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人社會參與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當前我國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依然存在普遍較低的現象。因此,研究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對推動老年人社會參與和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贑GSS2015年的數據,從老年人自身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兩大方面出發,使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對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老年人社會參與會受到個人內部因素和外在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
關鍵詞:社會參與;多元回歸模型;影響因素;老年人
中圖分類號:C913.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36-0071-03
收稿日期:2021-07-12
作者簡介:郝正利(1996-),女,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老年社會保障研究。
近年來,我國的老齡化不斷加劇,已成為政府和社會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截至2021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 603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2.6%[1]。增強老年人的社會參與,避免老年人與社會脫節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對此,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要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2]。增強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不僅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之享受社會進步的成果,而且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當前我國老年人的社會參與率仍較低,且參與活動主要以休閑娛樂類為主,對于能力提升、社會交往等類型的活動參與仍較少。CGSS2015的數據中包含了休閑娛樂類、能力提升類、社會交往類三大類社會參與相關的問題,故本文在該數據的基礎上,通過stata進行數據清理,進而使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我國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增強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可行性路徑。
一、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關于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研究,目前學界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界定、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和老年人社會參與的路徑三個方面。
在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界定方面,國外學者認為社會參與是指個人與其他人一起參加的活動[3],國內的大部分學者則認為社會參與是滿足人們安度晚年的需要[4],還有部分學者認為社會參與能夠提升人的發展高度[5]。關于其分類,裴曉梅認為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主要分為娛樂活動、公益活動和有償活動三種[5];譚景艷將老年人社會參與劃分為家務型、休閑娛樂型、社交型三類[6];彭定萍按照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組織性進行劃分,將社會參與分為無組織、半組織和有組織的參與活動三種[7];而謝立黎、汪斌通過實證研究,發現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模式主要包括高參與型、低參與型和家庭照顧型[8]。
在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研究方面,張艷平認為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主要會受到年齡、婚姻、健康、職業等因素的影響,而且性別不同影響社會參與的側重點有所不同[9];郭浩、羅潔玲、劉斯琪以廣東省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通過構建線性回歸模型,發現老年人社會參與還會受到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子女數量等因素的影響[10];康學玲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通過調查數據發現,性別、年齡、民族和戶口類型的不同會導致老年人在參與家庭活動、經濟活動、公益活動、宗教活動中表現出顯著的不同[11]。
在老年人社會參與的路徑研究方面,馬征通過對遼寧省阜新市進行調研,認為應通過充分利用社區的作用、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注重老年健康等措施來增強老年人的社會參與[12];向倩雯認為,政府要通過加大宣傳,組織多種多樣的社會參與方式并對其進行合理的組織管理,充分發揮社會團體的引導作用等方式增強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意識[13];而彭定萍認為,政府要關注公共活動空間,為老年人參與社會提供更多的渠道,逐步引領老年人走出私人空間,進而達到增強老年人的社會參與程度的目標[7]。
綜上所述,以往關于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從研究方法上來說,關于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理論研究較多,實證研究相對較少。從研究對象上來說,以往的研究主要針對某個地區或區域,面向全國的研究較少,而使用公開調查數據進行研究的更為少見。從研究內容上看,有些研究主要側重于個人因素的影響,有些研究主要側重于家庭或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筆者認為,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會受到個人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兩個假設。
假設1:我國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會受到個人內部因素的影響。
假設2:我國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在受到個人內部因素影響的同時,還會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二、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來自中國人民大學2015年CGSS的調查數據,使用Stata14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該調查覆蓋了全國28個省,共完成有效問卷10 968份,分為核心模塊、十年回顧、EASS模塊、ISSP模塊、能源模塊和法治模塊六大主要模塊,涵蓋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主要為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故在stata14中對樣本進行統計處理,選取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作為研究樣本,最后的有效樣本數為3 590個。
(二)變量設置
1.因變量。本文的因變量為社會參與,主要以CGSS 2015中“過去一年,您是否經??措娨暬蚩吹薄笆欠窠洺⒓游幕顒印钡?2個問題作為衡量社會參與的標準,大致分為娛樂消遣型、個人能力提升型和社會交往型三種,由于這12個問題中的每項內容設置的都是“從不”“一年數次或較少”“一月數次”“一周數次”“每天”,且順序一致,故筆者從1—5對其進行重新編碼,分數越高參與度越高,并將這12項內容的得分進行加總求和,將社會參與作為一個連續變量進行測量,其值為2—60。
2.自變量。關于自變量的設置,筆者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將自變量劃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個人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
個人內部因素主要包括:性別(1為男性,0為女性)、健康狀況(1為健康,0為不健康)、受教育年限、黨員身份(1為黨員,0為非黨員)、個人收入。其中,受教育年限是將受教育程度重新劃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個等級,然后通過計算生成的連續變量,其值為0—20,數值越大,受教育年限越多。而收入雖為連續變量,但根據學術界的常用做法,在本文中對其做取對數處理。
外部環境因素主要選取以下4個變量,分別為:城鄉類型(1為城市,0為農村)、居住方式(1為獨居,0為與他人一起居?。?、子女數、城鄉基礎設施。其中,城鄉基礎設施得分越高,表明基礎設施越好。
(三)模型構建
本文主要以CGSS(2015)的數據為基礎,首先分析當前老年人參與志愿服務的現狀,然后使用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探究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最后根據影響因素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由于因變量為社會參與,是一個連續性的變量,故筆者采用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分析,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構建如下:
式中,?是指自變量取值時,所預測出的理論值會隨著自變量的變動而變動,e即殘差,是指模型中可能會出現的誤差,是不隨自變量的變動而有所變動的,而a為常數項,是在所有自變量都為0的情況下Y的取值?;诒疚牡难芯考僭O,筆者將采用嵌套模型的方法,在研究中建立兩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另外,筆者考慮到多個變量之間可能會出現多重共線性的問題,故使用方差膨脹因子對兩個模型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自變量中最大的方差膨脹因子明顯小于10,且平均方差膨脹因子也沒有明顯大于1,故并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
三、我國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本研究的兩個假設,筆者針對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建立了兩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模型1中考慮的自變量主要是個人內部因素,而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外部環境因素,以此觀察影響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因素,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一)個人內部因素分析
通過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模型1的判定系數R2=0.302,說明該模型能解釋因變量30.2%的變化,解釋力很強;從顯著性程度來看,性別、健康狀況、受教育年限、黨員身份和個人收入這五個方面,各自的P值都小于0.001,說明個人內部因素對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有著顯著的影響。
其中,健康狀況、受教育年限、黨員身份和個人收入都與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呈正相關的關系,即健康狀況越好、受教育年限越高、個人收入越高,社會參與程度越高;黨員相較于非黨員,社會參與程度更高。這可能是因為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越好,自身的精力相對越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社會中去;黨員身份和受教育年限越高,其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就越高,參與社會的意識就越強;而收入越高的人,可能是因為其自我實現的需求和自身的追求比較高,也可能因為部分人依然從事工作,社會參與程度自然就會更高。在模型1中還能看出,性別表現為明顯的負相關,也就是說相較于男性來說,女性的社會參與程度要更高。
(二)外部環境因素分析
第二個模型在第一個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外部環境因素的4個變量,R2=0.35,表示該模型可以解釋35%的變化,比模型1增加了4.8%。與第一個模型相比,第二個模型中的個人內部因素方面的影響有所減少,但依然有很高的顯著性。在外部環境因素方面,4個變量的P值都小于0.05,而且城鄉狀況、子女數和居住方式的P值都小于0.001,表明外部環境因素對老年人社會參與有顯著的影響。城鄉狀況、居住方式和城鄉基礎設施都與老年人社會參與呈正相關,表明城市地區的老人比農村地區的老人社會參與的頻率更高,獨居老人與他人一起居住的老人相比,獨居老人的參與度更高,城鄉基礎設施越完善,老人的參與度越高。其中,子女數與老年人社會參與呈負相關,說明子女數越多,老人的社會參與越低,這可能是因為這部分老人的大多數時間都用來與子女進行交流了,或者是因為子女對老人社會參與不放心,而阻礙了老年人的社會參與。
結語
通過借助CGSS2015的數據,運用多元線性回歸對老年人的社會參與進行分析,結果滿足了筆者提出的研究假設,即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會受到個人內部因素的影響,并且在受到個人內部因素影響的同時還會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通過分析發現,健康狀況、受教育年限、黨員身份、個人收入、城鄉狀況、居住方式和城鄉基礎設施都與老年人社會參與呈正相關,而性別和子女數則與社會參與呈負相關。這說明,健康狀況、受教育年限、黨員身份、個人收入、城鄉狀況、居住方式和城鄉基礎設施能夠較為顯著地影響老年人的社會參與狀況,而性別和子女數對老年人社會參與狀況的影響較弱。
筆者在對樣本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之前,對CGSS 2015的數據進行了相關的處理,對于無效的樣本進行了處理,極大降低了回歸模型的誤差程度,而且對其共線性問題進行了檢驗,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
[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2020-11-03.
[3]? 李宗華.近30年來關于老年人社會參與研究的綜述[J].東岳論叢,2009,(8).
[4]? 楊宗傳.中國老年人口參加老年活動研究[J].人口學刊,1995,(6).
[5]? 裴曉梅.從“疏離”到“參與”:老年人與社會發展關系探討[J].學海,2004,(1).
[6]? 譚景艷.我國農村老年人社會參與研究——基于CLHLS(2014)數據的分析[J].智庫時代,2020,(9):3-7.
[7]? 彭定萍.社會空間視角下城市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9,(6):87-91.
[8]? 謝立黎,汪斌.積極老齡化視野下中國老年人社會參與模式及影響因素[J].人口研究,2019,(3):17-30.
[9]? 張艷平.農村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影響因素分析[J].智庫時代,2019,(9):250+252.
[10]? 郭浩,羅潔玲,劉斯琪.城市老年人社會參與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統計與管理,2020,(1):64-69.
[11]? 康學玲.少數民族地區老年人社會參與情況調查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4):70-71+90.
[12]? 馬征.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遼寧省阜新市為例[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4):131-132.
[13]? 向倩雯.積極老齡化視域下老年人社會參與和社會管理策略研究[J].公關世界,2020,(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