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倩倩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聊城 252000)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17 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重要發展戰略,旨在解決我國社會發展中的三農問題,從而推動鄉村地區實現快速發展,給鄉村地區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因此,在鄉村地區發展過程中需要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逐步實現鄉村地區發展的資源統籌,以此逐步促進鄉村地區產業轉型,進而帶動鄉村地區經濟實現創新發展。而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改革和建設的過程中留下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源,對于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階段需要綜合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深入開發紅色文創產品,以此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本文將以山東地區為例,深層次分析與探究如何實現紅色文創產品在鄉村振興中的綜合運用,以期切實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效。
在山東地區的發展過程中,基于紅色文化而打造相關文創產品是重要的發展路徑,為此山東地區也開發了一系列紅色文創產品,有效帶動了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文創產品開發。例如,2021 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以“致敬100·紅色印記”為主題舉辦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充分突出了山東地區的革命歷史、沂蒙精神等,共計征集參賽作品5000余件,其中的《挑山工精神》《繁森尺》《紅船春風》《百萬雄師過大江》等文創產品集聚地區特色,同時也對紅色進行了提煉,宣傳了紅色文化故事,對于促進山東省紅色文創產品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在山東紅色文創產品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總體來說,山東紅色文創產品發展面臨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消費人群定位不明確。在山東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存在的首要問題便是消費人群定位不明確,而這種情況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效果,導致紅色文創產品在市場中缺乏固定的受眾群體,無法充分開發出紅色文創產品的經濟價值,對于帶動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沒有益處。例如,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往往更加注重文化的傳播及藝術特色的凸顯,而忽略了紅色文創產品的市場定位,導致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受眾群體不明確,同時削弱了山東紅色文創產品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入。在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需要格外注重深挖其中的紅色文化內涵,并且以紅色文化內涵為核心來突出文創產品特性,使之成為紅色文化傳承與弘揚的載體,以此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民族文化自信。而實際上,部分山東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過程并未注重深挖紅色文化的內涵,因此導致紅色文化開發的效果不顯著,紅色文化作用不夠凸顯。例如,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往往借助某一紅色故事、紅色精神等作為象征,但只是從表層表現出紅色文化元素,而并未進行紅色文化精神的深度挖掘,凸顯出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效果不佳、市場滿意度不高等問題。
第三,對于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的重視度有待提高。在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品牌塑造是重中之重,良好的文化品牌也有助于促進紅色文創產品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贏得更多受眾群體的青睞與認可。然而,實際上部分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并未注重打造獨具地區特色的品牌,而缺乏品牌塑造的過程會導致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質量差、效果不佳等問題產生,因此也削弱了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效果,并不利于山東紅色文創產品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對于山東紅色文創產品的規模化發展未起到促進作用。
為了切實推動山東地區實現快速發展,并且促使鄉村振興戰略在山東省落地生效,需要深層次探究分析紅色文創產品開發,以紅色文創產品設計創新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從而給鄉村地區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實現鄉村地區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實際中,山東紅色文創產品創新設計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思考。
高職學校主要培養應用型與實踐型人才,而這也是鄉村振興階段所需的人才類型,為了實現山東紅色文創產品設計創新助力鄉村振興,需要加強高職學校人才培養,以滿足鄉村振興戰略對應用型與實踐型人才的需求。需要著重加大對高職學校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同時加強高職學校與鄉村之間的聯系,通過高職學校人才培養為鄉村地區定向輸送實踐型人才,以此滿足鄉村地區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人才需求,切實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地生效。
政府的政策支撐對于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效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實現紅色文化深度開發的重中之重。為了切實實現紅色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發展,需要著重強化地區政府的政策支撐,由政府牽頭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措施等。例如,政府可以出臺政策減少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相關企業的稅收,助力鄉村振興企業,可以給予其貸款利率優惠等,這樣有助于為鄉村地區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使紅色文創產品有效帶動鄉村地區經濟創新發展。
在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要做到精準定位消費人群,從而使紅色文創產品的目標受眾群體更加廣泛,以此帶動鄉村地區經濟創新發展,切實實現鄉村振興[1]。需要對紅色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充分了解紅色文化背后所代表的價值追求、精神內涵、文化底蘊等,隨后在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中考慮到受眾群體的認知、偏好、消費習性、年齡結構、消費頻率等因素,在此基礎之上針對消費人群的不同特征采取相應的紅色文創產品開發措施。例如:針對年輕人群,開發一些有朝氣、有活力、有創新性的紅色文創產品;針對一些中老年消費群體,著重突出紅色文創產品的內涵,以紅色文化突出黨建精神、愛國精神等,從而通過這種形式確保紅色文創產品迎合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提高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效果,以此助推鄉村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要注重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對文創產品的設計方案進行創新思考,進而開發出獨樹一幟的紅色文創產品類型,滿足市場消費者群體的欣賞需求、情感需要等。例如,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的首要任務便是突出其中的艱苦奮斗精神,使紅色文化能夠在受眾群體范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承與傳播。此外,需要深度挖掘紅色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家國情懷等,如以愛國主義精神開發國潮服飾,服飾中的裝飾圖案可以融入紅色革命故事、紅色奮斗事跡等,以此來凸顯家國情懷與愛國主義精神。通過以上形式實現紅色文創產品設計的創新,使整體紅色文創產品獨具美感的同時又符合潮流發展,以此來滿足受眾群體的審美需求。同時,圍繞一些紅色文化故事打造與之相應的手辦產品,既能夠促進紅色文化故事的傳承與傳播,又實現了文創設計方案的創新,可以給山東鄉村地區的發展注入活力,從而使之成為傳承與弘揚紅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
著重突出地區文化特色對于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有助于實現鄉村振興,因此需要圍繞山東地區紅色文化特色進行文創產品開發,用以豐富農村的發展路徑[2]。例如,山東是最早建立黨組織的六個地區之一,現存唯一《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保存在農村黨支部,山東地區走出兩位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與鄧恩銘,抗戰期間山東地區創建了人口最多的山東抗日根據地,濟南戰役拉開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序幕,等等。以上紅色文化故事可以融入山東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中,用以突出山東地區特色。例如:山東農村地區現存唯一一本《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可以結合農村地區特色打造一些精美手辦、紀念品等;山東地區走出兩位中共一大代表,可以圍繞王盡美與鄧恩銘事跡建設革命人物紀念館;還可以圍繞山東革命根據地建設一些革命文化博物館等,由此可以豐富山東鄉村地區發展路徑,實現鄉村振興。
著重提煉紅色文化元素、開發新型文創產品有助于促進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實現創新,同樣也有助于帶動鄉村地區實現快速發展。因此,需要在開發紅色文創產品階段注重提煉紅色文化元素,進行文創產品開發[3]。在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要充分考慮到其故事性、時代性及教育意義等,可以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山東地區特色,逐步完善文創產品的開發類型。以文創產品紅色文化故事為核心開發消費產品,如紅色文創雪糕、數字藏品、紅色文化郵票等,這些產品可以有效融入地區文旅產業發展中,從而提高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效果,為山東農村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在山東地區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開發紅色文創產品的同時注重融合科學技術手段,逐步實現紅色文創產品營銷渠道的創新,以此擴大紅色文創產品的市場受眾范圍,促使紅色文化得到廣泛傳承[4]。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進行紅色文創產品宣傳,基于鄉村地區發展而開發一些包含鄉村風光、鄉村故事、鄉村元素的紀錄片、宣傳片等,尤其需要圍繞工匠精神記錄一些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歷程、精神內涵等,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推廣,這樣既有助于拓寬山東紅色文創產品營銷渠道,又能夠激發紅色文創產品的發展活力,切實帶動鄉村地區實現創新發展。
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實現跨界聯合,對于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在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需要注重打造深厚的品牌文化,以此形成規模化的發展效應[5]。例如,可以在地區范圍內積極組織紅色文創產品開發品牌建設活動,宣揚紅色文化品牌,同時需要引領地區范圍內促進紅色文創企業集群化發展,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眾多中小型企業競相追逐的發展局面,這樣既可以增強市場發展活力,又能在山東地區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切實打造優質的紅色文化品牌。此外,山東地區有必要逐步打造文化與旅游之間相互融合的跨界品牌,從而使紅色文化、旅游產業之間相互融合,這樣既能夠引領受眾群體走入鄉村感受紅色文化,又能夠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帶動山東鄉村地區的高質量發展。
在山東紅色文創產品開發階段,需要著重打造扶持鄉村振興、開發紅色文創產品的綜合性服務平臺,以此來助力鄉村地區的創新發展[6]。在此階段,需要學校、經營企業、生產公司、地方農戶等皆參與到平臺搭建過程中。紅色文化進入學校,使紅色文化在學生群體范圍內傳播;經營企業推廣宣傳,發揮企業市場渠道優勢,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增強紅色文化影響力;生產公司規模生產,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創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地方農戶參與創新,以紅色文創產品為載體,拉動農村經濟創新,給農戶帶來更多經濟收入。這樣既能夠形成多方參與的發展模式,又能夠使紅色文化在地區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的傳播與傳承,從而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價值與作用。在實際中,可以以工學結合為核心,讓一些設計類學校畢業生參與到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中,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帶動紅色文創產品的宣傳推廣,學校同樣也要為企業輸送人才,使這些人才能夠在設計紅色文創產品階段對紅色文化元素進行深度挖掘,開發獨具地區特色的紅色文創產品。社會企業要加強與鄉村的聯系及互動,引領鄉村產業創新發展,從而服務于地方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地區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使紅色文化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地生效的重要載體,引領鄉村地區廣大人民群眾走向更加幸福、富裕的生活,為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穩固的前提基礎。
實現鄉村振興是中共中央制定的重要發展戰略,同時也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之間具有極為密切的關聯,而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階段則可以深挖地區紅色文化,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彰顯地區紅色文化特色,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實現紅色文創產品的創新,以此助力鄉村實現振興,為鄉村地區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加豐富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