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曾運軍
化州市新安鎮人大通過清退桉樹的小切口,推動破解生態種果用地問題。目前,新安鎮被評為國家農村綜合改革(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全鎮鎮村面貌煥然一新。
新安鎮是化州市的一個山區小鎮,因盛產番石榴、黃皮果等多種名優水果,被譽稱為“水果之鄉”。但二十年前大量種植的桉樹,給當地帶來了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貧瘠化等生態危害,成為制約新安水果產業發展的絆腳石。隨著整個社會生態環保意識的增強,新安鎮群眾對人工桉樹林退出的呼聲日漸強烈。新安鎮轄區各級人大代表無論是下鄉走訪、視察調研,還是在人大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都陸續收到群眾對清退桉樹、種植果樹的意見和建議。
民有所呼,人大有應。2021年初的化州市人代會上,新安鎮代表團經過充分醞釀后,提出了“關于改善生態環境,推行退桉種果的建議”,在大會上得到了廣大代表的積極響應與充分肯定。正如茂名市、化州市、新安鎮人大代表李似蘭所說:“種植桉樹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前段時間,不少群眾反映家中水井經常缺水。另外,種植在桉樹旁邊的果樹都長不好。退桉種果是順應民情民意、解決民生問題的實事,作為人大代表,我們要有所作為,為民發聲。”
在3月下旬召開的新安鎮人代會上,人大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票決通過了“退桉種果”等民生實事項目。通過人大代表票決,新安鎮依法、有效地把“退桉種果”這個民生需求上升為新安鎮全體人民的集體意志。
有人大代表依法表決和支持,新安鎮把“退桉種果”納入鎮“十四五”總體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鎮范圍內將清理桉樹5.3萬畝,增加種植水果3.5萬畝,全鎮各類水果種植面積將超過10萬畝。隨后,新安鎮全鎮上下一心,政府依法施政,科學劃定桉樹禁種區、限種區、適種區,有序清理村莊旁邊、耕地、生態林、水庫、山塘、河流周邊等桉樹,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全鎮退桉超過5 000畝,全鎮水果種植面積已超7萬畝。
新安鎮大力推動“退桉種果”,使得該鎮2022年水果年產量超過15萬噸、年產值躍上13億元臺階,水果產業獲得一個好收成、總產再創歷史新高。果品全部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優質果率達到80%以上,產品商品化處理率達60%,新安水果品牌越擦越亮,群眾收入也越來越高。
推進“退桉種果”還讓新安鎮這個山區小鎮的鎮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在“退桉種果”項目的推動下,新安鎮各家各戶屋前屋后、公路沿線、山嶺等桉樹被清退,改種為各種果樹,處處果味飄香。正是有了新安鎮“退桉種果”基礎,讓化州市百果飄香美麗鄉村風貌示范帶這個2個億元項目落地新安。
2021年化州市政府選址在新安鎮圩至石灣高速出入口,打造一條集水果產業觀光、鄉村民俗旅游、鄉村振興成果展示于一體的“百果飄香美麗鄉村風貌示范帶”。目前,該示范帶已完成道路硬底化,農房風貌提升、橘紅驛站、水果清吧、水果街提升、榕樹圩美化改造等工作,沿線風貌、圩鎮容貌大幅提升,讓新安這個鎮蝶變綻新顏,城鎮品位大幅躍升,大量游客前往打卡游玩,成為化州市一大網紅打卡點。■

“退桉種果”讓山區小鎮綻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