空間的科學規劃,基于實際情況,促進鄉村生態旅游建設的良好實施,選擇實地走訪及調查的方式,全面掌握鄉村發展情況,并對居民生活狀態進行了解,經過實際分析,對居民鄉村生態旅游建設需求進行了解,并將此作為主要依據,進行建設方案的科學規劃。此外,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應深入貫徹為民服務意識,例如將交通擁堵節點打通,提高鄉村道路安全性等。貼合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需求,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統籌鄉村資源,并對其進行充分利用,進一步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對鄉村環境污染治理機制進行持續優化,轉變生產方式,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結合鄉村發展實際,加大財政投入,對鄉村生態旅游建設提供支持,確保各項設計方案能夠有效落實;第二,鄉村生態旅游若想使游客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就應基于鄉村振興下重點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彰顯地方特色的公寓及民居等建設,優化住宿環境,還應構建與之配套的功能性環境,如超市、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及衛生醫療保障機構等[7]。建設并不斷完善各項交通工具,如地鐵及公交車等。此外,若條件允許,還可以配置地方美食小吃街等,保證衛生的同時,做好相應管理工作,實現區域內資源的科學配置,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同時,使鄉村生態創新發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中,原生態鄉村文化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因素,該文化也屬于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關鍵內容。僅憑美麗的景色,無法將旅游景區的內涵充分展現出來,若沒有原生態文化作為支撐,就會失去旅游景區的靈活。因此,若想積極推進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重點發展原生態旅游,對當期原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將鄉村生態旅游特色充分體現出來;還應重點優化農產業,將此作為原生態文化滲透的重要基礎。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提高鄉村的獨特魅力,并在此基礎上,完善鄉村經濟建設,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實施。
對觀光農業而言,具體表示的是對鄉村原有生產條件及資源的充分應用下,重點進行具有觀賞特色、原生態農業發展,屬于一種新型的農產業經營模式。一直以來,大多數人對鄉村的印象仍是落后、貧窮,但我國鄉村土地廣闊、空氣清新,蘊含較多的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并且環境優美,具備獨具特色的原生態環境,這些優勢的存在,使鄉村生態旅游在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8]。重點進行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積極開發鄉村觀光農業,不僅能使游客觀賞大自然中的美麗景色,還會為游客提供農村生活的體驗機會,在各項活動參與中,對當地的文化習俗及生活習慣進行了解,獲得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凈化內心。
綜上所述,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中,應與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互動融合發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落實,吸引更多游客參與鄉村生態旅游。具體而言,應通過建設特色化農產品、構建鄉村品牌文化、優化鄉村布局規劃、發展原生態文化旅游、開發鄉村觀光農業等方式,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的有機融合,當然方法并不局限于此,還應積極探究有效的手段,以進一步提升兩者融合發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