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燕
摘 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各個行業都在互聯網化、智能化的進程中融合與發展,在企業的財務職能方面,財務共享中心的出現可以實現對財務業務的集中管理,幫助企業在當前環境中實現財務轉型、降低運營成本。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集團采用財務共享中心方式進行財務管理。對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進行研究,既是為了了解當前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方向,也是為了將財務轉型戰略貫徹落實到企業中,以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推動轉型進程,提高財務處理效率與質量,實現業財融合目標、強化財務管理的全流程控制,從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文章通過對財務轉型必要性的闡述,剖析財務轉型背景下我國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原因,從而為我國企業運用財務共享中心進行財務管理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建議。
關鍵詞:財務轉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
進入“十四五”時期之后,高效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個領域的關鍵導向,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加強財務轉型力度,提高企業的財務處理效用,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在保證現有發展成果的基礎上獲取更多效益,符合高效高質量發展目標。基于此,企業應當積極面對財務轉型之下的內外環境變化,主動形成國際化、開放性視野,認識到財務轉型的必要性,認識到科學技術對于優化財務的積極作用,從而主動引入先進技術,在業財融合、一體化理念的支持之下搭建財務共享中心,實現企業內業務與財務的集中管理,減少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成本消耗。
一、財務轉型背景下我國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意義
財務轉型背景下,政府政策的落地、先進技術的推廣,均為解決企業財務模式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財務轉型的提出為企業引入科技手段奠定良好基礎,依托科技手段構建財務共享中心,進一步推動我國財務信息化發展,無論是對于我國財務發展而言,還是對于企業管理模式的調整而言,均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有助于推動企業財務規范化、流程標準化發展。企業整合內部財務與業務資源,建設業財融合的共享中心,根據共享中心的運行需要制定統一的財務制度、管理流程、數據處理方法,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標準化水平,為各項財務活動、業財交流活動提供標準依據。在財務共享中心設置統一的規范,包括:制度規范、業務流程等,工作人員需要遵循統一設定完成各項工作,既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標準性,也可以有效降低人為主觀因素的干擾,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客觀性、獨立性[1]。
第二,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有助于強化財務管控,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建設財務共享中心,能夠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的管控力度。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之下,各部門可以根據財務部門提供的預算方向,結合部門的情況自行編制報表,但是為了實現本部門的利益,部門管理者很可能會對財務報表內的數據進行調整,導致報表數據真實性存在疑慮,導致企業管理者無法真正了解各部門的實際情況,無法全面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建設共享中心,能夠有效改變這一現狀,企業管理者可以在中心平臺上實時察看各部門的財務情況,比如:費用核銷情況、預算剩余情況、預算完成情況等,有助于加強對部門、各項業務活動的控制,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力,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二、財務轉型背景下我國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原因
財務轉型是當前我國社會環境之下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我國政府部門支持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在當前背景下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是因為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具體如下。
(一)企業國際化的視野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整體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逐漸提高,各領域企業的跨國交易與交流日益頻繁,逐漸形成國際化的發展視野。在企業國際化發展視野下,可以發現原本財務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原有的管理模式無法支持企業更深入地參與國際交流與交易,也無法為企業制定國際發展戰略提供數據支持。基于此,企業應當把握轉型趨勢,搭建財務共享平臺,進一步拉近業務與財務的距離,為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提供可靠支持。
(二)科技水平高速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是財務轉型的重要基礎之一,在各種互聯網技術快速應用與普及的過程中,企業所具備的科技實力日益增加,此時利用各種科學技術可以最大程度發掘企業信息數據的財務價值,能夠利用財務數據為業務提供服務。在信息技術支持之下,企業應當構建財務共享中心,以規范、標準的方式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有效融合,借助技術優勢分析財務數據,以財務數據為企業的業務活動、投資活動、戰略決策提供科學支持[2]。
(三)價值增值的新思路
企業價值是企業經營發展中形成的成果,也是企業內部組織結構長久運行之后的成效。財務轉型視域下,企業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企業必須要具備更高的價值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一席之地。企業逐漸形成價值增值的思路,積極尋求價值增值的方法,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全方位整合企業的財務資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實現價值最大化,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價值增值。
三、財務轉型背景下我國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策略
根據財務轉型下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原因分析,可以發現共享中心建設的最本質目的就是發揮財務對企業整體發展的作用,將財務管理與企業戰略、企業經營、人員管理、日常活動等相滲透,最大程度發揮財務管理的價值,實現企業的財務轉型。
(一)強化對財務共享中心功能融合
財務轉型背景下,企業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既是整合企業內部資源的過程,也是融合內部財務系統落實轉型發展的手段。因此,企業應當對現有的各項系統平臺進行功能整合,將各項功能融入財務共享中心,進一步豐富中心功能,確保中心功能能夠充分滿足轉型之后的財務管理需要。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功能融合之后,應當具備這幾項基礎功能,包括:(1)影像與文字掃描功能。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引入了影像掃描系統,讓各部門、崗位人員可以實現跨地區的報銷申請與審核。在財務共享中心,影像掃描功能主要是依靠掃描工具搜集影像,對影像信息進行壓縮處理、上傳與調閱等,促使出差人員可以在外地上傳報銷申請,也可以讓審批人員跨地區、隨時處理申請。財務共享中心人員可以隨時查看票據信息,大大縮短了企業財務票據處理的時間周期,提升審核效率,同時完全保留票據的原始影像,提升票據審核的效率性與真實性[3]。(2)電子檔案管理。電子檔案管理是功能整合之后財務共享中心具備的一項基礎功能,主要是運用平臺技術對財務數據資料進行處理,形成財務電子檔案。在共享模式之下,電子檔案管理應當考慮財務數據風險,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標準,確保財務數據資料的合法性與規范性;利用這一功能可以實現企業內全部財務資料的集中化管理。電子檔案功能大大提高了企業財務數據資料的處理效率,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3)資金管理功能。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完成之后,可以將企業資金、賬戶、金融信貸、固定資產等進行集中管理,加強資源管控,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同時為企業參與經濟活動、開展項目投資提供可靠的資金管理建議,進一步減少資金管理成本,增加資金管理風險防范能力[4]。
(二)促進業財稅一體化戰略的實施
企業建設財務共享中心,需要遵循財務轉型趨向,加強業務與財務的融合,提出一個全面的、協同的財務業務集成處理平臺。在財務共享中心中,以報賬系統為媒介,整合ERP系統、資金管理功能、核算功能、人事HR系統、合同管理模塊等,形成財務與業務的循環機制。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完成企業日常業務分析,也可以自動化處理賬務核算任務,全方位監控各項業務中資金使用與支付的過程,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功效為業務活動提供支持。企業可以利用財務共享中心的各項功能,實時監測各項業務活動的資金流動情況,分析經營活動中的財務風險,根據財務數據分析結果為業務活動提供決策支持;也可以全過程動態采集業務活動的數據信息,分析各項業務的完成情況,進一步實現業財融合一體化的戰略目標。
(三)強化報表管理事前事中的控制
企業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應當充分發揮中心平臺的控制功能,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加強對財務報表的事前、事中階段控制。在事前環節,利用中心平臺的智能化分析功能,全方位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確定企業財務方面的風險隱患,明確財務報表管理方向,在事前為財務報表管理提供依據。在事中環節,實時監控財務報表中的數據變化,分析數據變化的原因,檢測報表的數據來源,自動化完成賬務核算,同位精準識別報表數據,大大提升財務報表管理的準確性,提高財務效率[5]。
四、案例分析
蒙牛乳業集團是我國大型企業,也是我國乳制品領域的龍頭企業。多年以來,蒙牛乳業集團企業積極跟隨政府號召,主動調整財務管理模式,持續推進財務轉型,并且率先建設了內部財務共享中心平臺。企業以“國際化+數字化”戰略思想為引領,驅動創新內部財務管理模式,按照提升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結構、調整布局等理念打造財務數據庫,建設財務共享中心。
(一)現狀分析
(1)外部環境緊張,促使企業生成國際化戰略思想。自2012年以來,乳業外部環境愈發緊張,幾大乳業龍頭企業競爭激烈,原奶價格與人工成本持續增加,產品結構升級,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企業技術壓力增加。基于此種背景,蒙牛乳業企業將視域提升到國際領域,以“國際化”、“數字化”戰略思想為引領,致力于采用內部結構改革的方式拓展業務范圍、創新財務模式,逐漸形成了新的業財融合財務管理體系。
(2)傳統財務模式與企業的發展需求相悖。在蒙牛乳業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內部管理分散的問題愈發明顯,具體包括:①財務與業務相脫離,技術核算占據財務人員的大量精力,財務人員缺乏對業務的了解,各項財務報表無法真實體現業務的情況。②子公司與集團總公司之間的關系復雜,各子公司缺乏獨立的財務系統,內部組織結構橫向化發展,財務工作流程冗長,會計信息真實性與即時性無法保證。③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力度弱化,財務管控主要是在事后階段,事前與事中階段缺乏管控,無法及時預防財務風險,此時財務管理難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
基于種種情況,蒙牛集團企業決定建設財務共享中心,調整內部組織架構,優化設計財務流程,形成全新的財務機制。
(二)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
(1)明確財務共享中心規劃戰略。以打造國際品牌,提升蒙牛企業發展實力為戰略方向,引入FSSC系統,根據企業未來五年規劃,以財務共享為基本出發點,結合世界領先的FSSC架構,形成全新的企業財務結構。蒙牛企業建設的財務共享中心,覆蓋業務板塊、財務板塊,具備共享職能,全方位協調內部組織結構,從原本的成本中心轉向利潤中心側重。
(2)財務共享中心線上平臺系統。完成建設之后,形成了財務共享中心線上平臺系統,全面整合了奶源、運輸、倉儲、生產、銷售等業務流程,實現端到端的管理,實時采集精準數據,促使業財深度融合。在財務共享中心,以FSSC系統為主線,集成人力系統、資金系統、預算系統、數據系統等。在持續完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過程中,逐漸生成了商務智能、信息管理系統、安全云端管理系統、供貨商管理系統、微銷售項目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運行均以財務與業務數據為支撐,進一步實現了蒙牛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智能化、數據化發展。財務共享中心投入使用之后,企業財務運行效率大大提升,應收賬款周轉率、費用率等均有所改善,體現出財務共享中心的優越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是我國大型集團企業財務轉型的主要手段,也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優化企業內部財務結構戰略措施之一。根據蒙牛集團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蒙牛集團在原本的傳統財務模式弊端日益顯露、外部環境大趨勢影響下,決定建設財務共享中心,通過搭建共享中心平臺,以集中式組織結構為基礎,進一步實現了業務集中、業財融合,明確了崗位職責,促使財務共享中心信息系統成為支持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今后的財務轉型推進中,應當始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積極主動面對國際化視野轉型,引入科技成果,有效落實財稅一體化戰略,為企業的高效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劉鑒俠.連鎖零售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探討[J].財經界,2022(12):110-112.
[2]吳治峰.企業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和應用分析[J].上海商業,2022(4):127-129.
[3]林婷.L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建設與實踐[J].財務與會計,2022(4):39-42.
[4]林妙斌.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商業觀察,2021(35):23-25.
[5]吳君.我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現狀分析[J].商業文化,2020(2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