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豹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黨寨鎮中心學校,甘肅張掖 734099)
“雙減”政策是面對基礎教育階段、旨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確立學校育人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而頒布的一項重要教育政策,它對初中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將其滲透在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應對“雙減”政策的原文件展開細致分析和解讀,在明確其核心思想和實施要義的基礎上,通過創新化的課堂教學舉措、作業設計策略等,將減負的理念真正融入英語教學中,從而達到“減負不減質”的效果。
在“雙減”政策的指導和影響下,與傳統的課堂模式相比,英語課堂教學發生了重大轉變。從課堂教學方式的角度來說,“默寫+翻譯+習題訓練”的固有形式被打破,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更為靈活、多變,他們會依據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重新規劃教學流程,所以課堂的氛圍也會更為活躍,這樣有利于學生踴躍地參與英語教學活動。從英語作業形式的角度來說,傳統的英語作業以背誦、默寫和試卷為主,學生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完成作業和參與課外輔導機構的培訓活動,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空間被擠占,而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教師會重新審視作業的價值和作用,以個性化、彈性化等為指導原則,對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完善,初中生對于作業的態度也有了重大轉變,如此,作業的功能也會被充分挖掘出來[1]。此外,教學評價機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聽說讀寫等全面發展的能力成為重要考查要素,“唯成績論”的理念逐漸退出教師和學生的視野。
受到時間和工作進度等多項因素的影響,一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對“雙減”政策的認知尚不清晰,他們還未能準確解讀其核心思想和具體的實施路徑,這就難以將其融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也很難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為了有效扭轉以上局面,為英語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學??梢岳门嘤柣顒訋椭處熤厮芙逃^念,以“雙減”政策為核心組織專項培訓,為教師搭建學習平臺,讓他們在集中的時空環境下了解“什么是‘雙減’”“怎樣實施‘雙減’”等問題,并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現存的不足和缺陷進行深入探討,以此做好“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與此同時,在專項培訓活動中,不只要讓教師了解前沿信息,也要指導教師主動地解讀前沿信息、分析“雙減”政策的核心思想,并以試講公開課、小組圍坐會等不同的形式,考查教師是否真正理解政策中的減負增效理念,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和點撥,讓教師能夠重塑自身的教育觀念和知識體系,幫助他們找尋最佳的教學路徑。此外,學校和英語教研組也應針對“雙減”問題制定長期的考查和評價體系,通過問卷調查和班級暗訪等不同的手段,準確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方法以及呈現的教學內容,從課堂教學手段的變化、作業質量的變化等方面評判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長此以往,英語教師自然會掌握減負增效型的教學技巧,這也能夠為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雙減”政策中展現出了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聚焦創新發展,以創新為導向選擇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而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便成為教師的首要選擇,利用其展開教學活動,有利于增強課堂的創新性,能夠為學生提供直觀化和動態化的學習資源,從而使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弱化學習壓力[2]。
1.以現代教學技術為手段引入豐富材料。在以“雙減”政策為指導思想的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的首要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吸納最多的知識、習得學習方法。如何才能達成這一目標呢?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鏈接互聯網教學平臺,引入豐富的教學材料,將音樂、電影和新聞片段等多樣化的素材與教學內容對接起來,輔助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視聽結合、動靜皆宜的教學環境中,全神貫注于英語課堂上,在學生的注意力愈漸集中的過程中,他們的學習效率自然也會明顯提升,如此,英語課堂的整體效率便會不斷提高。而且,英語作為我國初中生的第二語言,受到語言認知力和表達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閱讀、寫作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使用現代教學技術,將英語閱讀文本、寫作要求等以動態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將抽象難懂的英語符號轉化為直觀可感的視聽資源,以便他們理解英語閱讀文本中的文化典故,促使他們正確解讀文本內容和思想,這樣既能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也能深化他們理解英語知識的能力。此外,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技術創設情境,也有利于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讓他們主動配合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綜合以上種種策略,初中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專注力明顯增強,他們能夠在有限時間內最大限度理解和掌握知識,這便符合“雙減”政策中的客觀要求。
2.以現代教學技術為手段實施游戲教學。“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其目的是減輕初中生過重的學習負擔、釋放學生的壓力?;诖四康?,游戲教學的優勢得以凸顯,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實施游戲教學計劃,將現代教學技術作為一種游戲道具和重要的手段,輔助學生展開游戲活動,讓他們轉換自身的學習方法、更新學習觀念,以此契合“雙減”政策的要求。經過全面分析和實踐驗證后,在游戲流程和要求方面,教師可借助微課視頻制作虛擬的游戲模型,指導學生在觀看和分析模型的過程中了解游戲的主要步驟和參與方式以及不同階段游戲應達成的具體目標,繼而清晰地展現游戲活動的全貌,做好游戲教學的準備。除此之外,教師也可借助PPT、在線畫圖軟件等,制作與英語詞匯一一對應的圖片或三維動畫,在猜詞、你畫我猜等多樣化的游戲中作為道具,輔助學生展開游戲活動,增強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3]。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創建深度學習體系有助于落實“雙減”政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收獲寶貴的知識財富,并能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這與“雙減”政策中“堅持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律”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教師可通過精選課堂討論話題、開展項目學習活動的方式,創建初中英語深度學習體系,延展學生的探究深度,有效規避校外有償輔導亂象。
1.精選課堂討論話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事業有較強的啟示意義,他曾指出“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睋Q句話說,只有學生具備問題意識,才能真正將學習行為付諸實踐。以此,在“雙減”背景下構建深度學習體系,教師可以結合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精選課堂討論話題,圍繞著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習生涯等展開思辨式討論,為學生提供表達見解和合理反駁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通過討論加深英語理解能力、提升口語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同時,在具備精選話題后,教師也要在討論的形式上下功夫,讓秉持著不同觀點的人自動劃分小組,渲染激烈、競爭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在互幫互助、科學競爭的課堂環境中有序地調動知識儲備、有條理地表達觀點,自此,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學習熱情便會不斷加強。此外,為了有效減輕學生的負擔,教師也可以利用初中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熱點社會事件等,作為追問和設問的素材,讓學生能將貼近生活實際的素材引入到課堂討論中,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英語問題和知識,還能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真正將“雙減”政策落實于英語課堂教學中。
2.開展項目學習活動。項目化學習活動既是深度學習體系中的一員,也有利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與“雙減”政策中“堅持學生為本”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教師可以開展項目學習活動,極力邀請學生參與到項目學習活動中,以優化的學習方案和完善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穩步拓展學習深度,并在密切配合和多元互動的過程中鍛煉英語口語技能和交際能力,改變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形式和內容,使得學生的學習負擔能夠真正得到減輕。以北師大版九年級“Unit 9 Save the Planet”的課堂教學為例,為踐行“雙減”政策的教育理念,教師可結合本單元的教學主題,設計項目化學習方案,以“What kind of ordeal has our planet been through? How to t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為項目化學習的任務,驅動學生展開項目學習,促使他們在獨立思考、深度研究的過程中樹立起環保觀念,并能真正成為具有獨立人格和學習能力的人。
此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創建項目模型,以項目化學習的議題為中心,通過撰寫項目方案、繪制項目導圖等方式,提出解決具體問題的措施,讓學生在創建模型的過程中鍛煉書面寫作能力、提升邏輯思維素養,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擺脫了被動接受和機械式學習的弊端,他們能夠真正習得學習的方法,也能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如此,“雙減”政策中暗含的“減負增效”理念便能扎根于英語課堂中,學生的身心壓力也可以得到緩解。
經過全面觀察和深入分析后發現,“作業”在“雙減”政策中占據較大篇幅,只有真正提升作業設計的質量、優化作業設計的模式,才能契合學生的需求、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出發,教師要對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模式進行全面分析,在課堂教學前夕,針對學生過往的學習經歷,為其量身定做預習作業,讓其在精準的課前指導中把握學習方向,以此增強學生的預習質量。而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個人觀察表等道具,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思維靈敏度等進行客觀記錄和評判,將其作為設計作業的依據,并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將作業分為不同的層次,使得學生能夠在分層作業中有序完成學習任務,增強學習信心。此外,教師也要對作業設計和布置的形式進行創新和優化,以“自選超市”的方式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讓他們依據自身的英語水平和興趣點,合理地選擇和搭配課后作業,并形成獨具特色的作業單,以此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4]。
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可能會存在未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為學生搭建解決問題的平臺,那么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學生會喪失學習自信心和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因而,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教師可以著力建設課后服務系統,延伸課堂教學的范圍,鼓勵學生在課后服務階段開展角色扮演、小組辯論和主題演講等不同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讓他們將課內學習的知識應用于課后服務中,以此達成鞏固學生英語知識、鍛煉其英語實踐能力的目的。除線下課后服務之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免費提供線上課后服務,借助釘釘等直播平臺和微信公眾號等資源平臺,為學生提供實時指導和豐富的學習資源,解答學生在課內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和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破解英語學習中的難點和疑惑點,而在線下和線上高度融入的課后服務系統中,學生不單單能夠拓展學習的范圍、積累英語知識,他們還能保持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規避有償輔導的亂象,進而契合“雙減”政策中的相關要求。
簡言之,教師在深入研讀“雙減”政策的基礎上,通過參與專項化培訓活動、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創建深度學習體系和優化作業設計模式等舉措展開英語教學活動,既能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也能將“減負增效”的思想融入課堂上,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吸收英語知識,并能不斷提升英語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以此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和身心壓力,使得他們在輕松和平等的環境下深化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