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平
浙江交投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對于企業而言,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能有效校正員工行為、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標準性和規范性,這是增強內部凝聚力、提升企業軟實力的有效途徑。隨著近些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傳遞的方式及數量發生了極大的變革,這種社會背景下的各企業應當認識到以往企業文化建設體系的局限性,緊跟時代發展趨勢,進一步健全企業文化體系,借助企業文化帶動生產經營,并有效增強自身競爭力。
在2021年發布的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占據了28.6%。統計可得,這些上榜企業中,有近八成企業的官網上都有著醒目的企業文化標識,或是直接以文字形式加以明確。而其中誠信、人本、愛崗、敬業等字樣的出現頻率十分高。這些上榜企業都為我國企業中的佼佼者,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必然比小微型企業更加成熟,但其在引領企業文化構建的同時,也透露出了現階段我國企業在企業文化構建方面的突出弊端。
首先最為突出的弊端便是企業文化載體的單一性。現階段,大多企業都以官方網站、室外宣傳欄、企業內部報刊等為宣傳企業文化的核心載體,在信息化時期,新媒體平臺是員工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有的企業卻并未有效利用新媒體平臺,這樣員工就難以便捷有效地接受企業文化傳輸。
其次,有大部分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時,未能找準其與自身發展定位間的融合點,存在互不匹配的問題。有部分企業甚至直接將其他企業的優秀文化表述搬運過來,或是隨意引用經典俗語,并未充分考慮其是否與自身發展定位相契合。構建企業文化時,未能深入挖掘企業歷史及精神,因而使得所設置出的文化標語及價值觀念缺乏指導意義,呈現出明顯的籠統性、寬泛性,千篇一律的企業文化毫不具備行為指導作用[1]。
此外,現階段企業文化呈現出一定的形式化主義,未能得以充分落實。以3.15晚會的曝光內容而言,這些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中有許多知名企業和500強企業,即使是老字號企業也常出現在曝光名單中。這深刻反映出了其企業文化建設的形式化傾向,往往僅停留在“喊口號”方面,未能落實到實踐生產活動中,產品和服務與文化價值觀念毫無關聯,企業文化的價值未得以有效發揮。
另外,企業未能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文化建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管理工作、生產經營活動中引入了許多新的技術及理念,但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卻未有所變動。現階段,時代發展趨勢已與以往大不相同,若始終保留原有的企業文化體系建設,必將導致其內容過于陳舊,因而無法發揮出真正的指導性作用。
目前,我國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暴露出的問題普遍集中于文化的建設及文化的傳輸方面,為進一步提升企業文化建設質量,需緊密聯系信息化時代的根本發展規律,找準突破文化建設困境的大門。
我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0%。其中網絡視頻的用戶規模超出整體規模的九成,短視頻用戶已成為我國網民中的主要構成。隨著短視頻產業的發展,我國民眾的閱讀方式呈現出明顯的碎片化特征,信息傳遞變得愈發快捷。對于各企業而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其企業文化構建與傳播拓寬了道路,各企業可借助民眾喜聞樂見的短視頻方式進行企業文化傳輸,使職工不自覺地接受企業文化熏陶,并提升社會大眾對其企業文化的認同感,以及員工的榮譽感與歸屬感。可以說信息傳輸效率的提升為企業文化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突出的弊端。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短視頻產業的發展態勢愈發優良,但碎片化的信息傳輸方式使得其能夠傳輸的內容極為有限,大量豐富內容被刪減剝離,僅能呈現出簡短的內容梗概。這也意味著受眾接受信息時,如同盲人摸象一般,以信息內容為基礎借助思維發散補全其他內容,必將會造成思維誤區,或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于信息化時代,社會公眾都擁有自由發言的權利,能夠借助手機將所觀所感傳輸給他人。但基于人的個體差異性,對待相同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存在明顯的主觀情緒特征,若一些斷章取義或是虛假的信息被廣泛傳播,將可能誤導受眾,因而損傷企業文化內涵[2];另外,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使得人們的閱讀思維普遍停留于淺層,無法下意識地展開深度思考。這也使得受眾對于整體性強、內容冗長的信息缺乏閱讀興趣,且難以深入理解其本質,因而使得企業文化傳輸遭受一定阻礙。
各企業需明晰,構建企業文化是增強內部凝聚力、提升軟實力的核心路徑,需以此為根本發展基石,迎合時代需求重新定位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構建應是立足于發展實際的,應做好總結提煉工作。各企業需以企業發展歷程為核心依據,于歷代企業人的行為準則中提取優秀文化價值,以企業產品及服務為基準,逐步凝練出能與企業發展歷程、未來發展定位相契合的文化精髓。在此過程中需對公司戰略發展目標、管理者價值理念、員工需求展開融匯與協調,初步制定完備后需及時調查員工的認同度,結合調查結果再次斟酌后確定最終版本。需盡量注重語句的簡潔明了性,以具備良好親和力的詞語代替強制性詞語,確保新企業文化是能夠與企業發展狀況相契合、與未來發展方向高度一致的,是能為企業人所認可的并能夠彰顯出企業特色的。
宣傳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應當正確認識時代的發展變革,把握好便捷的信息傳播載體,進一步拓寬宣傳道路。科學合理地傳播載體能有效提升企業文化的影響力,是確保企業文化能夠深入人心的關鍵所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各企業需進一步完善格局、解放思想,由以往以傳統媒介、官方網站、橫幅等方式為主的單一企業文化宣傳渠道中擺脫出來,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文化價值引領,構建出多載體、全方位式的企業文化傳播體系。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網民周平均上網時長近30個小時,網絡占據了人們生活中的極大一部分時間。基于此,應以網絡為新的宣傳陣地,把握好現代信息傳播的碎片化特點,使民眾在不自覺中接受企業文化熏陶。在此過程中需保證企業文化植入的簡潔明了性、易懂性以及朗朗上口性。同時還可進一步深入發展文化產品,借鑒故宮文創等優秀經驗,將企業文化融入文創產品中,進而使得員工更加樂于接受企業文化[3]。
除去上述線上宣傳渠道外,還應積極組織線下活動,在開拓創新的同時把握好原有的企業文化宣傳途徑。各企業可定期組織職工交流會,在此過程中進行企業文化宣傳與滲透。同時還可借助組織文藝會演、社會公益活動等方式,達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高度融合,并增強與員工間的互動交流,形成關心職工、體恤職工的良好氛圍,使員工感知到企業的溫度,幫助企業文化于內部扎穩根基。
企業領導者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建設者,是領導企業發展壯大的主心骨。其言談舉止將對員工行為準則產生極大影響。在落實好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需保障其能夠滲透到實踐中去,能發揮出真正的效益。這就意味著必須端正企業領導者的思想認知,使其充分認識到構建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保障領導人員能夠自覺維護、自覺踐行企業文化價值,能夠給員工樹立起良好的榜樣。現階段,我國企業家應當緊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樹立起高度家國情懷,明晰自身所需肩負的社會責任,并始終秉持著民主、公正的發展原則。應當能夠認識到自身行為對員工的影響,進一步端正理想信念,以優良價值觀念約束自身行為,保障自己的所言所行都能與企業文化高度契合,以實際行為來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成為企業文化的關鍵倡導者及模范實踐者。信息化時代下的各企業領導者還可借助新媒體平臺開通個人賬戶,進一步拓寬與職工的交流平臺,促使企業內部形成良好和諧的發展風尚。
落實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需以企業領導為根本行為表率,提升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應將企業文化滲透于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處理好員工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強化與員工間的溝通能力。企業應始終以聆聽及分享的心態來與員工相處,從而與其產生深度共鳴,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及信賴感。為切實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應進一步優化工作環境,并努力突破部門界限,使企業內部自上而下構建出融洽的相處關系。在此過程中,需落實好獎懲制度的建設,尤其是應借助榮譽體系來促進企業文化的傳遞。應當于企業內部各崗位及各工作領域做好榜樣建設,以之為傳播及弘揚企業文化的無形旗幟,借助“標桿”式的引領來促進企業文化的傳播。而針對違反企業規定、與企業文化相背離的行為,需視情節嚴重性予以一定懲罰,借助激勵與約束的共同作用,使企業員工自覺成為企業文化的積極踐行者和堅決擁護者[4]。
現階段,我國各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最突出的弊端便是動態性嚴重不足,即使是在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大多企業都仍在沿用以往的企業文化,因而嚴重挫傷其內涵深度,難以發揮出企業文化的真正價值。信息化背景下的各企業需進一步端正思想認知,深入把握當前社會經濟的根本發展趨勢,提升自身戰略發展目標的科學性,并與時俱進地調整自身文化體系建設,保障企業文化與時代發展趨勢間的契合性,借此來對職工形成良好的引領作用,確保在企業文化引領下職工的綜合素養能有效提升,能夠與時代發展需求相契合,將企業文化對生產實踐活動的指導作用發揮到實處。
目前,由于信息傳播趨勢的變更,人們的閱讀普遍停留于淺層階段,難以展開深度思考。這也使得職工無法深入理解企業文化的根本內涵,其綜合素養的低下給企業文化傳播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基于此,應以完善的培訓來提升職工的綜合素養,給予其更多成長機會,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并能夠具備優良的文化素養,進而保障企業文化傳播的順暢性。同時需進一步加強思想引領,人的行為是以思想為導向的,為提升企業文化的影響力,需保障職工能夠從思想上認同企業文化,使踐行企業文化成為職工自覺性的、自發的活動。基于此,可借助微信等社交軟件建立職工群,并于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相關文章,與其建立良好交流關系。同時需為企業職工提供更多福利,保障企業工作制度的人性化,借助年度獎金、過節福利等方式使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度。
綜上所述,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能有效規范職工行為,使其將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緊密聯系,進而有效提升內部凝聚力和生產效益。隨著信息化時期的到來,各企業以往文化建設體系中的弊端愈發凸顯,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及挑戰。基于此,需進一步厘清信息化時代企業文化建設體系中的弊端,緊跟時代發展需求變更自身文化構建模式,讓企業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進而推動企業朝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