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娟 吳曉 羅芳玲 韋淑柳 羅靜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南寧 530000)
電商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繁榮,快遞包裝的使用也隨之日益增多。然而,快遞包裝的處理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其浪費情況已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如何改善快遞包裝、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中國電商快遞包裝的浪費情況出發,深入分析了當前快遞包裝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機遇及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同時,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對策,以期改善快遞包裝的浪費現象。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能為快遞行業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為推動綠色物流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各種消費品的需求也不斷擴大。網店和直播帶貨等銷售方式的興起和擴張推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快遞包裝市場規模因此得到了迅速增長。最新數據《2023年6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對2023年上半年行業運行情況做出了解讀。報告顯示,2023年6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66.3,同比增長26.6%。行業規模穩步增長,網絡布局進一步優化,產業協同發展能力也得到增強。從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的四個一級指標來看,6月份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442.1,同比增長14.4%。
2023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預計將超過600億件,同比增速超過17%。快遞業務收入有望達到5500億元左右,同比增速約為11.5%,快遞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積極促進消費復蘇和經濟向好,并表現出以下四個特點:
首先,市場規模實現穩步擴大。2023年第一季度,快遞行業基本實現了常態化運營,業務量逐月上升,同比增速達到11%;2023年第二季度,行業發展底盤穩固,每個月的業務量穩定在百億件以上,預計增長速度將超過22%。
其次,服務電商呈現多峰運行狀態。2023年上半年,各種節假日期間進行線上促銷的頻率很高,特別是6月的父親節和“618”電商促銷活動同時進行,6月16—20日的單日攬收量均超過4億件。
再次,異地和跨境業務增速較快。2023年第一季度,異地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2.2%,預計第二季度的增速將超過24%。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46.8%,預計第二季度的增速還將大幅加快。
最后,區域均衡性有所改善。2023年上半年,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快遞業務量占比進一步提高,意味著快遞行業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更加平衡。這一變化得益于國內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以及信息時代的來臨帶來的物流網絡優化。
從全局來看,中國快遞行業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業務量和包裹量均有顯著增長,不僅體現了快遞行業的發展勢頭,還反映出消費市場的復蘇和經濟的向好發展,這些積極趨勢為中國快遞行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
技術的進步是推動快遞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應用,快遞行業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例如,通過智能化的倉儲和配送系統,快遞公司能夠實現更高效的貨物管理和更快速的配送服務。此外,無人駕駛車輛、無人機等新型交通工具的應用,也為快遞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人們對各類商品的需求增長也是推動快遞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電子商務的繁榮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種類和數量的需求不斷提高。為快遞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推動了快遞業務量的持續增長。展望未來,中國快遞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一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快遞行業將實現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運營;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商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快遞行業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快遞包裝中,商家大多使用紙箱、泡沫等進行包裝,對于一些易碎物品或貴重物品,有時甚至會過度包裝;在交易完成后,對包裝材料可能采取焚燒等方式進行處理。隨著《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實施方案》的出臺,規定了在快遞包裝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材料,要求物流包裝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并要求各地尤其是城市加大落實綠色包裝力度。對包裝業來說,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采用綠色環保的材料,堅決反對過度包裝,采取回收循環利用的方式既符合要求,又能節約成本,從而朝著包裝產業轉型發展指導意見中實現“傳統生產向綠色生產轉變”的目標不斷前進。
2.1.1 包裝產生過于零散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快遞包裝業較為零散,各省各地都有自己的包裝品牌,并存在大量小包裝生產工廠。此外,快遞包裝多數由寄件人或快遞公司零散地購買塑料包裝、包裝紙盒、編織帶等由膠帶拼接而成;由一個個散件拼接成為一個完整的包裝,在拼接過程中極易出現過度包裝、資源浪費的情況。固定類別的物品有固定規格的包裝或有固定的生產包裝商,相對集中的規模包裝更有利于專業化包裝,減少包裝浪費,改善快遞包裝浪費嚴重的問題。
2.1.2 包裝去向分散、難以回收
就包裝的去向而言,就更加分散了。快遞由一個個倉庫發送到個人買家手中。瓦楞紙箱作為最常見的包裝材料,其回收情況卻不容樂觀,每年我國消耗大量的瓦楞紙包裝,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得到妥當的回收再利用。對于個人消費者而言,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費者會將包裝尚好的紙箱留做二次包裝,大部分人對待快遞包裝的態度還是隨手丟棄。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快遞驛站的數量不斷增長,一大部分的快遞包裝會留置于快遞驛站中,其中相對完好的包裝會得到二次利用。就企業而言,天貓在包裝環保化方面做出了努力,天貓的快遞中,二次利用的情況明顯高于其他企業。
我國的快遞包裝垃圾主要由電商包裝垃圾組成。由于我國的電商平臺數量眾多,要精確統計電商包裝的使用量并不容易。但是,一些研究團隊嘗試估算國內年度電商垃圾總量,他們的方法是選取一定城市的幾千個快遞樣本進行質量測試,再根據包裝耗材的使用比例得出平均的快遞包裝垃圾質量。此外,根據每年的訂單總量推斷快遞包裝的總量,從而估算出快遞包裝垃圾的總量。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國電商行業的包裝使用情況,為推動電商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參考。
擺脫塑縛(一個專業致力于減少塑料垃圾的國內研究團隊)團隊曾經在2019年作出相關的估算工作,計算得出2018年我國產生的快遞包裝垃圾約941萬噸,其中紙類耗材約856萬噸,塑料類包裝約85萬噸。
2020年,深圳大學的段華波團隊也做過相關估算工作,他們對我國的快遞包裝垃圾進行了估算。得出數據,2018年我國共產生507億快遞訂單,這些巨量的訂單產生的包裝廢棄物約880萬噸。
但快遞訂單的數量正以驚人的數量持續增加,每年以超過100億~200億的速度增長。2021年已激增至1085億件,是2018年的兩倍。國家郵政局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8日,我國的快遞業務量已達到200億件,不難想象2023年的快遞總量比起往年又會是一大增加,隨之產生的快遞包裝垃圾的數量必然同樣巨量增加。
迅速發展的電商和與之相關的快遞業在推進社會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流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如此巨量的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廢棄物也形成了大量固體垃圾,其中塑料包裝廢棄物更是對環境產生不小的危害,積極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中國快遞行業需要進一步發展其包裝業務,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商品安全和環保的需求,快遞包裝需要在材料、工藝和設施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持續發展,快遞包裝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但遺憾的是,其回收率并不高,導致快遞包裝處理問題逐漸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提高快遞包裝材料的利用率,制定相關的回收對策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可以有效解決快遞包裝對環境和資源的負面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快遞包裝材料的消耗量已超過4000萬噸。其中,紙質制品的回收利用情況相對較好,但塑料包裝等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卻很低,這是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主要因素。據統計,由于回收價值較低,99%的塑料類快遞包裝廢棄物得不到有效再利用。此外,一些防摔內包裝的泡沫塑料由于普通人不進行回收,也造成了嚴重浪費。
根據全球性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的數據,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按照當前快遞的發展趨勢,到2025年,我國快遞包裝材料的消耗量將達到4127.05萬噸,將會帶來巨大的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因此,我國必須采取行動,制定有效的回收對策,提高快遞包裝材料的利用率,以保護環境和資源。
《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征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顯示,快遞包裝物主要包括瓦楞紙箱(44.03%)、塑料袋(33.5%)、套袋紙箱(9.47%)、文件袋(5.05%)等。以上材料在運輸過程中易破損不可復原,使用周期較短,多為一次性使用,回收利用率較低,總體回收率低于20%。快遞包裝廢棄后,包裝箱可部分回收但回收率不足50%;而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回收率幾乎為零,快遞包裝的總體回收率低于20%。
健全法律體系能夠有效約束市場競爭的無序行為,是快遞包裝回收利用順利進行的重要后盾。由于我國綠色包裝相關法律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綠色科技創新的發展。
快遞包裝的回收體系目前尚未完全健全,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人們可以看到,回收利用價值鏈在一些方面存在缺失,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為了構建完善的快遞包裝回收體系,我國需要進行篩選、分配和歸類等一系列操作。
首先,對于回收的快遞包裝,應進行合理篩選,確保只選擇符合回收要求的材料進入回收流程,可以有效減少資源的浪費,并促使更多包裝材料得到再利用。
其次,將回收的快遞包裝按其完好程度進行分類和分配。根據包裝的狀態和質量,可將其分別送入直接利用和循環再生兩個渠道。直接利用可以包括重新包裝及二次利用等方式,使得這些包裝材料可以再次使用,并延長其使用壽命;循環再生則是通過將包裝材料進行處理,讓其成為新的原材料,再次進入生產流程,以完成循環利用的過程。
4.1.1 破壞生態環境
受電商行業高速發展及商品過度包裝的市場風氣的影響,快遞包裝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快遞包裝廢物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例如一些難降解、不可回收的包裝污染地面、湖泊;部分特殊材料的包裝焚燒過后還會出現大量有害氣體,污染空氣,整治快遞包裝污染勢在必行。
4.1.2 占用公共空間
許多人對快遞包裝難以“斷舍離”,不僅占用自家空間,還會把某些大的快遞包裝堆積到樓道、平臺等公共空間,造成公共空間的擁擠,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不便,也容易導致鄰里問題的滋生。
4.2.1 不利于商家發展
越來越多商家以包裝為噱頭,過度追求美觀的包裝,卻極大地浪費了包裝資源。對商家而言,過于看重包裝上的表面功夫,不但增加了商家、快遞物流企業的經營成本,而且勢必造成商家忽略對產品的創新和品質的升級。長久來看,不利于市場健康良性地發展。
4.2.2 不利于快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增加包裝成本的同時,更是讓行業形成錯誤風氣,比拼包裝而忽視質量,既引發更多消費者不滿,又導致快遞行業包裝浪費、生產更多包裝垃圾,不利于行業的長久持續發展。
4.3.1 造成資源浪費
快遞過度包裝不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理念,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而快遞包裝多被隨意丟棄,資源也缺乏回收利用的途徑,資源使用率低,不利于綠色發展。巨量的紙箱、膠帶等包裝材料導致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地面、水面隨處可見包裝垃圾,既導致城市景色的不美觀,又有悖于國家的發展理念。我國整治環境污染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快遞包裝應順應綠色發展理念,“輕裝上陣”。
4.3.2 滋生作風問題
很多過度包裝的豪華禮盒,例如豪華粽子禮盒都是用來送禮,甚至粽子只是個幌子,真正要找人辦事會根據其喜好贈送煙酒茶等“附加禮”,這就容易蔓延不正之風,滋生社會不良問題,有礙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氣的形成,也有礙公平公正美德的發揚。
一是加強對快遞包裝行為的規范。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快遞包裝的限制和要求,對超過一定標準的包裝進行處罰,促使商家和消費者減少包裝浪費。
二是推動包裝材料的綠色化發展。鼓勵快遞企業和商家采用可降解、環保的包裝材料,減少包裝產生的污染和影響。同時,逐步減少對一次性包裝材料的使用,提倡可循環利用的包裝材料。
三是加強消費者教育和意識培養。通過開展宣傳活動、推廣綠色消費理念等方式,引導消費者減少不必要的包裝消費,樹立環保意識,積極參與到包裝減量行動中。
四是加強包裝回收和再利用體系的建設。改善包裝廢物回收利用的渠道和體系,提高回收率,減少資源浪費。
五是鼓勵企業創新包裝設計和技術,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和浪費,推動包裝產業向精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高包裝的可持續性。
綜上,快遞包裝浪費的影響涉及環境、行業和社會各方面,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和監督,才能解決快遞包裝的浪費問題,推動快遞行業向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目前,我國包裝廢棄物帶來的環境問題已日益嚴重,同時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包裝材料與產品使用后造成的環境影響,期望從綠色包裝設計、包裝材料選擇和包裝加工等方面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從而建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
天然環保材料是指以可再生的動植物原料為主要原料,通過生物加工方法制備而成的綠色環保包裝材料,其在生態、環境和資源等方面都具有優勢。
(1)植物性包裝材料:以天然植物為原料,經生物加工方法生產的具有天然特征的包裝材料。
(2)無機性包裝材料:是指用無機礦物或無機化合物制成的包裝材料,主要有陶瓷、玻璃、塑料和金屬等。
(3)天然動物性包裝材料:主要包括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植物纖維主要有棉、麻、竹等,動物纖維主要有羊毛、蠶絲、牦牛絨等。
(1)聚碳酸酯(PC)是一種由聚羥基脂肪酸酯為主要成分的新型復合材料,優點是具有很好的熱性能、耐沖擊性能,可在-50℃~250℃下長期使用。
(2)聚乳酸(PLA)是一種具有廣泛用途的可降解塑料,是從可再生的植物淀粉中提取出來的,其原料主要為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可在較短時間內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達到零污染。PLA屬于新型綠色環保材料,具有無毒、無害、不燃燒等優點,可與石油基材料相媲美。目前,在包裝領域已有部分應用,如美國寶潔公司推出的 PBAT (聚乳酸)和 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日本三菱化學公司的 PLA (聚羥基脂肪酸酯)、日本三洋公司的 PLA (聚乳酸-乙二醇酯)等,其綜合性能優于傳統的包裝材料,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淀粉基塑料是以淀粉為主要原料,通過合成、聚合、改性等方法制得的一種新型塑料。
可食用性包裝材料是指能用來包裝食品的天然物質或加工過的天然物質。
(1)淀粉基薄膜淀粉是自然界中最廣泛使用的可食用性材料,但其存在易吸潮、強度差、機械性能差、穩定性差等問題。為此,人們致力于將淀粉改性,改善淀粉的性能。目前,主要采用直接共混合添加增塑劑的方法,將淀粉改性為多層結構,提高其機械性能和穩定性。
(2)果膠類薄膜:果膠類薄膜是由果膠制成的多孔性薄膜,可用作包裝材料和食品、飲料等,如聚己內酯薄膜(PACs)、聚乙酯薄膜(PVA)等。
綜上所述,電商時代背景下,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迅速發展,快遞包裝的使用頻率日益提高,因此快遞包裝處理問題的嚴重性隨之凸顯。快遞包裝浪費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并迫切需要尋找解決之道。本文從中國電商快遞包裝浪費的情況出發,研究目前快遞包裝所面臨的現狀、機遇、問題和影響,并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研究,旨在改善快遞包裝的浪費問題。
現如今,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為快遞包裝帶來了新機遇,然而快遞包裝被迫迎來一場轉型,以應對急速增長的需求。具體來說,快遞包裝浪費主要表現在包裝過程中產生了太多零散的包裝材料及包裝后難以集中回收的問題。快遞包裝浪費所帶來的問題對環境、行業和社會都造成了負面影響。
為了改善快遞包裝浪費的情況,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綠色環保包裝機制,包括使用天然環保材料、可降解類材料甚至可食用性的包裝材料等。采取這些對策可有效地減少快遞包裝的浪費現象,并實現綠色包裝的目標。
總之,針對當前中國電商快遞包裝的浪費問題,我們力圖想出些許對策應對,希望這些對策能夠為解決快遞包裝的浪費問題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啟示。同時,在此呼吁社會各界加強監管,加大對快遞包裝環保意識的普及,以共同促進綠色包裝的發展。只有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