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閔(山東省棗莊滕州市洪緒鎮洪緒中學)
眾所周知,“雙減”政策致力于減輕學生負擔,使學生找到學習和生活之間的平衡點,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學生提供輕松快樂的成長環境。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對音樂的教學進行深入探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修正。立足“雙減”政策,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初中音樂課程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為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雙減”政策強調: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和校外補習負擔。因此,如何優化音樂課堂教學以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成為目前初中音樂教師的共同目標。而優化音樂教學的意義有以下幾點:一是通過對課堂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對初中音樂知識進行梳理。在高質量音樂課程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進一步總結歸納已學的音樂知識,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音樂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條理清晰。二是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雙減”的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師應該進一步優化課堂音樂教學,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來進行高效課堂的教學,以此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效率和課程質量,使學生能夠進行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也為學生提高音樂綜合素養和自身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三是優化音樂課程,促進教師積極地進行課程探索。基于“雙減”政策,初中音樂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精煉課堂知識,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學得會、學得好,加強學生對音樂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音樂學科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進一步實現“雙減”政策的目標。
教師認真嚴謹地備課,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優化課堂教學。在進行初中音樂課程教學前,音樂教師應進行仔細認真的備課,在課前吃透教材,緊抓重點知識,刪減不必要內容,在備課時進行課堂設計以及課堂規劃,優化課堂教學,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和課堂安排來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獲更多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分析和對教材的研究探索,制定合理的教學任務,對長期教學進行規劃,提高課堂質量,優化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比如:在進行豎笛演奏的《美麗的夢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進行適當的改良。初中生雖年齡偏小,但他們通常喜歡流行音樂很多年,當他們在學習了一定的樂理知識后,可以使用豎笛進行簡單的演奏。然而由于他們的聲帶處于發育期,過久的演奏可能會造成聲帶的受損,所以應該合理控制演唱的時間。教師應該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的大綱,對于教材進行分析研究。在課前對本節課的課堂進度進行合理的規劃,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吸取其他教師的教育經驗,緊抓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演奏、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音樂的簡譜等內容中收獲快樂,對于階段性教學進行規劃,并設定長遠的目標,為之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會顯得單一、枯燥、乏味。“雙減”政策下,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發現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質量,通過創新驅動初中音樂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充滿活力與歡樂。音樂學科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任務的規劃和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探索時,應注重它的學科特點。比如:很多教師喜歡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做可以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色彩性和趣味性。但是如果只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話,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流于形式,互動不充分,無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中聆聽音樂、表達音樂和享受音樂。這樣,在整個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提高學習音樂的自我驅動力,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同學生的音樂基礎、成長的氛圍和學習音樂的興趣等存在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切忌“一刀切”式的教學。為了讓大多學生能夠均衡發展,提高音樂學科素養,教師應該綜合全面地考慮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在分析研究后進行分層教學。從當前的教學實際來看,音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針對性不強、精準度不高的問題,這使得學生們的學習結果存在較大差異,這樣的教學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所以教師應該在“雙減”政策的基礎上,積極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探索具體且合適的教學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進行分層教學。對于音樂成績存在差異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布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在學習、交流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應了解學生學習音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地進行課程的探索;同時依據音樂課程教學大綱標準,通過布置不同難度的任務,讓不同階段的學生能夠進行更高效的學習,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中所欠缺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精準性的學習。例如當初中生音樂成績不理想時,教師應該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和自己在課上課下對學生的觀察,分析學生的問題所在,引導學生正確、高效地進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對于音樂成績較好的同學,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為學生布置難度更高的作業,并且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打下基礎。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分層教學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高效的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音樂學科素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應懷有整體觀和全局觀,通過對獨立單元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全面系統地縱觀整體教學以及各個學期的教學安排,將相關性較強的單元進行結合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效率。基于音樂課程大綱的標準,依據音樂的學科特點、教學安排以及教學進度等,將各個獨立卻充滿聯系的多個單元重新組合在一起,進行組合教學。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對于存在聯系的重組單元進行教學后,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做相關性的輕微改動,使獨立單元的結合更具優勢,這在課程教學中能夠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要特別注意課時的聯系,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系,同一個單元中不同課時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關聯性的思考與探索,在課程的聯系中尋找高效學習的方法,促進“雙減”下初中音樂課程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對于情感表達相似的歌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兩首歌演唱的技巧,把握歌曲的節奏之間的聯系和差別,促進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提升學生音樂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優化課堂設計,促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發展。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對學科積極思考與探索,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以此來提高音樂課堂學習的效率,實現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