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莉莉
摘要: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作業的設計與安排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鞏固課上所學知識點,并且借助多樣化的作業內容,為其不斷優化自身數學能力及學科素養。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要想進一步為學生實現減壓減負,則應當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和優化。過多的、過重的、過難的作業負擔,打擊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雙減”政策的落實也對當前小學作業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將結合尊重學生差異進行分層管理、把握作業難度分層布置作業、拒絕題海戰術豐富作業形式等方法,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促進任課教師優化自身教育教學,進而實現分層作業設計的實效性得到提高。
關鍵詞:“雙減”背景;數學;分層作業設計
引言: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教師要想提高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則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及成長規律來進行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而有助于培養數學思維同時,又能夠實現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與延伸。小學數學學科的作業設計與布置的重要性需要各位教師加強認識,進而根據課程知識點內容,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一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為其科學、合理地進行作業減負,提升教師的作業設計目標同時,又能夠讓學生在分層次的作業內容中不斷強化自身能力,促進自我價值的實現。
一、尊重學生差異,進行分層管理
在進行作業內容的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合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考慮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應當關注對數學學科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差異,進而滿足現如今的“雙減”政策要求,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情況,優化作業內容的分層管理,借助優化的設計環節,提升整體的課程質量[1]。
例如,在學習小學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的《認識圖形》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學活動使學生對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進而能夠在作業設計過程當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學習和了解相關的課程內容。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具有差異性的作業內容,如:對于一些基礎能力與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引導其通過觀察來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對于一些相對基礎較強并且學習效率較高的學生,則可以使其調動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聯想一下在生活當中所遇到的有關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物體。結合進行分層的作業設計和管理,幫助小學教師能夠完成教學目標,調整作業設計。
二、把握作業難度,分層布置作業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應當進一步優化作業的設計與布置環節,充分考慮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合理把握作業難度,幫助基礎能力較弱的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降低作業難度,有助于班級整體的數學能力有效得到提升。在現如今的作業設計時,不僅僅是需要關注作業量的多少,而且也應當考慮作業的難易程度,使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實現對知識點的鞏固。
比如,在講授《分一分與除法》這一課時,以“自助餐”的形式構建數學作業內容,設置必答題、選做題、擴展題等。也可以設置成套餐類層次題,分為模仿題、變式題和拓展題。比如讓后進生,做少量平均分的作業,讓中等生做乘除法互逆關系內的作業,讓尖子生做一些關于倍數和用乘法口訣求商有余數的數學作業。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小學生做數學作業的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的數學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三、拒絕題海戰術,豐富作業形式
(一)操作型作業,從看客走向創客
在教學過程當中,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會在數學作業設計中運用題海戰術來幫助學生逐漸鞏固作業內容,踐行數量制勝的理念,不斷為學生加大學習壓力[3]。然而,在現如今“雙減”政策背景下,則應當進一步豐富作業的形式,不能夠只圍繞著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增添作業壓力。傳統作業以“寫”為主,單調枯燥,所以很多學生視作業為負擔。突出作業的實踐性,能增強作業的趣味性、探究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閱讀型作業,從濃縮走向豐盈
受教材容量和教學時間的限制,課堂上學生接觸的知識往往是高度濃縮的,如果不加以適度拓展,勢必會限制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思維視野。為此,教師要緊扣教材內容特點,挖掘數學史料,聯系社會生活,設計閱讀型作業,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認知。
(三)根據課程內容,融合學科作業
2022版數學課程標準提倡適當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要體現數學學習內容的層次性和多樣性。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融合多種學科,要體現作業的融合性。例如,學習三年級下冊《軸對稱(一)》時,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找一找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并嘗試設計一幅軸對稱圖案。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隨處可見,漢字、英文字母、優美的圖案、剪紙等等都是軸對稱圖形。設計這樣的作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而且把數學知識與語文、美術、英語、傳統文化相融合,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結束語:綜上可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及時對于相關的教育教學政策及內容深入進行了解和認識,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進而能夠對于自身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優化,借助分層設計作業內容,有效滿足學生實際發展、學習需求。對于小學生進行數學作業的布置過程中,不僅需要貼合教材的學習知識點,并且還應當相應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堅決拒絕題海戰術,讓學生能夠在數學作業的解決、完成中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通過分層作業的設計,促進作業內容的高質、高效完成,幫助學生鞏固了課堂學習知識點,并有效為其鍛煉和培養數學思維及能力,推動學生實現全面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璟.“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研究[J].教育界,2021(45):14-16.
[2]林三綠.“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09):83-84.
[3]孔繁晶.控量減負,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0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