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通 向陽 黃金根 全志杰 耿克普 杭州國電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力四推”黨建工程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之一,于2016 年啟動實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14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推進‘四力’,提高全黨的‘四力’,增強全黨的‘四力’?!贝撕?,“四力四推”成為黨內流傳的熱詞。2015 年10 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四力四推’黨建工程”[1]。2016 年,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四力四推”黨建工程的指導意見》,系統闡述了“四力四推”黨建工程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方式,標志著“四力四推”工程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2023 年,華電集團黨組切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提升黨建工作規范化、精細化、體系化水平,為加快集團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提供堅強保證。
堅持黨的領導是抓好國有企業的根本前提,加強黨的建設是推動國有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國有企業黨組織是我們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力量,只有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才能保證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方向不偏,才能確保國有企業發展符合黨的執政要求。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著力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順應時代潮流發展,與時俱進地不斷開拓新思路、新思想、新理念。
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杭州國電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械公司”)通過廣泛收集分析相關資料、深入調研、開展問卷調查等方式,梳理了國企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即對于如何將高質量黨建要求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根植于每位黨員內心、轉化為具體行動方面還不夠,主要體現在:
調查顯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對加強黨的建設的理論內涵理解不夠深刻、到位的問題,特別是對黨的“統領性地位”把握不準,從全局上去思考分析問題不夠,導致有時貫徹執行重大決策部署還不夠系統有效,對上級黨委決策的精準落實還需持續完善。
科研生產經營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題中之義。但目前基層黨組織還存在工作模式單一,工作方法簡單,創造性開展黨建工作不足,打造有特色、有亮點的黨建品牌不夠等現象,黨建工作成效不能積極主動適應發展形勢和企業員工的思想需求,尤其是不能適應青年職工思想活躍的要求。
以改革理論和實踐的深入推進為例,基層黨組織在推進“四力四推”黨建工程時,始終貫徹黨的改革開放精神,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和方法[2]。其中機械公司黨支部構建了“1+4”的系統工程模型,即圍繞一個中心工作,形成了“凝心、固魂、強基、育才”四項工程同向發力、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使“四力四推”黨建工程做深做細做實,促進公司實現轉型發展。
1.強化理論武裝,凝聚發展共識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機械公司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切行動的指南,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嚴格落實“第一議題”要求,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談體會、談心得、談發展。開展形式多樣的政治理論學習教育,引領黨員干部深刻理解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嚴格落實學習制度,將“軟學習”轉化為“硬任務”,讓“硬任務”實現“目標化”,細化學習目標,細分學習主題,鼓勵結合主題黨日、實踐教育、黨員大會、黨課等規定動作,以“書記大講堂”“黨員先鋒交流”等創新形式開展“頭雁領學”活動,增加組織生活的政治性和吸引力,不斷提升黨員干部運用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2.做好思想教育,凝聚行動共識
思想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靈魂,決定著黨的建設方向。機械公司把加強黨性教育、堅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深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持續加強意識形態陣地管控和網絡輿情管理,用好集團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面對面”指引,通過談心談話、深入一線、心理輔導,三外建家等,加強對黨群的人文關懷[3]。堅持定期開展職工思想動態調研分析,加強對群眾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指導,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大了輿論引導和宣傳鼓動,用強大的思想引領力、文化感召力、輿論傳播力,畫好了機械公司改革發展的“同心圓”,弘揚機械公司融合發展的正能量。持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新奮進、奮勇爭先”企業文化,結合公司實際開展了“責任 敬業 共贏”主題活動和“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建黨精神”價值創造倡導活動,營造了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圍,激發了廣大干部職工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
1.發揮黨支委領導作用。辦好中國事,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機械公司始終做到“兩個一以貫之”,把支委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等寫入公司章程,明確了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修訂了《支委會議事規則》《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支委會前置研究討論重大決策問題,形成了有效保障支委“把管?!鳖I導作用發揮的工作機制;旗幟鮮明地在各方面工作中體現黨的意志、黨的方向、黨的立場,按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實施細則》,建立貫徹落實的傳達學習、研究部署、督導推動、跟蹤問效長效機制,保證改革發展方向更明、路子更正;堅持胸懷“國之大者”,強化黨建總攬全局作用,支委逐項審議發展規劃,完善“一張路線圖、兩個平臺、三級組織、四個方案,五個創新機制”的“12345 轉型發展”體系,為高質量發展理清了脈絡,擘畫了未來高質量發展藍圖。
2.完善黨建工作體系。制度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最大優勢。機械公司以貫徹落實華電電科院“365”黨建工作體系為抓手,按照“要求承接、工作承接、制度承接”的原則,建立起了統一架構、統一方法、統一標準的政治保證業務模型。圍繞“五基三化”建設提升年行動,及時將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工作制度,使黨建工作體系精準對接公司發展需要,做到生產經營任務是什么,黨建工作就側重什么;公司發展難度痛點是什么,黨建工作就聚焦什么;員工群眾關注什么,黨建就回應什么。通過36 項制度文件、92 項工作任務、58 個末級流程,通過表單化、流程化的差異化管理,切實提升黨建工作成效。嚴格落實上級黨委部署,堅持眼睛向內查找黨建工作短板,黨支部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1.增強組織功能。黨的力量來自組織,機械公司始終將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作為工作的切入點和發力點,堅持“抓短板、強執行、固基本”。及時根據機構調整對黨組織設置進行調整,堅持選優配強黨支部委員,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工作力量;加強黨建專責和主題黨日小組長人員隊伍建設,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通過探索與優質用戶搭建黨建共建平臺,增強用戶黏性,促進資源共享,工作聯動,優勢互補,打好黨建賦能提效“前哨戰”,增強黨組織戰斗力[4]。定期開展“崗區隊”交流研討和創建考核,嚴肅開展黨員民主評議和“兩優一先”評選工作,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任務中得到檢驗。根據現場調試、服務保障等任務,圍繞重點工作成立黨員突擊隊,確保實現生產經營工作延伸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把重任交給黨員,緊盯重點難點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讓安全更穩、服務更好、業績更優。成立“向新而行”“精益求精”“攻堅克難”“科研創新”4 個黨員先鋒崗,開展“黨建頭雁領銜+登高”活動,將新業務拓展和重點項目經營指標完成納入個人年度承諾,黨員突擊隊攻堅 46 個短板弱項,積極推進公司提質增效,再創新高。
2.拓展融合深度。機械公司始終堅持深化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制定了“543”黨建工作實施方案,從抓“五基”建設,在思想融合、組織融合、管理融合、方式融合等四個維度,利用工程化思維,以表單化管理為抓手,從“目標、計劃、執行、檢查、責任、結果、獎懲”等方面進行策劃,促進生產、安全、發展三個提升。始終堅持“完成業務升級就是當前最大的任務”,以“思想發動—精準攻堅—嚴格考核—發揮組織優勢”為抓手,將黨的領導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求融入精益化管理招投標全過程,將黨建工作的責任延伸到業務拓展最前沿,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項目執行全線落實落細。堅持“愛國、愛企、愛崗”,在黨支部開展建功立業勞動競賽、崗位練功、技術比武等,組織廣大黨員比學習強思想、比創新強基礎、比貢獻強能力,帶領廣大職工高質量完成各項生產經營任務。
1.建設高素質干部人才隊伍。把落實加強新時期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部署要求作為工作原則,堅持“二十字”標準,推進完善干部選拔任用考核機制,大膽提拔使用富有激情、敢于創新的年輕干部,40 歲以下年輕干部占比提升至70%,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得到持續優化。落實人才發展體系規劃,按照“控總量、調結構、引人才、強素質”的思路,持續加快人才隊伍“金字塔”結構的搭建。建立健全容錯糾錯制度,為想干事、能干事的黨員干部鼓勁打氣,營造“守正創新、勇于擔當”的濃郁氛圍。設置了人才“蓄水池”,以水電技術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和創新工作室建設為抓手,大力開展青年素養提升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等,設定培養目標,實施精準培養,實現各層級人才良性流動和梯次化發展。擇優選拔“杭州高層次人才”,建立專班小組青年培養計劃和推選方案,不斷激發人才生機活力,積極為公司轉型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
2.增強隊伍整體能力。始終將管政治、管思想、管作風、管紀律統一起來,堅持不懈抓好作風建設,強化黨員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定期通過集中輪訓、專項培訓等方式,經常性地開展作風教育,促進黨員干部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做到目標清楚、問題清楚、措施清楚、責任清楚[5]。大刀闊斧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完善黨員干部“下”的依據,提供“上”的平臺,確保各項工作不務虛、不落空。通過改進招聘方式、實施技能等級提升、技能人員“一專多能”培訓取證等形式,優化人才結構,激發人才活力,盤活內部人才資源,緩解了項目生產任務彈性需求。健全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和監督機制,持續保持隊伍干勁,營造出充滿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的氛圍,實現了增強動力、激發活力、傳遞壓力、賦予能力的“四力”目標。
機械公司堅持把貫徹落實“四力四推”黨建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在“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上取得實效,切實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扎實推進轉型發展,在創新發展、技術儲備、人才沉淀等方面取得一定的進展。
延續新安江水電精神,在紅船光芒的照耀下,機械公司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動力,攻克了升船機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諸多制約技術發展的行業難題。機械公司敢為人先,勇于創新,解決了集團公司多年一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烏江渡電廠尾水臺車問題;勇立潮頭,攻堅克難,獨立完成國內大型水電站設計院一直在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技術難題;通過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在烏江流域建起五座百米高的升船機,打造了包含“六項世界之最”的國之重器,創造出了“水往高處走、船在空中行”的神奇畫卷,打通了斷航20 多年的烏江航道,助力了貴州融入長江經濟帶,實現了通江達海夢想。
機械公司以“價值創造”為核心,以“板塊融合”為抓手,積極推動“三位一體”有效循環。在水電設備性能提升方面,成功解決了四川流域機組異常問題,實現價值創造1100 萬元。數字電廠建設方面,推廣基于人工智能識別算法技術的智能巡檢應用系統,建設以提升大型生產、能源保供指揮協調能力的應急指揮系統,實現快速高效、機動靈活的應急指揮響應能力。
機械公司培育“創新奮進,奮勇爭先”企業文化,發揮集團勞模創新工作室作用,打造高端人才團隊,發揮產品集成設計優勢,對水電機組關鍵設備升級改造、智能升級進行多專業技術聯合設計。運用先進三維仿真、有限分析技術對水電機組進行精準復核計算,進一步提高核心關鍵技術自主掌控能力,推動公司轉型發展邁上“高速路”。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思想上、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才能在逆境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要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企篇章”和科技創新思想,不斷強化戰略定力、戰略思維、戰略決策能力,實現理論指導與實踐探索的有機統一,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綱領。不斷深化黨建與運營管理、績效價值的融合,激發組織活力和創造力,在提升領導力、組織力、創新力和凝聚力上下功夫。持續深化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統一,堅持做好“四力四推”黨建工程,建強黨建工作體系,形成行之有效的黨建工作法,使講政治的要求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持續推進黨建工作晉階升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