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內外耕地撂荒研究綜述

2023-02-07 02:03:45楊瑞雪彭海英
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耕地農業

楊瑞雪 彭海英

(云南財經大學國土資源與持續發展研究所 云南 昆明 郵編:650221)

一、引 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做到“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持耕地數量不減少,耕地質量不降低是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和保障[1]。但是,近年來全國耕地撂荒現象愈發嚴重,耕地撂荒深刻改變了土地景觀、影響農戶生計[2],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效應及社會經濟效應,越來越受到學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關注。眾多研究者圍繞耕地撂荒從不同方面,不同尺度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以“耕地撂荒”“ 撂荒”為關鍵詞,基于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 數據庫進行檢索,從而系統梳理總結耕地撂荒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并進一步展望未來耕地撂荒研究的方向。

二、耕地撂荒的概念及類型

(一)耕地撂荒的概念

當前,耕地撂荒的定義尚未統一。由于耕地撂荒原因復雜性、耕地撂荒自身特征的動態性和不穩定性,使得實際撂荒耕地難以識別,特別是山地丘陵地區撂荒地十分零碎和分散,導致其衛星遙感定位難度極大,難以基于實際撂荒耕地具體狀況來定義耕地撂荒。相關文獻中與“耕地撂荒”相類似的概念還有“耕地拋荒”“耕地棄耕”等。從字面意思來理解,“耕地棄耕”更多與農戶主觀意愿聯系在一起,即農戶主動放棄耕種;而耕地拋荒和耕地撂荒則側重于描述耕地的狀態,即耕地處于閑置無人打理的狀況[3]。

耕地撂荒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定義。狹義的耕地撂荒是指耕地在一定時期內處于閑置狀態,如聯合國糧農組織給出的定義是:土地經營者5 年以上沒有在可耕種的土地上進行農業耕作[4]。狹義耕地撂荒定義實際應用于判定撂荒耕地時,主要根據時間界限來判定,應用性較強,國家土地管理部門等多基于狹義耕地撂荒定義來開展撂荒測定。廣義的耕地撂荒定義,其內涵除了一定期限內耕地沒有被耕種而處于閑置或荒地狀態,還包括耕地在一定期限內未被充分利用的情況。但是,對于耕地具體閑置荒蕪或未被充分利用多長期限可被認定是耕地撂荒,學界尚缺乏統一的定義,這實際上不利于規范統一研究的開展。謝花林和黃螢乾認為耕地撂荒是指在兩年內對耕地完全停止農業活動,并且沒有農業勞動力和農業資金等投入[5]。馮艷芬等認為耕地棄耕是農戶對土地利用的一種決策,農戶在生存發展過程中,受經濟環境和社會制度變化影響,根據生計需要以及社會發展決定如何合理利用土地[6]。張斌等認為耕地拋荒是由于農業生產經營者出于主觀原因放棄繼續耕種土地,導致耕地處于一種閑置或沒有被充分利用的狀態[7]。顯然,廣義耕地撂荒定義是基于耕地的狀態來判定耕地是否撂荒,其內涵囊括了耕地沒有農業生產投入以及耕地有農業生產的投入但投入不充分兩種狀態,相較于狹義耕地撂荒定義更加全面準確[8],但在實際研究中運用難度較大。基于目前對耕地撂荒的趨勢預測,本文傾向于選擇狹義耕地撂荒定義,從較短時間期限來定義耕地撂荒,以便及時發現耕地資源浪費問題。

(二)耕地撂荒的類型

1.全年性撂荒與季節性撂荒

根據耕地撂荒的時間長短,可將耕地撂荒分為全年性撂荒和季節性撂荒[4]。全年性撂荒指耕地持續一年以上處于閑置狀態。季節性撂荒指的是耕地撂荒的時間較短,只發生在一年中的某一季,如關中平原西部的季節性撂荒主要表現為農戶在實現小麥自給自足后只種植小麥而放棄種植玉米[9]。

2.顯性撂荒和隱性撂荒

根據撂荒耕地的表現形式,可以將耕地撂荒分為顯性撂荒和隱性撂荒。顯性撂荒是指在一定期限內耕地生產經營者在耕地上沒有進行耕種而使耕地處于一種閑置荒蕪狀態。隱性撂荒指一定期限內耕地生產經營者在耕地上有耕種但農業勞動力、資金等投入不充分[10],可理解為耕地處于一種粗放經營狀態。顯性撂荒耕地因特征明顯容易識別,隱性撂荒耕地目前在我國分布較廣但難以被準確識別。

3.主動撂荒和被動撂荒

從農業生產經營者撂荒意愿的角度,可將耕地撂荒分為主動撂荒和被動撂荒。主動撂荒是農業生產經營者主動放棄對耕地進行農業勞動力和資金等投入;被動撂荒指農業生產經營者被迫放棄耕種,如由于不可控的自然災害影響導致耕地無法繼續耕種的情況[4],西南喀斯特地區土地石漠化問題導致的農戶耕地撂荒屬于典型的被動撂荒[11]。

三、耕地撂荒信息的獲取方法

(一)區域農戶抽樣調查

區域農戶抽樣調查主要運用參與式農村評估法[12],該方法的突出特點是實際工作中強調農戶的全過程參與。因其操作簡單,靈活性強而被廣泛應用于小范圍社會現象調查[13]。相對結構式訪談,研究者更傾向于應用半結構式訪談。例如,李燕燕等對湟水流域上游36 個樣本村的農戶開展了半結構式訪談的問卷調查[14],獲取了農戶撂荒意愿以及撂荒規模相關信息,認為研究區調查村普遍存在耕地撂荒現象,只有個別村莊無撂荒現象,且農戶家庭可投入農業的有效勞動力是影響農戶撂荒行為的直接原因。農戶抽樣調查方法在獲取撂荒規模、撂荒地類型等相關數據的同時,還可進一步了解農戶耕地撂荒行為機理,但農戶抽樣調查難以從整體上反應撂荒耕地的時空分布特征,也難以對比撂荒耕地空間分布差異。另外,農戶調查獲取撂荒數據還可能受研究者對耕地撂荒概念定義的影響,不同學者對耕地撂荒不同的定義導致調查所得數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二)全國家庭統計調查

當要獲取大范圍研究區域的耕地撂荒信息時,研究者們經常借助國家已有的家庭調查數據。如謝文寶等基于中國家庭大數據庫(Chinese Family Database, CFD)[15]、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以及中國社區治理調查2017 年聯合調查數據來分析農戶耕地撂荒情況和撂荒區域差異,統計結果表明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農戶耕地撂荒規模依次為0.11 畝、0.26 畝、0.35 畝,即自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呈現逐漸增加趨勢;全國非糧食主產區和糧食主產區耕地撂荒規模分別為0.36 畝和0.17 畝、撂荒率分別為5.04%和1.89%,全國非糧食主產區耕地撂荒規模和撂荒率均明顯高于糧食主產區。李升發等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及在2015 —2016 年開展的為期兩年的全國山區耕地撂荒抽樣調查數據,最終收集到中國25 個省份撂荒耕地的數據,涉及142 個區縣、235 個村落,完成了中國山區縣級尺度的撂荒耕地定量評估,發現中國山區縣的耕地撂荒現象主要發生在2000 年以后,撂荒率呈現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東北地區的撂荒率最低、長江流域地區撂荒率最高,但是所得撂荒率受抽樣誤差、習慣畝系數修正程度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可能偏高或偏低[16]。

(三)遙感影響解譯

遙感影像解譯有利于獲取大范圍的耕地撂荒信息,進而可以分析區域或者整體的耕地撂荒時空分布差異,同時可以基于遙感數據來總結撂荒地的時空變化規律,但遙感解譯會受制于解譯精度的影響,而且中國撂荒耕地多集中于山區,山區撂荒耕地的分散性、零碎性也是對遙感技術的極大考驗[1]。

四、耕地撂荒的宏觀影響因素

(一) 城鎮化、工業化帶來農業勞動力的大量轉移

城鎮化、工業化發展進程加快,使得城市的二三產業飛速發展[8],城市對勞動力的需求加大;另外收入更高、工作環境更好的非農部門工作崗位,城市發達的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以及城鄉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都不斷吸引大批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17,18]。農村勞動力流失不僅意味著農村勞動力數量上的大量減少,也意味著農業勞動力質量的下降[19],以目前中國農民工的實際情況來看,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基本為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由于青壯年勞動力持續析出,農村留守人口多為老齡人口以及兒童,老齡人口受體力限制和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無法顧及所有的耕地,于是在生產過程中傾向于根據耕地肥力、耕作通勤距離、耕地灌溉條件等來決定如何去利用土地,在此背景下,那些海拔高、坡度大、通勤距離遠、土地肥力差的劣質耕地會被農業生產經營者率先放棄[1,15]。

(二) 制度和政策影響因素

耕地的利用功能囊括了生產功能、承載功能、資源功能、養老功能、景觀功能、生態功能等。現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耕地利用的景觀功能、生態功能日益凸顯,養老功能等逐步退化。曹志宏等提出,在我國城鄉差距仍然存在的前提下,因城市社會保障制度完善、教育條件好、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完善,雖然耕地的養老功能逐步退化,但農民在將耕地看做是一種社會保障或者養老保障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即使進城安家也不愿意把閑置耕地交給村集體,而是選擇將其承包地撂荒[20]。

土地流轉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耕地撂荒現象,但其發揮作用存在限制條件[21,22]。如謝花林等通過研究發現,出于擴大農業經營面積的目的進行土地轉入對耕地撂荒的緩解作用并不大,只有轉入土地與農戶原有土地能突破土地界限,實現農業地塊層面的規模化經營時,才能有效抑制農戶撂荒耕地。在利用Tobit 模型分析土地流轉對耕地撂荒影響過程中,加入非農就業和土地轉入交互項后,一個與慣性經驗相反的現象出現,即土地轉入反而促進了耕地撂荒,原因可能是我國在長期小規模經營背景下,農業生產經營者轉入土地是為了替換掉耕作條件差、土地質量低的耕地[5]。農業相關政策對農戶耕地撂荒也有較大的影響,謝玲紅等認為,種糧支持政策曾經在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耕地數量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發展階段下,以往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不足以滿足新形勢需要,目前種糧補貼政策存在補貼強度不夠、種糧補貼支出結構不合理、補貼精準性不強等問題[23]。例如,在目前農業規模化經營背景下,農業補貼依據承包地面積均等發放的方式已經明顯不能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要。

(三) 農產品比較收益降低的影響

當代社會健康養生越來越受歡迎,社會大眾對農產品有了更多要求,有機農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隨著國際貿易發展,部分進口農產品對國內農產品市場帶來了沖擊。此外,農業技術的不斷改進,農產品單產呈增加趨勢,在供過于求的市場形勢下,農民種植農產品面臨增產不增收的境況[17]。曹志宏等指出,我國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快速上漲,使土地經營者農業生產利潤不斷被擠壓,農業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低于農產品生產成本的增長速度[20]。謝玲紅等認為,農業生產成本大幅提升的最主要推動力是城鎮化、工業化發展,致使農業勞動力大量流出,導致務農機會成本不斷上升[23]。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完全市場競爭條件下,土地經營者總會思考怎樣利用土地可以獲得最大土地報酬。土地利用變化最根本的影響因素是土地經營者對土地各種用途投入和產出的比較,若考慮一塊土地只能用作耕地的情況,當產出品的價格降低或者是投入成本增加,土地生產經營者比較經濟效益減少,發現耕地的純利潤減少為零甚至最終純利潤為負,表明耕地處于無租邊際外,出于理性考慮,農民最終會選擇撂荒耕地[1,17]。

耕地撂荒是一個復雜的變化過程[16],不同地區耕地撂荒的驅動力和原因有其差異性。但需要明確的是,這一過程是多方驅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17]。總的來說,快速城鎮化、工業化背景下農村勞動力的持續析出,土地相關制度及惠農政策的影響,國際貿易發展、市場需求下降、農業純利潤壓縮等都可歸結為社會經濟要素,即社會經濟要素是耕地撂荒主要驅動力[1,18]。

五、耕地撂荒的微觀影響因素

現有研究中,大多學者基于調研實際可操作性,結合實地調查,從微觀角度來分析撂荒的影響因素,耕地撂荒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農戶戶主特征、農戶家庭特征、耕地資源特征、村莊特征等[1,15,17,19,24]。農戶戶主特征方面影響耕地撂荒的因素包括農戶戶主性別、年齡、身體健康狀況及文化程度等。農戶家庭特征如家庭農業勞動力規模、非農就業人數、家庭年收入、農業收入占比、家庭人均收入等,是影響其耕地撂荒的主要因素。謝文寶等[15]在對全國糧食主產區和非糧食主產區以及東部、中部、西部地區進行的耕地撂荒區域差異和影響因素的研究中,發現農戶年齡結構、身體健康狀況等對耕地撂荒起顯著正向作用,家庭農業勞動力規模對農戶耕地撂荒行為起顯著負向作用,原因可能是家庭農業勞動力規模越大,說明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豐裕,這為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條件,農業規模化經營能給農戶帶來較以往經營方式來說更可觀的收入,從而降低土地撂荒的概率。雷錕等[25]在重慶市巫山縣、酉陽縣、武隆縣選取36 個樣本村對農戶進行了問卷調研和訪談,發現家庭人均收入以及非農收入占比對耕地撂荒正向影響顯著。

耕地資源稟賦是影響耕地撂荒的又一重要因素,有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耕地細碎化程度和分散程度、耕地撂荒機會成本、土地轉出規模對耕地撂荒均有明顯影響。其中,耕地細碎化程度顯著促進了農戶耕地撂荒行為,而耕地撂荒機會成本和土地轉出規模則對耕地撂荒有抑制作用[1,14,16,24,25]。對于中國大部分農業生產經營者來說,撂荒機會成本為流轉出承包地獲得土地租金,租金的獲得使農戶選擇流轉(轉出)土地而不是撂荒,并且有助于轉入農戶實現土地規模經營[5]。

村莊特征方面影響農戶耕地撂荒的因素主要包括村內撂荒程度、村莊交通便利程度、村莊經濟狀況、村莊地形、村莊種植結構、村莊地理環境等[15,17,24,26]。一定程度上,村莊的整體情況反映了村莊農戶可以獲得的信息、村莊農戶的經濟水平、農戶可使用的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情況。有學者在實證研究中發現村內撂荒程度每提升1 級,農戶耕地撂荒意愿隨之提升12.7%,原因是農村外出務工存在一種帶動效應,一戶家庭中的成員外出打工后可能就會帶動其同村鄰里及其親戚朋友隨之外出,當村內整體撂荒程度高時,直接反映出務農不再作為農戶的理想職業,農戶會傾向于將農業資金和時間轉投其他行業而撂荒部分耕地;此外,村莊地形對農戶耕地撂荒行為有正向作用且作用顯著[17]。

六、耕地撂荒的效應

(一)生態環境效應

耕地撂荒后從農戶定期管理進行規律耕種的狀態轉變為無人打理的荒地狀態,自然植被逐漸恢復,這不僅會帶來視覺景觀的改變,也會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效應。生態效應集中表現在撂荒地植被恢復對土壤養分的影響、土壤侵蝕與恢復,撂荒后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生態景觀變化、植被演變帶來的森林火災隱患等方面。

杜峰等對陜北黃土丘陵區撂荒演替過程中的土壤水分效應進行了深入探究,發現農地撂荒后,隨著撂荒年限增加,撂荒農地中土壤含水量越來越低,但土壤含水量變異量越來越大[27]。這是撂荒地中植被恢復后對土壤水分有直接作用的植被蓋度、群落生物量等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戴全厚等以中國科學院安塞水土保持實驗站墩山退耕后不同年限的撂荒地為研究對象,進行植被群落特征的調查和土壤的質量測試分析,發現黃土丘陵區撂荒地植被恢復和土壤質量呈現一種正向互動效應,撂荒地塊天然植被的生長和恢復,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其土壤質量,進一步促進天然植被群落恢復演替[28]。易興松等對西南喀斯特地區耕地撂荒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進行了梳理,認為喀斯特地區植被恢復一定程度上會改善土壤結構、維持土壤水分,促進土壤養分恢復[11];在撂荒初期土壤侵蝕一般會加劇,撂荒后期植被恢復能有效減輕土壤侵蝕;且撂荒地植被恢復后喀斯特地區土壤和植被碳匯以及巖溶碳匯效應增強。

耕地撂荒對生物多樣性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Navarro 等認為耕地粗放經營是對耕地資源的浪費,不符合環境友好性目標,提出山區撂荒應該被肯定,耕地撂荒和森林恢復不僅對生物多樣性有促進作用,還增強了區域的景觀休閑等功能[29]。當然,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以及基因多樣性多個維度,單就物種多樣性來說,由于耕地撂荒后逐漸演化為缺少人類管理的自然系統,于是,在自然林生態系統中適應良好的物種數量會呈現增加趨勢,以往傾向于在開闊生境活動的物種就會逐漸減少[17]。Bigna 等提出,在歐洲的粗放式經營耕地中生活著大量重要生物群落,當這類耕地被撂荒,生物的棲息地就遭到破壞,這對物種多樣性來說是一種威脅[30]。還有研究認為耕地撂荒后,傳統的農業生態景觀消失,影響到景觀美學價值。此外,撂荒后存在森林火災隱患,這是耕地被撂荒后雜草蔓延以及植被演替過程中趨向均質化可能帶來的結果[31,32]。

(二)社會經濟效應

耕地撂荒的社會經濟效應較多體現在耕地撂荒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目前學界對耕地撂荒是否會影響糧食安全尚存爭議。有學者認為,目前我國耕地撂荒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區耕地和細碎地塊,這些地區農業比較收益相對較低,對國家糧食產量的影響有限[23]。李升發[18]等認為耕地撂荒是耕地邊際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其表現形式還包括水田改為旱地、雙季稻改單季稻等,合理評估撂荒對糧食安全的影響需從耕地邊際化的全過程來考慮。另一些研究者認為,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18 億畝耕地紅線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耕地撂荒一定程度引起土地資源浪費,沖擊了我國的耕地紅線,亟需采取措施保護耕地,保證國家糧食安全[24,33-37]。

耕地撂荒成為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的重點以來,研究者基于其實證研究并結合國家為緩解耕地撂荒出臺的政策給出了多樣化的建議,通過對相關文獻的閱讀梳理,耕地撂荒的對策建議基本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1)有序推進耕地流轉,實現土地資源高效利用[1,3,25,33-36];(2)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農田水利設施和農業機耕道路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1,34,36];(3)分別開發適合平原區和丘陵山區的農機設備,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1,34,38];(4)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特色、可持續發展產業,提振地區經濟[18,33];(5)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價值[38];(6)改革完善種糧補貼和社會保障制度等相關配套政策[3,23,39]。

七、耕地撂荒研究展望

(一) 加強耕地撂荒效應研究

眾多學者的研究表明,耕地撂荒是自然、社會、經濟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16]。研究耕地撂荒的根本目的是要明確其帶來的效應,分析耕地撂荒會怎樣以及多大程度上影響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最終為相關政策出臺服務。當前耕地撂荒生態環境效應研究多集中于黃土丘陵地區、巖溶山區等地,有必要在其他區域開展更多類型耕地撂荒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社會經濟效應方面研究薄弱且缺乏定量研究,需要更多學者關注耕地撂荒綜合效應研究。

(二)加大撂荒信息獲取技術開發

當前,獲取耕地撂荒信息時,遙感技術和抽樣調查是主要的兩種方法,抽樣調查所獲數據有助于從微觀角度分析農戶耕地撂荒行為機理,但因為耕地撂荒話題具有一定敏感性[20],農戶顧忌心理會影響所獲信息的真實性。而且,相關信息還受抽樣調查所抽戶數,研究人員對撂荒耕地內涵界定和調查技術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另外,與通過農戶調查獲取耕地撂荒信息相比較,應用遙感技術來獲取耕地撂荒信息的研究較少[12]。我國疆域遼闊,地形多變,撂荒耕地又多見于丘陵山區,且撂荒耕地分布零碎,極大加劇了遙感技術應用難度,為了從整體上了解我國耕地利用的現狀,遙感技術人員要加大遙感調查技術開發,以便準確識別撂荒耕地,保證我國耕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進行耕地撂荒趨勢預測和風險評估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耕地保護和確保糧食安全,耕地撂荒將是未來需持續關注的重點。眾多研究提出農業勞動力轉移是耕地撂荒的重要影響因素或直接原因,需要明確的是,現今中國仍處于快速城鎮化階段,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仍存在極大差距[40,41],從追求經濟利益視角來看,一個長期趨勢就是農村勞動力會持續轉移[42]。農村勞動力持續轉移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農戶耕地撂荒行為?對撂荒規模的影響又是怎樣的?這些都是需要去探究的問題。目前學界對耕地撂荒趨勢預測和風險評估做得很少,要通過對現有的撂荒行為機理、影響因素研究文獻進行梳理歸納,構建實用性較強的耕地撂荒趨勢預測模型,以便預測耕地撂荒的時空變化、區域撂荒風險,為政府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耕地農業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今日農業(2022年13期)2022-11-10 01:05:49
保護耕地
北京測繪(2021年12期)2022-01-22 03:33:36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今日農業(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歐盟發布短期農業展望
今日農業(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耕地時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99视频|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99在线观看| www.国产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日本在线国产|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97se亚洲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久久福利片|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思思热精品在线8|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黄色成人| 四虎成人精品| 在线国产三级|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久久久|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99re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黄色片网|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91无码网站| 中文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77777|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无码日韩视频|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网站|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五月视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页|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超碰91免费人妻|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99在线观看国产|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99热免费在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小视频免费|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秋霞国产在线| 黄色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