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賢 本刊記者
李文菓 本刊見習記者
11 月16 日,由上海銀保監局、上海市社聯、上海市消保委指導,上海市保險學會主辦,中國人壽上海市分公司、上海《上海保險》雜志社承辦的“新時代保險業消保體系建設”學術年會成功舉辦。本次學術年會是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十六屆(2022)“學會學術活動月”項目之一。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精神,落實上海銀保監局關于開展“消保專項治理年”和上海市社聯第十六屆“學會學術活動月”的工作部署,本次學術年會聚焦與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切身相關的“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題,探討新時代保險業消保體系建設的方法與路徑。

上海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 李 虎
上海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李虎在致辭中表示,上海銀保監局黨委班子高度重視消保工作,將2022年定為“消保專項治理年”,認真履行為民監管、為民服務職責,圍繞“全流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建設,持續推進轄內保險業機構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提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李虎分析了上海保險業消保工作面臨的形勢,介紹了“消保專項治理年”工作開展情況,并對消保專項治理工作提出要求: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壓實機構主體責任,整治消保領域亂象。具體來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思想認識;完善公司消保架構,實施“一把手工程”;前置風險關口,加強產品和服務適當性管理;多元化解決糾紛,積極貫徹“楓橋經驗”;強化科技賦能,助力數字化轉型;創新教育宣傳,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

上海市社聯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 陳麟輝
上海市社聯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陳麟輝在致辭中指出,希望上海市保險學會能夠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并將其落實到日常工作和保險理論研究的全過程、各環節,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根據保險業的經營規律,研究新時代保險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為上海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優質的保險保障;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深入研究如何切實保護好消費者權益,善待客戶,善待員工,培育和維護保險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高度重視風險防范,深入研究風險產生、積累和擴散的根源,有效維護保險市場的安全穩定。他說,保險是朝陽行業,發展前景光明,我們共同努力,把上海市保險學會建設成一個學術交流、激蕩思想的平臺,成為助力行業發展、推進行業不斷創新的重要力量。

上海市保險學會會長、中國太平洋財險公司副總經理 張 渝
上海市保險學會會長、中國太平洋財險公司副總經理張渝在前面歡迎致辭中表示,2022年,在上海銀保監局和上海市社聯的指導與關心下,上海市保險學會在課題研究、理論創新、實踐指導、智庫建設、雜志發展、行業宣傳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本次學術年會期望通過監管、行業、專家學者們的分享,為廣大保險業同仁提供消保工作管理模式、制度創新、體系建設上的啟迪,共同打造保險行業良性互動、守土有責的消保新生態,切實增強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為上海保險業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 唐健盛
在專題分享環節,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就“對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建議”進行分享。他認為,堅持人民至上是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根本遵循。他介紹了上海市消保委在匯聚社會消保資源、促進公平競爭和參與市場博弈方面的思路和經驗做法,為保險行業做好消保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參考。他認為,保險的互聯網化是趨勢之一,互聯網保險成本較低、效率更高,對消費者是有價值的。但是,互聯網保險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低銷售門檻和高理賠門檻造成的“低進高出”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他建議互聯網保險探索形成與之相匹配的產品設計和營銷等一整套規則體系,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

中國人壽上海市分公司總經理 王忠偉
中國人壽上海市分公司總經理王忠偉代表保險機構就“保險企業消保體系建設探索”進行分享。她表示,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踐行金融保險業“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落腳點之一,保險企業在消保體系建設方面,可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長期性、持續性建設,帶動全員廣泛深入參與消保工作,做好工作細化、任務分解與落地執行,全面推進消保工作機制有效運行;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堅持投訴“防”“治”結合,強化銷售誤導源頭治理,將保護消費者權益前置并嵌入公司治理體系,完善消保工作的溯源整改機制;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堅持推進數字化轉型,推動運營管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

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常務副主任 汪 鶇
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常務副主任汪鶇結合保險糾紛調解處理數據,作題為“以共建共享理念推動保險業糾紛調解機制的優化與發展”的分享。據介紹,2022 年1月至10 月,投訴舉報集中在理賠環節和保險銷售環節。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遵循“合法權益解決到位,不合理訴求解釋到位,經濟困難幫助到位”的原則,直面互聯網保險、銀保融合、技術性問題給糾紛調解處理帶來的挑戰,綜合運用合議機制、建議函機制、專家咨詢機制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多管齊下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于行業突發性情況,如“隔離險”業務,通過專題研討、風險提示、整合行業之力等舉措探索處理預案,主動做好消費者溝通解釋,積極化解投訴糾紛。

上海市保險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 許 閑
上海市保險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教授以“保險科技發展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為主題進行分享。他指出,本次學術年會可能是目前為止國內學界第一個聚焦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題召開的會議,保險行業踐行“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就是保險科技的快速發展。他從保險科技的發展給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的挑戰出發,分析保險科技領域可能存在大數據殺熟、價格歧視、隱私保護、智能保護、保險歧視等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通過“保險APP 個人信息與隱私采集”的案例分享,建議保險公司完善APP,在告知環節將消費者隱私保護做得更加合法合規,在申請調用權限前保證消費者充分知情且允許;呼吁監管部門、保險公司、消費者積極貢獻底層數據資產,為未來保險科技的發展、維護保險行業的發展做貢獻。
在圓桌交流環節,許閑教授、《上海保險》雜志社社長伍國良、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王光毅、中怡保險經紀東區負責人高潔,就保險機構如何將消費者權益保護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保險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如何進一步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金融消費者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等議題展開研討。
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需久久為功、善作善成。上海市保險學會負責人在主持會議時最后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新機遇新挑戰,建設新時代保險業消保體系工作,是需要上海保險行業進行不斷研究、實踐、進取和完善的一項重要任務。上海市保險學會將持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思想引領,搭建好產學研政的交流平臺,積極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推動消保體系建設工作向高質量方向邁進而不斷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