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格雷
AI 帥哥美女明星來了,再也不用擔心你的偶像會翻車了。
虛擬偶像產業(yè)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數字技術與傳統虛擬偶像文化,共同融合生長所形成的新型產業(yè)模式。
站在元宇宙的風口上,虛擬偶像也開始起飛。隨著CG 與人工智能等多項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虛擬偶像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時尚品牌與虛擬偶像的聯合消解了現實與虛擬的邊界,科技時尚潮流充滿無限可能。
艾瑞咨詢《2022 年中國虛擬偶像行業(yè)研究報告》顯示,2022 年虛擬偶像的帶動市場規(guī)模和核心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分別達到1866.1 億元和120.8 億元
那2022 年中國虛擬偶像行業(yè)有何新發(fā)展?我們梳理了以下幾個要點:
2021 年是虛擬偶像的爆發(fā)年,明星涌現、頻頻破圈,超寫實虛擬人真正在國內打響。從洛天依、AYAYI、翎_Ling、集原美、阿喜Angie 等大放光彩,到柳夜熙橫空出世,開拓了故事性超寫實虛擬人的新戰(zhàn)場,再到二次元A-SOUL 的崛起引發(fā)關注。并有愛奇藝的《跨次元新星》和江蘇衛(wèi)視的《2060》這兩檔與虛擬偶像相關的綜藝節(jié)目。
相比之下2022 年就略顯平淡,并沒有像2021 年一樣出現關注度特別高的新虛擬偶像。這是很自然的,任何新生事物在向大眾化發(fā)展時,都需要一個爆發(fā)期來引起廣泛關注,在證明了市場潛力后就會進入深耕期,不斷打磨完善,隨后穩(wěn)健發(fā)展。
2022 年最大的特點是涌現,虛擬人在各個不同領域,都涌現出大批新項目,技術表現日益精湛,成本也在不斷降低。
同時,已成名的虛擬偶像如洛天依出現在冬奧舞臺,超寫實鄧麗君在新年晚會上與真人明星合唱,等等,都是老樹開新花。
而新人虛擬偶像則主要在新技術上有突破,比如度曉曉和希加加,由于大量采用了AI 人工智能技術,使其具備了更多的獨特性。還有新華網、奧丁科技聯手打造的超寫實虛擬偶像筱竹,采用了基于仿生學的新算法,在建模效率上有很大突破。
2022 年的技術進步是顯而易見的,讓虛擬人在內容生產效率上有了極大提高,這既包括UE5(虛幻引擎5)等基礎技術的升級,也有各家虛擬人公司的努力。
開發(fā)出柳夜熙的創(chuàng)壹科技就曾表示,由于優(yōu)化了技術,虛擬人的短視頻內容生產量可以提高一倍以上。由藍色光標投資的虛擬偶像蘇小妹,也在發(fā)力研發(fā)下實現了相當高頻度的視頻內容生產。

現在虛擬人的基礎開發(fā)設計已大大提速,比過去的平均開發(fā)時間縮短了二分之一以上,部分工作室也已儲備了多個虛擬人角色供品牌方選擇。
據不完全統計,2022 年虛擬人行業(yè)有以下新發(fā)展:
1.新增的超寫實虛擬人中,已經在社交媒體上保持長期更新內容的項目超過300 家,不少已經攬獲眾多粉絲,一個自成體系的超現實虛擬人IP 生態(tài)正在成形,而中央電視臺、新華網、藍色光標等大機構也已入局。
2.在二次元虛擬偶像領域,最具指標意義的B 站虛擬直播戰(zhàn)場,經常更新的虛擬主播比2021 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3.至少有超過100 家品牌在2022 年推出了虛擬代言人,主要集中在媒體及網絡平臺、商業(yè)零售平臺(商場)、科技產品、日用快消品、日化產品、連鎖店等需要和消費者頻繁溝通的行業(yè)。
4.從淘寶直播到抖音直播等,采用虛擬形象協助帶貨正漸漸成為常態(tài),據未經最后確認的信息,至少有超過1000 家商戶已經長期使用虛擬形象,當然,大部分還是真人+虛擬角色。
5.2022 年雖沒有大肆宣傳的虛擬偶像綜藝節(jié)目,但在B 站上,一個叫《冰火歌會》的虛擬偶像競爭節(jié)目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其實這個節(jié)目在2021 年就開始了,2022 年繼續(xù)進行,吸引了大批優(yōu)質虛擬偶像參加,B 站的想法是,不急于破圈,繼續(xù)在年輕次元愛好者的圈子里認真耕耘。
總之,2022 年是平淡而穩(wěn)健發(fā)展的一年,在這一年,不僅有大機構入場、大品牌發(fā)力,還有技術的不斷突破革新。
虛擬人、虛擬偶像其實一直有三大板塊,這個在2022 年的生態(tài)發(fā)展中更加明顯地體現出來。
二次元板塊,以二維化表現為特征,俗稱紙片人,以歌舞表演和長期在線直播為主,形象造型非3D,有鮮明的次元文化特征,背后的中之人(操縱虛擬人、虛擬偶像的人)非常重要,是虛擬偶像的靈魂。用戶人群也以二次元文化愛好者為主,這一板塊極為活躍,但主要活躍在二次元圈內。
超現實板塊,以高精度建模的3D 角色為特征,非常像真人,容易得到大眾的關注,但狂熱粉絲并不多,因為人們更多會將其當成真人的替代品來看待。所以在表現方式上也更接近于真人明星,但是由于技術的局限性,高仿真虛擬人的直播容易造成卡頓,以時尚圖片、短視頻為主。
AI+大數據板塊,這個是技術流,完全不用中之人,這一點和二次元板塊正好相反,后者非常依靠中之人。在和觀眾溝通的方式上,就是通過AI 及大數據技術實現自動對話,這種方式有著廣泛的未來應用場景,可以用來做客戶服務、用戶咨詢、直播帶貨、教育培訓、導游等。
在2022 年,進步最明顯的是AI+大數據與虛擬人結合。隨著開發(fā)的深入,無須中之人的虛擬人已經不只能實現普通的客服,還能參加各種活動、演出,應用場景得到很大拓寬。
比如虛擬人度曉曉,可以進行語言學習、知識學習和感知度學習等等,在交互能力上,能夠根據文本情緒交換語態(tài),能即時與現場觀眾靈活互動,也能學習粉絲們的常用語言進行模仿和溝通,當然,作為AI 的基礎能力,寫歌、寫文章、繪畫等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出品會越來越精良。
現在各大網絡平臺的虛擬人,在溝通應用上已經盡可能和AI 結合,品牌也非常歡迎這種方式,因為更能彰顯品牌特性,而不必很費力地去找中之人完成。
有不少人都認為,二次元虛擬偶像背后的那個真實的、現實存在的中之人是如此重要,這使得二次元虛擬偶像的虛擬感并不是真的那么強,粉絲們粉的其實還是背后的真人。
對于二次元虛擬偶像來說,真實的中之人還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從應用的廣泛性來看,AI+大數據來負責虛擬人的溝通是大趨勢,因為能真正讓虛擬人成為互聯網的入口,這本來就是最大價值所在。

所以,2022 年虛擬人開始廣泛出現在元宇宙場景中,要么是虛擬明星空降元宇宙娛樂場景、開演唱會等,要么是用戶化身的虛擬人在元宇宙社交場景中互動,而NPC 的虛擬人則混雜其中,會越來越真假難辨。虛擬人與元宇宙的場景結合,將是這幾年最為重要的發(fā)展態(tài)勢。
虛擬人是技術+IP,所以也像任何技術和IP 一樣,需要有一個完整的、豐富的、可商業(yè)變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在《2022 年中國虛擬偶像行業(yè)研究報告》里,是這樣描繪虛擬人產業(yè)鏈的:

從上游的虛擬人打造,到中游的內容運營,再到下游的衍生變現,都缺一不可。
而虛擬人的衍生變現,就是IP 的變現方式,由商業(yè)品牌贊助、虛擬及實體周邊產品、內容演出等組成。
實話實說,2022 年的虛擬人價值變現環(huán)境雖然比之前有進步,但仍然很薄弱。尤其是和日本相比,日本的虛擬人產業(yè)鏈已經非常發(fā)達,無論是虛擬變現還是實體變現,都能很好實現。
而在國內,只有B 站有較為成熟的打賞直播及演出體系,整體還是非常不足的,收入不僅單一,而且單薄。
所以,國內虛擬人產業(yè)鏈的成熟之路還很漫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具體可以參照日本的虛擬偶像產業(yè)鏈的發(fā)展過程。
萌芽期,1982 年至2006 年,偶像文化盛行的日本便在現實中以動漫和游戲偶像的名義發(fā)行實體專輯;
探索期,2007 年至2015 年,虛擬歌手初音未來大火,帶領世界走向軟件擬人化虛擬歌手的熱潮,開啟UGC 創(chuàng)作模式為主的虛擬偶像時代;
發(fā)展期,2016 年至2018 年,絆愛的視頻受到全世界歡迎,帶領世界走向虛擬UP 主的熱潮;
高速發(fā)展期,2019 年至今,已經有一套很成熟的從發(fā)掘到衍生周邊的全流程產業(yè)鏈,變現模式豐富多樣。
可以發(fā)現,國內大約處于日本在2007 年的階段,如果就這么慢慢趕上去,所需時間和要經歷的階段似乎還很長、很多。
但是現在趕上了元宇宙的出現,這就給國內虛擬人產業(yè)提供了新的賽道,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所以,結合元宇宙的應用,一定是虛擬人從現在到未來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中國元宇宙的發(fā)展進度,會決定虛擬人、虛擬偶像產業(yè)鏈的成功程度。
總之,虛擬偶像在2022 年是深入耕耘的一年,無數虛擬人從業(yè)者都在打好基本功、做足基礎工作向元宇宙進軍,這也需要得到政府、平臺、品牌的更多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