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蕊
(內蒙古民族大學 內蒙古通遼 028000)
科左中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松遼平原西端,科爾沁草原腹地,地處內蒙古、吉林、遼寧三省交匯處的金三角地區,隸屬通遼市,既屬東北經濟區,又是中國西部大開發區域中的東部地區,區域面積為9811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2021年)。科爾沁左翼中旗共有蒙、漢、滿、回、朝鮮、達斡爾、鄂溫克等15個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39.5萬,占總人口的73.6%,是全國縣級區域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縣。近幾年,科左中旗憑借土質肥沃、土地資源豐富等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區位優勢,互聯互通,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擴大科左中旗各產業內需,協調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工業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在鞏固提高孝莊園旅游區、珠日河旅游區及哈民遺址公園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加大對保康鎮新城區內溫泉的資金投入力度,堅持旅游業發展和時事政策緊密結合,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從而帶動就業、拉動經濟發展、推動服務業發展,為科左中旗旅游業和醫療健康事業注入新的活力,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添磚加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準確定位經濟發展方向,提高服務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方可勇立時代潮頭。下文就科左中旗工業經濟及服務業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一一闡述。
截至2021年底,全年全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20年下降42.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收入285239萬元,比20年增長15.1%;實現利潤84893萬元,比2020年增長75.9%。
第一,主導產業的集群化;(1)清潔能源方面:風電并網118萬千瓦,是蒙東地區第一個、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個風電并網超百萬千瓦的旗縣,光伏發電并網16萬千瓦,并網規模位于自治區前列;(2)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方面:肉牛產業初步形成從育種、繁育、交易到屠宰加工的產業鏈,已建成科爾沁牛業肉牛屠宰加工產業園,正向全國肉牛產業第一旗邁進;(3)新型化工方面:科邁化工具備年產10萬噸橡膠助劑的能力,是國內最大的橡膠助劑生產企業,滿負荷生產,年產值可達15億元以上;(4)復合肥產能達到75萬噸,是通遼地區最大的復合肥生產基地。
第二,不斷壯大的新興產業:金谷源玉米循環經濟產業園、興天地智能農機制造、萬眾生物質燃氣等新型產業相繼開工建設,填補了科左中旗乃至通遼市相關產業項目的空白。
第三,產業集聚化的發展平臺:保康、寶龍山、花吐古拉三個工業園區為科左中旗經濟一體化建設提供發展平臺,總規劃面積128.01平方公里(其中保康工業園區53.51平方公里、寶龍山工業園區22.5平方公里、花吐古拉工業園區52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底,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9.4億元,建成面積16.6平方公里(其中保康工業園區10.6平方公里、寶龍山工業園區4平方公里、花吐古拉工業園區2平方公里),入駐企業及項目95家(其中保康工業園區45家、寶龍山工業園區30家、花吐古拉工業園區20家),2011年11月被通遼市政府批準為市級工業園區,2013年12月被自治區經信委認定為自治區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工業園區。目前,科左中旗工業園區晉升自治區級工業園區基礎工作已經完成,正在積極進行申報。
首先,資源配置統籌不到位,未充分認識到農產品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導致支柱性產業發展水平緩慢,產業規模和產業結構不完整,呈現碎片化;其次,農產品的生產營銷體系不夠健全,未能獲得優質的營銷機會,許多農產品苦于沒有銷售渠道導致銷量差強人意;最后,特色經濟產業不突出,缺乏特色支柱產業,未能形成具有獨特價值的商品資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問題變得日益突出,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隨之出現,人們已逐漸認識到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的重要性,科左中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為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對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且政府在環保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缺乏有效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科左中旗作為通遼市乃至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大旗,2022年成功獲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全旗主要農作物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350萬畝,全旗糧食產量達到64.48億斤,標準化養殖規模達到70萬頭/只,農牧業發展根基穩固,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但是,未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制定針對性的經濟發展策略,有效實施因地制宜的發展措施。
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民營企業作為主要支柱,其中中小型民營企業居多,大型民營企業的缺乏導致民營企業發展水平相對懸殊,影響了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大。其中,當地貸款融資政策較為苛刻,導致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較為薄弱。另一點可能是政府對民營企業的引導和發展方面工作力度缺乏,導致一些有能力的中小型企業未在短期內做大做強。
大力發展肉牛產業,依托科爾沁牛業、豐潤牧業的技術優勢,輻射帶動更多農牧民進行肉牛養殖。發揮成峰交易市場全國首家黃牛網電子商務平臺的信息優勢,將“互聯網+畜牧業”這一新型經濟形態引進企業中,擴大交易量,大力發展肉牛線上交易,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互聯互通,實現線上線下齊頭并進。
大力發展玉米生物科技產業,以擴大玉米生物科技產業規模、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培育壯大產業規模與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并舉。擴大基礎加工轉化產業規模,推進玉米全株全產業鏈建設,加大開發利用力度,積極引進綠色環保材料,豐富玉米生物產業內容,提升產業整體質量和水平。
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加工業,以種植業調整為契機,依托三禾雜糧雜豆、百益糖業等重點企業,帶動農民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加工業,確保三禾雜糧雜豆、百益糖業達產達效,推動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加工業加快發展,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獨創品牌。通過互聯網元素的加入發展現代化農業,從當地實際出發,大力培養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力,并加大對現代農業基本知識的普及。推進現代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漫長而極富挑戰性的過程,要循序漸進地逐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結合科左中旗資源優勢,應堅持將現代產業組織形式中的產業鏈、價值鏈等引入農牧業,用工業化的理念規劃和促進農牧業發展,優化農畜產品產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壯大新興產業新業態,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全產業鏈升級,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互促共進、協同發展。
調整清潔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規模,堅持綠色發展和創新發展相結合。著重從技術、產品、模式及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等方面推陳出新,依托創新實現新型產業的“彎道超車”。助推綠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對科左中旗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將會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制定產業政策,通過調整部分產業結構,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嚴格限制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類別企業的發展,通過實施正確的產業政策,支持提高企業對工業廢水、廢渣的處理和利用能力,嚴格遵循“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原則。
總體上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進程,統籌兼顧清潔能源、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及新型化工方面的優勢,加快新材料、生物制藥等行業發展,拓寬發展思路,優化縣域經濟資源配置,實現縣域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提高質量,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不僅是科左中旗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還是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重要原則。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推進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農村農業科技發展,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確保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更多助力,提供更多條件,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優化,實現縣域經濟的提質增效。
一是可以采用合作多元化模式,依靠校企合作或院校合作的方式,與通遼市的內蒙古民族大學、通遼市職業技術學院或其他高校積極溝通,形成一個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深入探討研發合作、技術轉讓等方式,促進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充分發揮其價值;二是建立高質量農業經濟發展的人才隊伍,在科左中旗范圍內投入更多科技園、示范區等,積極爭取外來資本的進入,將科左中旗建成產業科技創新基地,落實遠程的技術培訓,讓更多農戶成為專業人才;三是精準落實產業扶貧,開展特色農產品經濟范疇,對特色農產品打造獨立品牌,并利用互聯網的影響力,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
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政府作為民營企業的管理與承載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該縣對民營企業政策的出臺者,又是對民營企業的引導者,同時承擔著該縣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在此過程中,單純依靠企業家來完成擴大企業規模的資金投入是有很大阻力的,所以政府應在深化放管服的基礎上加大投資力度,同時要在民營企業貸款政策上進行一些優惠政策,只有有了充分的經濟基礎,企業才能大刀闊斧地發展產業。
招商引資方面,2023年科左中旗推進“專業招商、重點招商”,重新組建5支由旗級領導任主任的招商引資工作處,分別管理10個專業招商組,打造招商引資“尖刀連隊”。在此基礎上,還應立足產業定位、資源稟賦,推動產業培育的集中性、空間布局的集聚性和要素配置的集約型。
在民營企業貸款政策上,應針對中小企業構成相對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作為支撐,有效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同時,可以加強勞務經濟的發展,實行農民群體向城鎮或非農產業的轉移。
截至2021年底,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為55.01億元,同比增長6.6%。以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互聯網+”模式的發展使得縣域經濟在互聯網的帶動下不斷進步。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將“互聯網+經濟”“互聯網+物流”“互聯網+旅游”等新型經濟形態滲入各行各業中,既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又盤活了某些小微企業,提高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速升級。將旅游業發展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緊緊結合,通過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帶動就業,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進而實現均衡發展。
(1)“互聯網+現代物流”方面:科左中旗建成保康綜合物流園區和汽貿園區、舍伯吐綜合物流園區及保康、寶龍山、舍伯吐三個鎮級電商倉儲物流分撥中心,保康現代物流園區入駐企業達到25戶、建成投入運營8戶。
(2)電子商務方面:啟動了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農村牧區電商扶貧產業示范園區、貧困大學生電商創業培訓基地建設,引進培育新農新牧等電商企業41家,發展村級電商服務站點496家,電商交易額突破4億元,舍伯吐通遼市電商扶貧產業園和貧困大學生創業基地實現掛牌運營,被評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3)文化旅游方面: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百公里科爾沁文化旅游風景大道建設初具規模。玉米膜下滴灌項目區是通遼現代農牧業綜合改革發展示范區的核心工程。2015年,項目區核心區2萬畝被確定為國家級節水農業改革試點。位于科左中旗敖包蘇木巴彥敖包嘎查的通遼市首個生態科技示范園,總占地面積2500畝。2013年,孝莊園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15年,孝莊園文化旅游區被自治區旅游局列入自治區品牌景區建設行列,孝莊園自駕游營地等旅游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哈民遺址公園實現對外開放,并被評為自治區首批10大考古遺址公園。珠日河草原旅游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在304國道西側7公里處。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旅游行業在轉型方面未得到太多重視,很多景點還在采用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項目與服務,沒有創新、過于老套,在如今智能化、數字化的潮流下,不創新、原地不前必定會慢慢被社會所淘汰。
在縣域旅游發展中,規劃是重中之重,是未來能否取得成績的根基,在科左中旗的絕大多數旅游行業中都缺少這樣的根基。同時,旅游資源呈現出碎片化,在服務大眾方面缺乏溝通性,不清楚人民群眾需要什么樣的旅游項目。
縣域旅游業發展中,充足的后備資金保障是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在創新項目、與群眾溝通的同時,更少不了政府對旅游業的政策及資金保障,沒有保障,即使有能力想出新點子,也無法進一步落實,導致發展速度緩慢,規模也不能進一步擴大。
在旅游業發展中,具有完善的服務管理平臺十分重要,不僅能對縣域旅游業進行未來規劃,還能對此進行多方面的監管與監測,維護旅游業向著健康、綠色方向發展。科左中旗正是缺乏此方面的專業人才,導致沒有高質量的服務管理平臺來對各個旅游服務產業進行監督與引導。
在科左中旗的旅游行業中,絕大多數是以政府為主導,不允許外界民間資本等資源進入,導致縣域旅游行業的發展滯后,缺乏與外地發展較好的旅游景點之間的學習交流,不能結合本地優勢資源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特色主題旅游服務。
得益于科左中旗得天獨厚的地質資源,其土地中含有大量硒元素,因此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可將富硒農產品的利用和鄉村旅游相結合,圍繞“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發展新思路,結合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全要素、全產業鏈旅游發展模式,實現第一、三產業協同發展、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用旅游業的發展帶動農業的進步,努力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動能,培育和增強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現代服務業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與當今時事政策息息相關。需將科左中旗旅游業的發展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合理結合,調整旅游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構建行業扶貧的大格局。利用科左中旗優越的自然條件及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旅游業的發展,打造鄉村旅游產業一條龍服務,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從而帶動就業,解決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實現精準脫貧的政策目標。
在服務業的發展過程中,大力發展服務業不能單純依靠第一、二產業的拉動,政府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也要優化資金分配結構,擴大有效投資,突出財稅政策支持的重點,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充分發揮政府“守夜人”的作用。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例如優惠貸款、項目補貼等,與其他部門合力共同推進科左中旗服務業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當前,個性化、多樣化逐漸成為消費的新主張,面對如此復雜多樣的經濟條件和形勢,打造專業性的人才隊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是推動服務業穩健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還要提高從業人員的收入待遇,妥善解決其后續保障問題,讓其沒有后顧之憂。加強對本地區重點景點及服務業的宣傳力度,發揮好媒體的作用,實現從文化平臺跨越至經濟平臺的轉化。
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服務業的發展速度與城鎮化、城鄉一體化進程有著正相關關系。如今,現代服務業的熱度倒逼城鎮化率的提高,根據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服務業要社會化、去行政化,弱化政府職能,要向民間資本拋出橄欖枝,允許民間資本、社會組織和國外投資者平等進入服務業。總之,在現今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應利用好東北產業集群發展的大趨勢,共同學習、共同發展,建設符合科左中旗本身的特色產業結構,加強與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地區的聯系,取長補短,實現協同發展,共同進步。
近年來,各地區內縣域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這與國家施行的各項惠民惠農政策息息相關,然而任何一項重大經濟政策的制定和落實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因此,要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推動“三化”共同發展。從供給側和需求側改善科左中旗縣域經濟存在的問題,通過改革創新,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讓兩者各司其職,激發市場的活力、激發各生產要素的活力、激活各經濟主體的活力,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動能,倒逼經濟增長,把握機遇,準確定位經濟發展方向,從而讓科左中旗人民切實享受到經濟政策帶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