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解元


內容摘要:書法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璀璨耀眼的一顆明珠。書法這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許多素材都可以引入到書法教學中,情境式教學法恰從這一角度出發,以生活情境為潤滑劑,將生活情境有效運用于課堂的教學中來。從現階段書法教學的實際情況看,教師須掌握學生學習的興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這樣才能更好的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到書法課堂中,使學生感覺到親切、熟悉的生動之感。有效的讓學生改變對書法課枯燥無味的印象,使學生積極融入到書法教學中來。本文將探究情境式教學法在書法教學中有效運用的相關策略,提高書法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情境式教學法 ? 軟筆書法 ? 有效性
一、情境式教學法應用于書法教學的意義
(1)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軟筆書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是傳統的教學書法知識點,如筆畫的位置、粗細、長短、部件之間的高低等理論知識,枯燥無味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并沒有表現出很大的課堂參與度。而情境式教學法的運用,能為學生營造特有的學習氛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采用情境式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搭建起書法與自然生活的溝通平臺,達到身臨其境的學習樂趣。一改傳統書法教學中那種沉悶的課堂氛圍,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的參與度。
(2)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注重學生書法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采用情境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教師在教授某個單獨筆畫時,可以跟生活場景中的某個物象聯系起來,可以先通過語言描繪,讓學生在腦海中創設情境。通過物象聯想法,加深對這書法知識點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使用視覺藝術,進一步將學生想到的場景進行再現,進而聯系到學科知識點,學生的想象力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從而提高了學生綜合素養水平。
(3)提高學生書法欣賞水平,加深內在情感體驗。書法審美,是書法學習的重要一環。采用情境式教學法,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現階段教學出現的“技術主義”現象。書法應有藝術審美與表達更深層次的內容,現卻被一種“技術主義”的迷茫眼光蒙住心智的現象。情境教學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將書法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進而感悟書法藝術在傳統文化中的獨特視覺感與藝術形式的各種表達。將書法藝術置于生活之中,向學生揭示傳統文化精華的核心之美,使他們了解書法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底蘊與深奧的哲學關系。通過情境式教學法的應用,從只注重書寫的基本技法,轉向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導向。在書法教學中創設生動的審美意象、注重內在情感體驗、提高審美認知能力。
二、情境式教學法有效應用于書法課堂教學操作實踐
(1)以書法教學內容為根本,營造契合的教學情境。如今的毛筆書法碑帖琳瑯滿目,有楷書四大家、天下十大行書等等,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是選擇幾位書法大家的經典代表作品,其中楷書大多數選擇《顏勤禮碑》、《九成宮醴泉銘》、行書選擇《蘭亭集序》等。這些書法作品各具特色,都是我們學習書法的模本,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以教材內容為重要依據,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進行輔助教學。我們在賞析書法作品時還要注意聯系碑帖的歷史背景,以及書法家的生平敘事。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而幫助學生全方位的理解碑帖字體結構的布局以及作者的情感表達。
舉例來說,在教授臨摹《蘭亭集序》這幅作品時,教師可將整篇文章所描繪的場景如會稽山、曲水流觴趣事等,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動態視頻播放,圖片展示等。最大程度還原當時的場景,給枯燥無味的文字賦予鮮活的生命力,讓同學們像穿越千年一樣,一起來感受王羲之與好友在會稽山飲酒作詩,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時的歡樂之情,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對于生死無常的感慨。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上臺模擬演繹古人流觴曲水的趣事,體驗這超越時空的真實感受,從中領悟《蘭亭序》書法的三要素,即點畫、結構、章法的特別之處。再出示《蘭亭序》中“之”字結構的豐富變化,感受這篇天下第一行書的無限魅力。通過提問:為什么《蘭亭序》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它有什么獨特之處呢?明朝《永樂大典》主編解縉說“右軍之敘蘭亭,字既盡美、猶善布置,所謂曾一分太長,虧一分太短”。明代書畫大家董其昌也贊道:“右軍《蘭亭序》”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可見,通過營造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得學生更快了解碑帖的文章背景,進一步理解書法作品的內涵。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道德修養,助益學生的一生。
(2)以生活情景為來源,有效結合生活情景與教學情境。書法的源泉源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它就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在我們的生活里,在無限的想象與創造中。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將生活情景與教學情境相結合,善用生活中的片段為切入點抓住關聯性,激活漢字活力和生機,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激發其想象力。
舉例來說,在講授“撇畫家族”時,書法教師可以把各類撇畫比喻成像我們的手臂一樣,不同的動作,不同的筆畫,我們其實都可以用身體的肢體語言有趣的來表達它,引導學生從觀察肢體語言的姿態中生成出各種筆畫的形式美感。另外,教師還可以把任何一個筆畫到一個完整字的生成,讓學生上臺演示做一做、拼一拼。可見情境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敢于探究,樂于表現,呈現出互動、有趣的生動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
(三)有效使用音樂元素,創設與之相呼應的教學情境
書法本身的特性,它需要平心靜氣、不驕不躁的學習氛圍。而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心境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長非常短,他們往往思想活躍,愿意嘗試和探索新鮮事物,喜歡追趕潮流。針對于這一點書法教師可以嘗試一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元素,引入到課堂中來。比如在欣賞、臨摹整篇作品時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緩的音樂,為學生創設一個賞心悅耳的音樂情境,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之后要進行的書法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音樂元素,是一種有效的情景式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總結
書法教學的藝術化指導是非常有意義的,書法教學需要立德、踐行,它更是一種禮儀。雖然它是一個表象,一個符號,但是它孕孕育了很多美感在里面。在漢字筆畫之間,有著豐富多姿的相,既有靈動之美,又有靜穆之態。那么書法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思考,不僅僅教學生這筆畫如何寫,我們還要拓展到這個點,這個橫或者這個豎,以點帶面的詮釋書法本身的那種意象之美。
綜上所述,結合上述分析和探究,我們發現設置合理的情境教學模式,能更好的輔助教學,并能夠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那種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做出相應的情境選擇,最終使得學生真正能夠通過情境式教學法加深對于書法學習的理解與掌握,對學生未來的書法學習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許丹.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景目標設置[J].課程教育研究,2018(16).
[2] 廖芳紅.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探[J].讀與寫,2021(02).
[3]凌士欣.書法趣談[M].北京:北京檔案出版社,2000.
[4]李萌.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困境及突破口.美術教育研究,2018(8).
[5] 李彬彬.生活美學視域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5-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