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發棟
摘 要:近年來,家校合作普遍應用到教學活動中,逐漸成為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策略,而學校是學生主要受教育場所,家庭教育是學生綜合成長的重要場所。在初中化學教學應用家校合作策略,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創設良好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促使學生綜合發展。基于此,本文簡單闡述了家校合作概念與內涵、家校合作應用價值,以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為例,從學科特點利用、教材利用、教學目標設計等五方面探究家校合作在初中化學教學應用策略。
關鍵詞:家校合作;初中;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9-0221-03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化學教學逐漸受到教師和學校重視,化學教學方式和模式得到優化,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學教學效果,有利于開展高效、趣味的化學教學活動。教育并不是獨立的,需要家庭、社會等方面的相互支撐,只有通過合作才能發揮學校教育最大效率。生活與化學具有密切聯系,通過家校合作,可以有效將化學與生活有機結合,增加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感受。
一、家校合作概述
傳統教學中,家校合作被稱之為家校聯系,雖然二者意義相近,但在真正落實中可以明確二者之間的區別。就當前家校合作而言,并未形成確切概念和意義,但從根本上看,家校合作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兩個部分的有機結合,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從對學生教育視角上看,家庭與學校是相互幫助、共同推進學生進步的主體,學校教學部分內容需要家庭教育支持、輔助,同樣,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指導也需要學校幫助。由此可見,家校合作對學生的教育意義是巨大的,家校合作可以形成教育合力,調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深入。家校合作僅依賴于一方難以實施,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家校合作強調家庭、學校高效配合,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教育活動,并給予一定支持,而學校也要發揮教育功能,引導家長開展高效教育,同時,在家校合作中,相比家庭教育而言,學校占據主導地位。另外。家校合作教育也是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可以確保教育活動高效性開展。將家庭教育作為支撐點,以學校教育作為立足點,以社會環境作為依托,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和全面發展。
二、家校合作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高效管理學生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家校合作策略,對學生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家校合作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具體而言具有加深教師對學生了解、高效管理學生、高效引導學生的意義。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學生管理工作落實以教師為主,學校教務處為輔,學生與教師相處時間較長,但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僅依賴教師一人難以實施高效班級管理,對學生化學學習效率和效果具有較強影響。在化學教學中,對于部分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教師可以及時提醒、規范管理。家校合作策略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實際情況,與教師共同探究學生管理策略,通過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二)有利于高效引導學生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學生主要的受教育場所,家長、教師有責任、義務引導學生,但引導與強迫具有較強差異。初中階段學生因身心發展迅速,導致情緒波動較大,逆反心理強,如果教師、家長以強迫的方式教育學生,會激發學生內心中的逆反心理。而初中化學知識相比其他學科,具有較強抽象性、復雜性等特點,對學生而言具有較強難度,如果將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強加到學生身上容易激化學生與教師、家長的矛盾,導致學生自我放棄。通過家校合作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作為應用到教學活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家長與教師對學生影響非常強,通過家庭與學校的緊密配合,引導、鼓勵學生,及時了解他們困擾和問題,及時溝通疏解,有利于學生實際、綜合發展,并且,通過家校合作與學生溝通,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和思想,使學生更加投入化學學習中,實現教育目標。
(三)有利于深入了解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只有教師真正了解學生,才能開展符合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活動,如果教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對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皆有一定影響,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了解。但就實際情況看,班級學生數量相對較多,難以實現一對一交流、實時觀察,導致教師難以充分了解學生。通過家校合作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相處時間較長,而且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伴隨孩子長大,也是最了解他們的人,通過家校合作,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從家長方面了解學生性格、情緒等,從而根據學生實際狀況解決學生的問題,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依據學生實際狀況開展教學活動。
三、家校合作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升合作時效
家校合作是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通過家校合作,教師能夠通過家長針對性、深入地了解學生,而后開展教學活動。但僅依賴于教師對學生了解開展教學活動不足以構建高效化學教學活動,還需要家長積極配合教師開展科學學習活動和課后探究活動,只有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豐富方式鞏固所學知識才能達到教學目標,而家長對教師的支持、配合要基于教學目標,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家長才能更具針對性和效率性地督促學生,避免學生因自制力弱而出現懈怠、逃避等現象,提高家校合作針對性和意義。教師要正視家庭教育對學生、學校教育的作用,明確教學目標,開展高效家校活動。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愛護水資源”一課中,圍繞水資源分布、數量、環境污染影響、保護措施等內容展開,以了解水污染和防治、節約用水策略作為教學重難點之一。這部分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學目的以樹立學生環保意識為主,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要先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要求設計三維目標,使學生實現思想綜合發展,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后,要與家長聯系,使家長明確化學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內容,而后根據學生所學督促學生用水行為,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內化為實際行動,做種形成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習慣,使學生真正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自身能力。
(二)立足學科特點,開展家校合作
初中階段化學學科教學主要在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精神意識方面。化學知識對生活中的現象做出了解釋。而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是初中化學學科重要教學目標,成績僅僅作為參考或學生自主檢驗方式。教師要明確初中化學學科這一特點,針對化學學科特點開展具有針對性、效率性的家校合作活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實踐活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化學思維培養和提升,落實家校合作,從以往重視學生成績轉化為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充分尊重學生之間差異性。而培養化學思維要避免對化學知識死記硬背,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和學習深度,教師可以通過家校合作,通過家長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鼓勵。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分子和原子”一課中,圍繞分子和原子構成、性質、概念等內容展開,以運用分子和原子解釋生活中物質變化為教學重難點。通過這部分教學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和知識運用能力,但前提是教學要具有高效性。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開展家校合作,將分子和原子相關知識分享至家長群,而后,教師可以讓家長在家中運用生活中的現象解釋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如煤氣泄漏導致中毒、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卻小于200mL等現象,促使學生形成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幫助學生在應用中形成化學思維。
(三)結合教材內容,實施家校合作
在化學學科中落實家校合作,教師要以教材為立足點,運用化學教材開展家校合作,使家校合作更具學科特點,真正將家校合作的意義作用于化學教學中。作為初中階段化學教師,要深入鉆研化學教材,善于從學生角度了解、感受教材,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此為基礎開展家校合作活動,促使家長積極參與家校合作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溶液的濃度”一課中,圍繞溶液組成表現方法、配制溶液等內容展開,以溶液質量分數的概念以及簡單計算作為教學重難點。這部分內容涉及計算,對初中階段學生而言,具有較強困難性,很大一部分學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后,可以依據教材內容難度設計教學任務,并讓家長引導學生完成,觀察學生對化學任務完成程度,綜合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情況,進而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
(四)發揮學校作用,引導家長參與
化學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具有加強要求,強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深度和廣度,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符合在學生學習、思考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開放、輕松的環境中充分思考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深度。而家庭教育對學生也具有重大影響,只有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為孩子學習、探究化學知識給予充分支持,才能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提升學生化學學習效果。家校合作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需要教師和家長,也需要學校的支持和幫助。在家校合作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充分尊重家長,并使學生感受化學學科教學趣味性,促使學生對化學學科產生主動參與欲望。為提高家校合作深度,學校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家長教育理念強化,現如今仍然存在僅重視學生數學、語文、外語三科成績和學習,忽視其他學科的現象,基于此,學校要發揮自身作用,促進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化學與生活”一單元中,以人類重要營養物質、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有機合成材料等內容展開。這部分內容與學生身體健康、營養物質與化學聯系等內容息息相關,學校要把握家長心理,將學生身體健康與化學知識有機結合,運用網絡平臺構建家長群組,化學教師可以將這部分知識進行整合、編排、提煉分享至家長群組中,使家長明確化學學習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和作用,促使家長主動參與家校合作,實現化學教學環境、氛圍的創建,使學生在校園、家庭中皆具有充足思考空間和時間。
(五)強化理論認知,運用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家長要對對方教育的性質、特點、作用具有深入、綜合的理解,只有雙方形成充分認知和理解才能更加高效地開展家校合作,提高化學教學效果。如家長與教師在家校合作中要明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差異,掌握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聯系性,從而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向同一教學目標共同努力。初中階段化學教學是學生整個歷史學習生涯中起始階段,對學生化學思維具有一定啟蒙作用,對學生后續更加系統、深入學習化學知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加之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進行家校合作時,要重視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家長也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化學與生活聯系,并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感受與理解。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一課中,圍繞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等內容展開,以實驗總結出運用實驗檢驗碳酸鹽方法作為教學重難點。這部分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但同時伴隨實驗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已有實驗材料與學生共同開展實驗活動,并引導學生總結檢驗碳酸鹽的實驗方法,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家中開展實驗活動,真正檢驗生活中的鹽。同時,教師要與家長提前聯系,使學生在家長的引導、陪伴下開展實驗活動,避免出現意外導致安全問題,實現家校合作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使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同時,家長也可根據學生化學興趣,購買與化學相關的書籍、圖畫等,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升化學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中融入家校合作策略,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結合家庭教育培養學生化學能力,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促使學生綜合發展。在家校合作時,可以根據學生興趣特點、性格特點等方面設計具有趣味的家庭化學小實驗,使學生真正在實驗中感受化學,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強化家校合作效率和意義。教師在可以以教材內容內立足點,引導家長將化學與生活有機結合,通過生活現象驗證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深度和廣度。
參考文獻
[1]甘成秋,陳利燈.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初中化學教學范式構建——以人教版“燃燒與滅火”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12).
[2]劉旭瑩,白鶴龍,杜博,等.HPS教育視角下中美初中化學教材比較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2(12).
[3]耿虎,吉趙凱,武軼,等.立德樹人 素養立意育人才 關注思維 學科融合重發展——2022年山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試題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35).
[4]丁俊月,許俊翠,陳欣悅.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思想文化的路徑探索[J].云南化工,2022(12).
[5]王芳,武彧.“雙減”背景下初中化學課堂的“加減乘除”[J].云南化工,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