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勞動教育的需求。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認識,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勞動知識的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文章就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的實踐展開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教學措施,希望對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一、 初中勞動教育概述
初中勞動教育是指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活動。它旨在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意識,使他們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和工作中。
勞動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手工勞動、實驗操作、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可以親自動手進行各種勞動和實踐操作,例如制作手工制品、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和參與活動等。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 初中生物學教學開展勞動教育的實踐意義
(一)培養(yǎng)實踐動手能力
生物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要求較高。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以實際生活為背景,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生物知識,并通過實踐探究活動加深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如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家蠶”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搜集家蠶的圖片、生活環(huán)境等資料,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家蠶的種類和生活習性等知識,飼養(yǎng)家蠶并觀察其生殖和發(fā)育各時期的主要特點。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還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培養(yǎng)勞動意識和價值觀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備的一種能力,勞動教育是我國新時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良好品質,以實現生物學科和勞動教育的融合發(fā)展。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有效引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勞動實踐活動。例如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植物標本,組織學生觀察身邊不同種類、不同特點的植物,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生物知識,形成正確的勞動意識。
(三)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yè)技能,還要具備團隊合作精神,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站穩(wěn)腳跟。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在生物課堂上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團隊合作對個人發(fā)展的意義。
(四)培養(yǎng)勤勞踏實的品質
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進而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例如,開設《由一顆種子引發(fā)的勞動最光榮》校本課程,帶領學生進行選種、翻地、播種、澆水、除草、施肥、收獲、烹飪菜肴等活動。讓學生動手實踐,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yǎng)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五)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活動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究,同時對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解決。這樣做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還能鍛煉他們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 初中生物學教學開展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勞動教育缺失
在現代社會中,由于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長工作忙碌和生活節(jié)奏加快等原因,很多家庭對孩子缺乏勞動教育。家庭勞動教育存在缺失的現狀有:一方面,家庭缺乏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意識和機會,孩子缺乏實踐過程,無法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家庭缺乏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引導,孩子會缺乏責任感,對家務和社會義務不夠重視。此外,如果家庭缺乏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機會,孩子會缺乏合作意識,無法與他人有效地合作。
(二)學校勞動教育缺失
面對升學壓力,很多學校將中考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標準,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些學校在課程設置上不重視勞動教育,甚至存在為了升學率而忽視學生勞動教育的現象。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往往只注重學習成績,忽視了勞動教育,導致一些學生產生了嚴重的“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的思想。如果不及時糾正這種錯誤思想,將會影響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三)教師對勞動教育不重視
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不僅要使學生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還需要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勞動教育的意義,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但面對教學壓力,很多教師缺乏對學生勞動教育的關注和引導,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勞動素養(yǎng)。這種消極的態(tài)度會影響學生對勞動的態(tài)度和觀念。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要做到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生物知識,還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積極地參與生物教學活動。
(四)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脫節(jié)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將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割裂開來,沒有從生物教學中挖掘勞動教育的內涵,導致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脫節(jié)。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時,教師要注意結合實際生活對生物知識進行講解,從而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融入生物學科知識中,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五)教學資源有限
學校教學資源的限制,使得無法提供足夠的實驗設備、實踐場地和勞動工具,導致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參與度和體驗度不高。首先,學校缺乏一些必要的實驗設備和器材,限制了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機會。例如,一些昂貴的實驗儀器無法購置,導致學生無法進行相關實驗,限制了他們對生物學知識的實踐應用和理解。其次,學校沒有足夠的實踐場地,限制了學生進行田間調查和觀察的機會。此外,學校缺乏一些勞動工具和材料,限制了學生進行植物培育和動物飼養(yǎng)等活動。教學資源有限的問題限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了他們對生物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四、 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學生勞動認知,實現勞動教育融合
勞動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教師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在認識到勞動重要性的基礎上,教師要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勞動教育,并且通過行動來證明自己。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強化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知行合一。
(二)營造有效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勞動欲望
在初中生物課堂中融入勞動教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相關知識,增強對勞動教育的認知。例如,在講授“呼吸作用”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學生觀看農民耕種和收獲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①在耕種過程中,為什么要松土?②為什么澆過量的水不利于農作物生長?③種子入庫前,為什么要先曬干?通過問題討論、分析,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認同了農民的辛勤勞作。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勞動教育的意義,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勞動素養(yǎng)
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勞動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在講授“植物的生殖方式”時,在學生掌握了扦插、嫁接、壓條等常見的營養(yǎng)生殖方式后,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地操作,在教室一角開設綠植小園地,提供火龍果、月季、地瓜、馬鈴薯等進行扦插種植。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從而更好地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花卉種植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勞動習慣。
(四)融入傳統(tǒng)文化,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增強自身的勞動意識,這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講授“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時,在學生掌握了種子的結構以及種子萌發(fā)的內外條件后,結合二十四節(jié)氣引導學生思考:①當地農作物最佳種植時節(jié)是什么時節(jié)?②當地當季可以選擇哪些蔬菜種子進行種植?在學生選好當季蔬菜后,為學生提供種子,組織學生到校園生物園或在自家陽臺進行蔬菜種植。從播種到收獲蔬菜,需要為蔬菜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充足的養(yǎng)分,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培養(yǎng)了品德修養(yǎng),認同了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總之,很多生物知識與傳統(tǒng)文化密切相關,體現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哲學觀念、德育理念和生命觀念。通過對這一過程的思考和理解,學生可以更好地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和價值,培養(yǎng)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五)教師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
初中生物教師要想在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勞動意識,才能將勞動教育滲透到生物課程教學中。例如,在講解“觀察心臟”時,教師可以提前錄制解剖豬心和烹飪豬心湯的過程,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上播放,并在課后組織學生共同品嘗美味的豬心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勞動的認識,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同時,教師在生物課堂上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習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利用生物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生物實驗是初中生物教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生物實驗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生物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實驗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動手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進行“品嘗一杯自制的酸奶”的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材料,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準備好的材料,然后讓學生進行活動,自己制作一杯酸奶。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和記錄酸奶的變化,了解酸奶的發(fā)酵原理和營養(yǎng)價值。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制作酸奶的體驗和感受,促進他們對勞動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學到酸奶制作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動手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責任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樂趣和成就感,加深他們對勞動的尊重和理解。因此,教師要重視利用生物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根據生物實驗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七)家校聯(lián)合滲透學科勞動技能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勞動技能的滲透,因為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不僅僅要在課堂上進行勞動教育,還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家長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在生物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家中進行實踐活動,比如在家中種植花卉、種植蔬菜、烹飪美食等。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不易與艱辛,同時也讓學生更加珍惜生活、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學生才能具備熱愛勞動的情感。
五、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中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從而促使學生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和創(chuàng)造勞動的價值觀。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滲透,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生物知識,學會科學探究和發(fā)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孫蕾.滲透勞動教育的初中生物學跨學科實踐[J].生物學教學,2023,48(2):70-72.
[2]汪庭華.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A0):115-117.
[3]張輝.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11):97-98.
[4]程搏幸,錢長江,蘭世超,等.生物科學專業(yè)實踐教學融入勞動教育的實現途徑探析——以貴州師范學院為例[J].教師,2021(33):86-87.
[5]許剛強.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生物學貫徹勞動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生物學通報,2022,57(8):26-28.
[6]王明東.勞動教育在初中生物學課外活動中的實踐探索[J].中學生物教學,2021(26):31-33.
[7]王倪娜,龔潔.勞動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實踐路徑[J].四川教育,2022(30):22.
[8]馬中科.勞動技術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求知導刊,2022(13):110-112.
課題項目:文章系2022年晉江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勞動教育融合實踐研究”成果(立項編號:JJ2022-ZX42)。
作者簡介:吳春燕(1987~),女,漢族,福建惠安人,福建省晉江市華僑中學,研究方向:初中生物與勞動教育融合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