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譽璇,喬玉洋(南京林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航空運輸業作為重要的交通運輸形式,對國民經濟發展占據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自2020 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航空市場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我國部分航空企業出現巨大虧損,但卻有少數企業能在疫情下平穩運行,取得較好的經營成果,值得我們深思。同時,和其他運輸業相比,航空運輸業因其高額的資本投入,無法完全依靠國家財力運作。所以,航空運輸不能完全作為公益性事業,企業需以盈利為目的。因此,正確、切實地評價企業績效顯得更為重要。
考慮我國航空運輸業投入資本高這一特點,本文引入經濟增加值EV()A 作為績效評價標準。不同于傳統財務指標,如ROS、ROA、ROE 等,在評價企業績效時,以會計利潤為核心,在企業管理上注重考察利潤和債務資本,但卻認為“權益無成本”,從而造成了對股權資本的忽略[1]。EVA 在評價企業績效時,認為股東資本也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衡量企業業績時,扣除了權益資本和部分帶息負債資本。這樣能更好地體現企業真實收益、反映真實價值,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基于此,本文將EVA 指標引入我國國有航空運輸業,對其企業間績效差異進行分析,并為我國航空運輸業今后的發展提出建議。
本文的財務數據來源于巨潮資訊網站所公布的財務報告,β 系數值選自CSMAR 數據庫,貸款基準利率、國債利率取自中國人民銀行網站。GDP 增長率取自國家統計局官網。參考2021 年證監會發布的航空運輸業分類標準,樣本選取對象為2017—2021 年國有航空運輸企業,為了保證結論有效性,剔除以下數據:(1)ST、*ST 的上市公司。因為ST 和*ST 的公司連續虧損,持續經營能力較差,會計信息不穩定,難以反映企業財務真實狀況。(2)2019 年后新上市的航空運輸企業。因這類企業數據過少,難以準確反映企業經營情況。經上述篩選,本文最終選取9 家國有航空運輸企業。
EVA 一般計算公式為:經濟增加值(EV A)=稅后凈營業利潤(NOPAT)-資本總額(T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WACC)。
EVA 衡量的是經濟利潤,但財務報表的編制是以會計準則為基礎,反映的是企業會計利潤,并不一定能準確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所以,NOPAT 和TC 這兩大要素均需經過合理的會計調整[2]。雖然國資委頒布了統一的EVA 會計調整事項,但由于調整項目過多,且EVA 的優勢之一是能根據行業自身特點,選取適合企業的調整項。
因此,本文按照重要性、低成本、可行性等原則,結合航空運輸業的特點,在國資委EVA 調整指標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對EVA 計算模型調整如下:

(1)營業外收支:屬于和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無關的項目,應扣除此部分損益。
(2)資產減值損失:固定資產投資是航空運輸業高投入的主要原因,且該項不是企業實際發生的損失,所以,在計算EVA 時應將該項剔除。
(3)利息支出:在計算EVA 時,已經扣除了債務資本成本,為避免重復計算,利息支出不能在凈利潤中予以扣除。
(4)遞延所得稅:企業利潤不受遞延所得稅項目影響,所以,在計算NOPAT 時應予以加回。

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的資本成本統一規定為5.5%,但不同的企業因其自身特點的不同,其資本成本率也不盡相同,采用統一的資本成本對企業績效評價的有效性會產生一定影響。所以,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本文分別計算各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1)債務資本成本率
債務資本主要包括有息負債,所以,可以將債務資本成本率看作是銀行借貸資金的利率。本文引用徐光華等學者的觀點[3],將當年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作為債務資本成本率。
(2)權益資本成本率
權益資本成本率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權益資本成本率=無風險報酬率+β×風險溢價。
由于我國證券市場只經歷了30 年的發展,相比于發展百年的海外市場還未成熟,且國債具有安全性高、收益穩定、信譽保障強大的特點,所以,無風險報酬率取值為五年期國債利率。參考廖麗珍、韓靜學者的觀點[4],風險溢價采用GDP 增長率簡化計算,β 值選取CSMAR 數據庫各企業的一年總市值加權。
根據企業各年年報公布的數據,按照前文所述的EVA 計算模型,得出2017—2021 年我國國有航空運輸企業EVA 數值,并進行相應排名,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知,2017—2019 年我國航空運輸企業的EVA 數值處于平穩波動之中,雖然不同企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但整體變化并不明顯。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對全球航空運輸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航空需求量銳減60%以上,幾乎所有航空運輸企業的EVA 數值出現下滑,其中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的EVA 數值出現了斷崖式下跌。2021 年,世界對航空的需求量有所恢復,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EVA 數值的下降速度趨于平緩;其余企業出現了小范圍的回升。

表1 2017—2021 年國有航空企業的EVA 數值及排名 單位:百萬元
EVA 為正,表明企業為股東創造了價值;若為負,則表明損毀了股東的權益。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2019 年前,航空業穩定發展環境中,我國航空運輸業中有大量企業的EVA 數值為負,說明相較于股東投入資本而言,我國航空運輸企業創造的利潤是遠遠不足的。
EVA 是調整后的凈利潤扣除資本成本后的利潤,與凈利潤在總體上呈正向變動;即只有處在盈利狀態中的企業,才有可能為股東創造價值。根據2017—2020 年國有航空企業利潤表,得到各企業凈利潤項目對比,如表2 所示。

表2 2017—2021 年國有航空企業利潤表凈利潤項目 單位:百萬元
由表2 可知,2019 年之前,航空運輸企業凈利潤處于穩定波動之中,EVA 數值波動也并不明顯。隨著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企業凈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直接導致整個航空運輸業的EVA 數值出現下降。其中,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凈利潤斷崖式的下跌,更導致其EVA 數值大幅度下降。這主要因為,這三家企業作為中國三大民用航空企業,承接了大量國際運輸,所以,航空需求量的銳減對其造成的沖擊最為明顯。華夏航空作為2020 年EVA 排名第一的企業,疫情下凈利潤依然保持增長。主要因為其為全國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在疫情下能迅速占領中國市場,從而保證企業平穩運行。2021 年國內航空運輸率先觸底反彈,機場類企業的凈利潤出現小范圍回升,EVA 數值相比2020 年也得到提升。而民航類企業,由于損失了海外市場,凈利潤仍處于下降狀態。
因此,就企業長遠發展而言,提高EVA 的根本途徑在于保持凈利潤的持續增長。
投資回報率是企業每投入一元資本,所創造出利潤的數額,體現企業資本的使用效率。按照前文所述的EVA 計算模型,得出NOPAT 和TC 數值,從而得出各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如表3 所示。

表3 2017—2021 年國有航空企業投資回報率(NOPAT/TC)單位:%
由表2、表3 可知,上海機場在2017—2019 年間,雖然凈利潤處于行業中上水平,但依靠其高額的投資回報率,EVA 數值一躍成為行業第一,說明上海機場創造利潤的效率較高。這得益于上海機場一直以價值創造戰略為企業發展核心戰略,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企業管理目標,這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企業的短期行為。同時上海機場還具有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其2017 年和2019 年的凈利潤的增長率均遠高于營業收入增長率。相反,在2017—2019 年間凈利潤一直處于行業第一的南方航空,因其投資回報率處于行業較低水平,其EVA 數值并不理想。
所以,EVA 表現較好的企業,一般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企業資本結構的不同會導致企業資本成本不盡相同,不合理的資本結構會導致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過高,降低企業的EVA。由前文所述的EVA 計算模型,得出各企業WACC 數值,如表4 所示。

表4 2017—2021 年國有航空企業WACC 單位:%
由表3、表4 可知,2016 年上海機場和白云機場在資本回報率相同的情況下,由于上海機場WACC 數值較小,所以上海機場的EVA 數值更高。同樣,深圳機場的資本回報率在2017—2019 年一直高于中信海直,但由于其高額的資本成本,其EVA數值不如中信海直理想。
通過分析深圳機場、白云機場、廈門空港等平均加權成本高的企業得出,其共同特點為債務資本占比極少或為0,所以過高的股權資本,易導致資本配置不合理,進而損毀股東的利益。
所以,從短期而言,適當降低股權資本,提高債務占比,可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
參考新冠疫情前EVA 排名第一的上海機場,可以得出以價值創造戰略為目標可以更好地提升企業EVA 數值。企業需要注重股東投入資本的回報率,而不僅僅只關注營業收入的高低。
所以,為實現在相同資本投入下獲得更多的利潤收入,企業需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航空運輸企業可以通過及時調配航班、航線、飛機的運行,優化關鍵人力、物力的應用。在不降低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有效的資源配置,降低企業成本,同時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相較股權而言,發債是成本較低的融資方式。在當今航空運輸業受疫情反復影響的大環境下,部分企業可以通過發債的方式進行融資,提高債務資金占比,通過債務的稅盾作用,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幫助企業在短期內緩解創造高資本回報的壓力。但是,資本回報率的值并非越低越好,過低的資本回報率會增加企業的償債壓力,產生大量的利息支出。所以企業應該選擇合適的債務比例,盲目舉債會得不償失。
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航空市場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但隨著新冠疫情的好轉,國內航空運輸業首先觸底反彈,需求量穩步回升。因此,在國內擁有更多的支線航空的企業,更具有競爭力,能更好地幫助企業在新冠疫情下平穩運行。航空運輸企業可以通過將閑置的原國際航班資源轉投國內,更靈活地調配運力,及時滿足國民出行需求。
同時,“十四五”航空運輸規劃也提出了構建航空運輸網絡的規劃,注重發展支線航空運輸。所以,發展支線航空運輸不僅幫助企業減少因疫情沖擊帶來的虧損,還符合我國航空運輸業的發展形勢。
通過分析上述航空運輸企業年報可知,大多數企業都是以客運為主,由于新冠疫情沖擊,需求量急速下降,多家企業出現了虧損。但反觀航空運輸企業的貨郵運輸部分,營業收入額的變化卻并不明顯,甚至有部分企業,處于穩定增長中。所以,我國航空運輸企業可以發展其郵政貨郵運輸部分的業務,打造高效運輸的貨運網絡,提升冷鏈、快遞等服務,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