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王少強,安宏玉
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山西 030000
社會心態是一段時間內彌散在整個社會中,以社會群體中的社會共識、社會情緒、社會價值取向為重點的社會心理[1-2]。醫患社會心態包括醫患雙方的安全感、認可度、信任度、滿意度、歸因風格、醫學觀和健康觀等內容。高工作強度、高服務責任、高社會關注、低容錯區間等特征使得醫護人員普遍存在緊張、焦慮、情緒枯竭、麻木冷漠等群體性消極心態。以急診科、兒科重癥監護室、精神衛生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單位代表的醫護人員存在著較為普遍的消極社會心態[3-4],特別是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條件下,一線醫務工作者存在明顯的抑郁、焦慮、失眠及創傷后應激障礙等心理危機[5-6]。醫護人員社會心態異常會影響其專業實踐和醫療效果,觸發非理性行為,增加社會風險[7-8];而高效能感、社會救助意愿、職業獲益感、高心理彈性、開放的人格等積極社會心態能夠有效提升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9-11]。近40 年的醫患社會心態研究文獻元分析結果表明,醫患社會心態已成為一個研究空間獨立、理論延展性強的研究場域,醫療衛生領域的社會心態研究經歷了從“學理”到“治理”的4 個時期(基礎理論研究、治理對策研究、患方心態分析、醫患心態互動)[12]。基于微博大數據分析的醫患心態分析結果表明,一線城市居民對醫患關系的關注度最高,呈現消極情緒為主、情緒控制低、信任度低等特征,對重大醫患問題解決持低希望態度[13],對醫務人員的心理狀態關注較少,對就醫安全感的關注度遠超行醫安全感。本研究在塞里格曼積極心理學的理論體系指導下,從積極社會心態的角度審視醫護人員的社會心態,探索醫護人員的積極社會心態結構,并借此開拓一條積極的醫護人員社會心態優化、重構路徑,進而提升醫護人員的主觀幸福感、職業滿意度和工作效能感。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以醫護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積極社會心態結構,并以此建立醫護人員的積極社會心態測評量表。一方面以積極視角重建醫護人員社會心態評價體系,另一方面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量化工具。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取樣方式分兩個階段(探索性因素分析階段和驗證性因素分析階段)在醫護人員中分別發放500 份、760 份調查問卷,有效回收問卷分別為436 份和752 份。探索性因素分析階段樣本量為436 人,其中男203 人,女233 人;年齡20~35 歲135 人,36~50 歲180 人,51~65 歲121 人。驗證性因素分析階段樣本量為752 人,其中男352 人,女400 人;年齡20~35 歲261 人,36~50 歲299 人,51~65 歲192 人。
1.2 研究過程 第一,根據相關研究的文獻分析結果和調查研究結果,本研究初步納入了4 個維度、30 個題項,并對上述題項進行相應修改(①參考王益富等[14]編制的社會心態量表中的生活滿意感量表,涉及職業滿意、收入滿意、社會地位滿意、人際滿意、工作單位滿意、生活環境滿意等指標;②參考王益富等[14]編制的社會心態量表中的社會公平感量表[14],涉及總體公平、分配公平、地位公平、權力公平、機會公平等指標;③參考Mael 等編制的組織認同量表[15],涉及對社會評價的感受和看法等指標;④參考王浦劬等[16]編制的獲得感量表,涉及個體的縱向獲得感、橫向獲得感和獲得感知等指標),形成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初始量表。第二,通過網絡調查和線下調查兩種方式發放、回收調查問卷。用回收的436 份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初始量表的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計算KMO 統計值,以確定量表題項是否可以用于因素分析;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轉法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根據結果對初始量表進行修訂,刪除項目得分與總分相關系數低于0.45 的題項,以及無法確定因子歸屬的題項,從而確定正式量表。第三,發放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正式量表760 份,回收752 份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即利用數據來檢驗理論結構的合理性。根據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對照相應的判斷標準,對所編制的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進行再次驗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 和R Package 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并對所得到的結果進行討論。
2.1 因素分析可行性檢驗結果 首先用KMO 統計值來確定所選取的分量表是否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如果量表所有題項的KMO 值在0.6 以上,證明這些分量表勉強可以進行因素分析;如果在0.9 以上,則非常適合進行因素分析。本研究的因素分析可行性檢驗結果顯示:KMO 值為0.922,Bartlett 球形度檢驗近似χ2為10 947.510,自由度為435,P<0.001,說明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具有Kaiser 標準化的正交旋轉法對4 個分量表的調查數據分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為因素結構,與本研究的預測結構一致。在各個題項的因素符合矩陣中,將題項分數與總分相關系數低于0.45 的題項予以刪除。其中社會認同感量表刪去1 個題項(題項4),剩下的題項可以較好擬合,因此予以保留。最終,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的正式量表包含29 個題項,共分為4 個維度。見表1。

表1 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

(續表)
2.3 驗證性因素分析 對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正式量表的752 份樣本數據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通過檢驗數據擬合程度來考察結構效度,尋求數據與模型的最佳擬合。 本研究使用R Package 和Lavaan Package 對正式量表的數據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見表2,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驗證性因素模型見圖1。

圖1 積極社會心態驗證性因素模型圖

表2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2.4 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各維度相關性分析
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各維度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各維度之間均相關(P<0.05)。見表3。

表3 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各維度相關系數
2.5 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優度檢驗 一般來說,卡方自由度比(χ2/υ)越小,表示模型的擬合越好,假設模型和實際觀察數據之間適配度越高;適配度指數(GFI)通常介于0~1 之間,越接近1,表明模型的適配度越好;比較適配指數(CFI)、增值適配指數(IFI)和標準適配指數(NFI)要求達到0.9 以上或者接近0.9,認為適配度較好或可接受;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R)越小表示模型的適配度越佳;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受樣本量的影響較小,數值較為穩定,其值在0.05~0.08 范圍說明模型適配度尚可,其值小于0.05,說明模型適配度較佳。運用協方差結構模型對醫護人員積極心態量表的理論模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依據修正指數和量表的性質對題目進行調整。最后發現題目中社會心態各因素擬合情況尚可接受,χ2=2 257.617(υ=371,P<0.001),RMR=0.076,GFI=0.812,NFI=0.854,IFI=0.854,CFI=0.875,RMSEA=0.082。
2.6 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信度分析 對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進行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Cronbach's α 系數為0.872。
3.1 結構化的醫護人員社會心態內涵 本研究結果與已有研究[17]一致,意識到醫護人員社會心態評估的必要性,并改良了當前醫護心態研究主要集中在病人心態、醫患信任、溝通質量等方面的單一化評估現狀,突出醫護人員社會心態概念建構上的綜合性、完整性探索,并與其他領域的社會心態結構(生活滿意感、社會壓力感、政府信任感、社會公平感、社會安全感和社會問題感)保持了一定的契合度[14,8]。呂小康等[19]編制的中國醫患社會心態問卷指出,安全感、信任感、滿意度和公正觀等維度是醫務人員社會心態的重要構成。后期的研究進一步確認了滿意度、寬容度、認同度在醫務人員社會心態結構中的可靠性[20]。另外,“獲得感悖論”受到了研究者的關注,獲得感是一個本土性較強的概念,是大眾對物質利益、基本權益和心理收益等方面有成果的收獲性體驗[21]。本研究發現,醫護人員的獲得感也是其積極社會心態的重要構成,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加入了獲得感維度。生活滿意度是積極社會心態的基礎,是形成醫護人員積極心態的基本面;社會認同感和社會公平感是積極社會心態的穩定的特質變量,是在一定時期社會環境下形成的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評價性感知;獲得感則是更加有體驗度、具象化的積極社會心理狀態性因子,受生活環境、工作負荷等因素影響較大。
3.2 積極化的醫護人員社會心態測量工具 本研究所提出的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體現了積極化、應用化的優勢。已有的衛生領域社會心態研究更多地研討了醫患糾紛背景下的消極心態評估和病態心理分析,醫方和患方一對互動關系同時出現低滿意度的現象,甚至造成“塔西佗陷阱”[22]。“困難”醫患關系量表(Difficul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s 10,DDPRQ-10)廣泛用于病人心態(主觀感受、客觀表現、交互反應)的評估[23];醫患關系導向量表主要對現代醫學模式下的醫患關系認知和關系導向進行評估(共享和關懷)[24];孫連榮等[25]建構了和諧醫患心態三級評估體系:醫患關系表征變量(信任度、滿意度等)、醫患關系影響變量(認知、期望等)、醫患關系中介變量(溝通、共情等),這些探索在“問題思維”導向下缺乏積極心態挖掘功能,且沒有形成進一步的應用型工具。本研究在積極視角下評估醫護人員的社會心態可以為醫護人員社會心態培育指明具體的優勢所在,為醫護人員社會心態的優化提供潛能挖掘方向,甚至測評本身就是對醫護人員社會心態的一次正面反饋。
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結構包括社會認同感、生活滿意度、社會公平感和獲得感4 個維度,據此構建了用于醫護人員社會心態評估的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量表,共29 個題項。從評價維度、測量工具本身探討醫護人員的社會心態;并加入了獲得感維度,使得醫護人員的積極社會心態評估能夠反映個性化特點。與此同時,本研究還存在著在維度建構中被試主觀體驗參考較少的問題,在進一步研究中通過質性研究等方法完善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結構,深化醫護人員積極社會心態水平、特征對其工作效能、主觀幸福的影響機制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