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維華

不要讓自己的思維受限,更不能有招數的偏見。
新冠感染疫情確實給大多數行業帶來了傷害性后果,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損失慘重,那些積極自救、創新抗疫的企業不僅能及時止損,甚至還能增加營收。
以疫情期間的重災區之一餐飲行業為例。統計結果顯示,就在全國整體餐飲市場下滑、很多上市企業紛紛降收降利的時候,肯德基之類的企業卻實現逆勢增長。實際上,其他很多行業也有類似現象,在多數企業愁云慘淡的時候,也有為數不少的企業能逆勢上揚。
這些在疫情中創造奇跡的企業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畢竟,不確定性常在,在疫情等“黑天鵝”與人類的長期并存中,企業需要掌握一些應對之策。
筆者在跟蹤研究了大量不同行業的正反、新老等實際案例后,整理出了下列這些招數,它們都可能會是你的企業在疫后解困與翻盤的利器。
1.大特許。
這種目前和未來最主流的商業模式之一,是以特許經營商業模式為主線的四合一模式,即在傳統和經典的以麥當勞、肯德基等為代表的商業模式特許經營的主線基礎上,融合另外四種模式,這四種模式分別是:傳統的經銷、直銷、批發、代理等,現代的社區團購、社群營銷、直播、微商、獨立站、跨境電商等,AI、AR、VR、虛擬偶像和場景系列、大數據、爬蟲等,李維華中國特許經營系列思想和近百種模型、公式、算法等。
2.加盟、直營、聯營、全托管、部分托管……
至少有16 種店型可供選擇,組合出擊(詳見李維華之“兩權分離、三權組合”單店極致模型)。
3.國內外的異地布局連鎖網絡。
4.下沉市場或升級市場。
5.采用DTC 模式。
在線下受限的時候,轉戰線上、跳過中間商、直接面對消費者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現在除了傳統的京東、天貓、淘寶、拼多多等平臺,抖音、小紅書、快手乃至沃爾瑪、SHEIN 等企業都開始敞開胸懷,吸納別的企業、品牌和產品進入自己的電商版圖。
6.IP、流量、全面資源共享。
比如,把你的或別人的IP 授權許可出去;通過聯名等方式獲得更多、更新的流量;當你的企業需要人手或被迫停工的時候,你可以與其他被迫停工或需要人手的企業共享員工;等等。
7.MCN 營銷,或者全面化、全觸點的線上宣傳和直接銷售。
你可以調動包括KOL、KOC 乃至素人在內的一切人手,采用包括直接種草和發送軟文的方式(在百家號、企鵝號、網易號等各種平臺賬號上),讓你的信息全面覆蓋到“兩微一抖”以及快手、小紅書、B站等所有你的消費者或關聯消費者可能會出現的社交、社群平臺上。
8.爭取成為保供企業。
如此,你就可以獲得特權并極有可能實現業績和銷量翻倍。
9.獲得政府補貼。
補貼的內容包括政府和其他民間組織提供的有關疫情、科研、創新、就業、扶貧、“三農”等專項資金、資源、政策支持等。
10.包括流動點和快閃店等在內的多樣化店型。
11.外帶、外賣、自取等多模式同時開動。
12.精準促銷。
包括聯名、造節、設計并銷售或贈送周邊、制造聲浪、制造話題、線下營造排隊現象等。
13.打造“三高”產品。
主要是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
14.提升“六化”體驗。
主要是店內的體驗設計與實施,六化指的是年輕化、時尚化、娛樂化、有趣化、社交化、數字化。
15.優化8I 識別。
這是店內調動五官六感的體驗性要素,指的是:MI(Mind Identity, 理 念 識 別)、BI(Behavior Identity,行為規范識別)、VI(Vision Identity,視覺識別)、SI(Store Identity,店面識別)、AI(Audio Identity, 聲 音 識 別)、BPI(Business Process Identity,工作流程識別)、OI(Other Identity,其他識別)、EI(Era Identity,時代識別)。
16.按照維華四維全產業鏈模型實施企業的多元化或跨界發展,以便制造第2、3……n 增長曲線。
17.以開源節流為最優解的源流管理的10 種模型應用。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單一的開源或節流式贏利模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對應的不同贏利模型。
18.團購。
……
當然,按照李維華的中國特許經營思想,在對待上述這些招數的時候,企業至少要做到三點:
1.羅列出盡可能多的招數,不要讓自己的思維受限,更不能有招數的偏見。
2.如果可能,所有的招數都要依據產品、時間和戰略等同時啟動,不要押寶在其中一個或幾個上。
3.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和嘗試之后,按照二八原理,你可以專注于其中幾個效果最好的招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