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曉 理 鄭少和
繼出臺被譽為“金十條”的“縣鄉人大工作十條”這份重磅文件打開縣鄉人大工作新局面后,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接續出臺一系列措施扎實穩步推進我省縣鄉人大工作。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三年活動和“鞏固基礎、強化履職”兩年行動計劃,連續5年爭取省財政對欠發達地區鄉鎮人大每年予以30萬元的經費支持,全覆蓋培訓全省鎮(街)人大負責同志,成立縣鄉人大工作協調小組強化指導,修改鄉鎮人大工作條例,制定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條例,連續開展5屆縣鄉人大創新案例征集……這一條條舉措通過基層人大的貫徹落實,變成了狠抓縣鄉人大工作的實際行動,省、市、縣、鄉四級人大齊心協力,進一步開創我省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新局面,縣鄉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新步伐。
“縣鄉人大組織建設全面加強,履職工作全面規范,職能作用得到更好發揮。”這是這些年來基層人大工作者對縣鄉人大工作新面貌的共同感受。
每年召開全省人大系統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思想交流會,每年舉辦縣鄉人大負責同志培訓班深入學習貫徹,多次對1 600多位縣鄉人大負責同志實現輪訓全覆蓋,特別是2021年縣鄉人大換屆后,通過“線上+線下”等培訓方式,對縣鄉人大負責同志實現培訓全覆蓋。縣級人大普遍制定議事規則,全部建成電子表決系統,會議審議質量明顯提高。絕大部分的鄉鎮人大每年都能開好兩次人大會議,并在閉會期間組織代表開展大量監督、視察、調研等工作,90%以上的每年組織代表聽取討論專項工作報告和執法檢查等。122個縣級人大都實現與本級政府財政部門聯網,都建立了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制度。約90%縣鄉人大開展了工作評議,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調研、反饋、評議、整改工作機制,且被鄉鎮人大主席們認為是最有效的監督方式。到2022年,全部市縣和絕大部分鄉鎮都開展了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工作,有效發揮了人大代表在小切口大民生中的重要作用。這一系列亮眼成績無不印證這五年來我省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喜人變化。
回顧這五年來我省的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一些亮點值得細細品味。
2018年4月,省人大常委會印發《關于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連續三年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工作,全面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2021年3月,省人大常委會印發《全省縣鄉人大“鞏固基礎、強化履職”兩年行動計劃(2021-2022年)》,對進一步加強我省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提出新的指導意見,鞏固本屆以來我省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所取得的積極成果。
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活動對提高縣鄉人大工作規范化水平提出了具體明確要求。提高縣級人大工作規范化水平需要從緊緊圍繞縣級黨委中心任務開展工作、規范會議組織、規范重大事項討論決定、規范監督工作、規范代表作用發揮、規范人事選舉任免工作六個方面扎實開展工作。提高鄉鎮人大工作規范化水平需要從緊緊圍繞鄉鎮黨委中心任務開展工作、規范會議組織、規范重大事項討論決定、規范主席團閉會期間工作四個方面著力提升鄉鎮人大履職行權水平。還對深入推進示范點建設、加強省市縣鄉人大協調聯動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
“鞏固基礎、強化履職”兩年行動計劃對照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大工作的重要部署,對照落實中央和省委文件,對照我省鄉鎮人大工作條例和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條例,對照“縣鄉人大工作十條”和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的指導意見,認真開展調研,深入總結三年來縣鄉人大工作的成績和經驗,查找差距不足,補齊短板弱項,進一步鞏固縣鄉人大建設基礎,堅定工作信心,加大工作力度。行動計劃就繼續加強組織建設、繼續加強陣地建設、繼續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水平三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
兩份文件為全面提升我省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水平提供了路線圖、任務表和行動指南,我省縣鄉人大工作呈現出“上下聯動、協同并進”的生動局面。五年來,經過省、市、縣、鄉四級人大的共同努力,“3+2”行動在2022年實現完美收官。
30萬元對于很多經濟發達地區的鄉鎮(街道)而言,只是一筆小資金,但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鎮而言,卻是一筆保障鄉鎮人大全年有效運作的關鍵資金。
根據省委部署,省財政從2018年起連續5年對欠發達地區近千個鄉鎮人大每年予以30萬元的經費支持,補助金額共近15億元。五年來,鄉鎮人大工作的條件和環境越來越好,辦公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履職規范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代表聯絡站等陣地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及人大干部履職積極性主動性得到進一步激發,我省基層政權根基得到進一步鞏固夯實,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呈現新氣象新風貌。

省人大常委會為全省縣鄉人大負責同志舉辦培訓班(黎進/攝)
2022年,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認真組織開展專項經費績效考核,專門成立調研組赴江門、肇慶、茂名、汕尾等地鄉鎮人大實地調研座談,對989個鄉鎮人大全部開展問卷調查,全面了解經費使用管理情況,推動鄉鎮人大切實把錢用在刀刃上、用出成效,并形成高質量績效自評報告和今后三年立項報告報省財政廳,為持續給予欠發達地區鄉鎮人大經費支持打好基礎。通過調研,鄉鎮人大普遍反映省級專項經費是“及時雨”,有效填補了欠發達地區鄉鎮人大經費不足的實際問題,為推動基層人大依法規范履職、提高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針對個別鄉鎮人大專項經費使用不夠規范、支出進度滯后等問題,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還定期開展督促檢查,推動各地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更好發揮專項經費效益,全面提升履職工作質量和水平,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東縣鄉人大實踐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大格局。
近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通過了2022年廣東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廣州市荔灣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建立“重大司法等事項”報告工作機制、深圳市羅湖區人大常委會“向人民匯報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直播活動、珠海市香洲區人大常委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打造一體化代表聯絡站等12個案例獲評為2022年廣東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此次評選活動,以“發展和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為主題,入選的創新案例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戰略部署,深入貫徹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廣東縣鄉人大實踐的典型示范,是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機制上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創新性并具有可復制性可推廣性的好經驗好做法。
從2018年評選第一屆廣東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開始,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創新案例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了5年,先后評選推出了67個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持續開展的創新案例評選活動標志著我省推動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方面正逐步向縱深推進。
創新是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的不竭動力。縣鄉人大作為基層國家權力機關,處在民主法治的最前沿,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踐行者。縣鄉人大創新動力足,全省人大工作就會更有活力。近年來,全省各級人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中央18號文件和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東人大創新實踐涌現出一個又一個新亮點。縣鄉人大創新案例評選活動成為推動我省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不斷取得創新成果的精彩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