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軍
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 (甘肅省白銀市 730726)
伴隨著科學的進步,多媒體技術也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利用網絡信息化教育,促進教育的更好發展。高中是學習中最重要的階段,為了能夠進一步有效提高化學教學整體質量,教師必須將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優化高中化學課堂。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模式是多樣化和全方位的,化學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學習化學的經驗,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化學教學方案,從而對全體學生進行知識教育,達到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目標。
2.1.1 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不同之處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下,課堂教學中的課程對象主要是教師,而老師則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角色作用,因此學生更多的是以被動的方式接受所傳遞的知識。在這個狀況下,由于學生缺乏自主的獨立思考與探究的機會和空間,不能按照自身的需求進一步學習所學習的知識內容,所以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很難適應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但是,在網絡時代日益發達的今天,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互聯網技術,就能夠擴大學生在學習上的資源,而且還能使學生學習課程知識,不區分時間和地點,有效、迅速、方便的完成學習內容。同時對于高中化學實驗這一課程來說,存在著很大的實踐性,若利用互聯網技術,則能夠使學生通過視頻更直白清晰的了解到有機化學實驗的重要之處。與此同時,互聯網課程也可以凸顯學生在課程中的主要地位,從而更好的實現其未來發展。
2.1.2 網絡教學的特點
以高中化學課程為例,網絡課程一般都是運用網絡平臺將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以及要進行的教學活動合二為一,主要分為兩個基本方面: 按照特定的課程目標、教學策略建立自己的課堂或者網絡教學環境。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原本在線下進行的自學、討論、作業提交、考試、實踐活動等都可以選擇在網絡平臺.上完成,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網絡自行查詢課程所需要的相應資料和學習工具。這樣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對個人的自我管理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互聯網課堂在教學內容提供、授課環境、授課手段、教師角色、在線資源及其教學活動開展領域方面,明確區分于傳統課程的教學方式,這也是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的新機遇。
2.2.1 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由于高中化學知識難度大,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不高,參與化學課堂的意愿和積極性也相對較低。因此,為了能夠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把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作為高中化學教學的第一任務。因為,高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很容易就會產生叛逆心理,只有讓學生有了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學生才能真正接納化學知識,融入到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去,從而有助于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提高。要學會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把不同的化學知識點之間串聯起來,促使學生進行舉一反三。例如: 在化學中學習乙醇的時候,“酒為什么是陳的香?”還有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為什么會選擇鹽白牙膏;生活中的食用鹽和淀粉碘化鉀是否都含有碘等一系列的生活問題。老師要結合實際生活,站在與學生同等的角度幫助學生學習,對于高中化學中學到的知識,關注學生們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化學,運用化學。通過這樣的網絡,多媒體給學生演示,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全面的掌握知識,通過這種方式的網絡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總結歸納,并且進行思考學習,通過不斷的提問,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接下來化學學習的基礎內容,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
2.2.2 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學習中,要能夠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這樣就能夠更加有利于傳授教學知識。實際上,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學生要能夠合理的利用記憶的方法進行學習,并不是通過反復的做題,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巨大的壓力,要能夠通過合適的方法,老師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高效學習。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要不斷的通過探討學習,在化學學習中創造一定的多媒體情景模式,才能夠有利于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例如: 在關于有機物的教學活動中,關于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應可在濃硫酸的參與下加速進行,故此學生們會認為濃硫酸是酯化反應的必備條件。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酯化反應現象。那么通過這一方向的了解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通過自主探索進行學習,能夠知道做菜是同時加入料酒和醋會使菜變得更香。從而讓學生們了解到了濃硫酸和酯化反應的關系。實際上,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出更多新穎的化學反應,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學習,因為讓學生直觀看到從學習到知識演變的過程,能夠進行總結歸納,并且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強烈好奇心。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行業也越來越不斷地發展,并且運用到教學領域中。實際上,對于現在的教學也在不斷的進行運用,對于微課、教學翻轉非常的重要,在不同形式的教育環境背景下,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多媒體環境下教學的成長,這實際上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把網絡教學作為一個新的發展領域,那么這能夠更好的使學生們蓬勃發展,更能夠直觀的走近最新的教育模式中,因為相對于傳統的模式,比較單一枯燥,把互聯網與校園教育模式進行融合,能夠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與創新。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開放式教學,把新的創新內容引入到教學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具有鞏固的價值,因為利用網絡技術能夠更好地遵循教育的規律,把更多的教材內容放到互聯網上,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學習的內容,并且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會更具有一定的教學價值,課堂教學的開放,應當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與學習,這才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
3.2.1 教學目標不明確,忽略重難點知識的教學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基礎。但是在當前的高中化學中,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要參考,課本上的知識點就是主要知識點,忽略了對重要的知識難點進行詳細教學,因此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充分把握重要知識點,沒有對知識進行理解透徹,就會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很多問題,不利于學生化學學習,同時抑制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3.2.2 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師將逐步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發展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并在學生建設高效率的高中教室。有效的化學教學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拓學生的思維。在當前教育環境下,高中化學老師忽略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提升。雖然很多教師重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創設了一定的學習情境,但是教師在整個過程沒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學生的學習不夠深入和全面,化學課堂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4.1.1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通過實驗的直觀和形象特點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化學教學內容。但是很多學校的實驗設備和教學條件是有限制的,很多危險的實驗都不能開展。而網絡的發展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來完成實驗,實驗的過程以及現象都可以通過計算機呈現出來,達到的教學效果是一樣的。化學實驗中很多物質具有腐蝕性和刺激性的特征,實驗過程中的失誤會容易引起安全問題,比如在氯氣的制取這一實驗過程中,因為氯氣有毒,對實驗過程中的通風要求很高,利用多媒體實驗演示不僅兼顧了教學效果,又避免了對學生身體的危害和環境的污染。
4.1.2 利用網路開展創新,提高學習效率
網絡是信息的主要載體,在網絡環境下運用以網絡為主體的信息技術可以開展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教學時間時有限,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會受到限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利用網絡搭建校園學習平臺,將更多高中化學網絡課程分享到平臺上。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學《弱電解質的電離》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中重要的知識點,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上傳到校園學習平臺上,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詳細了解,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解決化學中遇到的難題,這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微課”教學模式,更有效的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與高中階段學生的發展是相適應的。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化學實現了創新,有效的促進了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4.2.1 分析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目標
網絡教學的環境基礎是多媒體教學計算機和網絡化教學環境,這些教學環境都具備了多媒體技術化、信息傳播互聯網、數據處理智能化,以及課程教學環境虛擬化等特點。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下,對于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的確定,與傳統教學大不相同。高中化學課堂中首先要滿足多媒體網絡教室的要求,同時保證學校的相關網絡使用的暢通。與此同時對于學習的目標和任務也是要按照新的學習平臺的特征去設定。用一定的方式分解課程任務、處理好教學,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判斷并陳述出課程目標。
4.2.2 分析學生的個性特征
由于教學模式的改變,那么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關注點肯定也是要有很大的差異,在這種網絡教學模式下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教學內容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發揮出網絡教學的優勢所在。按照學生在高中階段具有的不同心理與個性特征,以及對于高中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運用相應的分析評價方法與工具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層次劃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清晰的認知到分層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分層,而是保證學生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在新的教學模式中,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學生的帶領者以及輔導者。
4.2.3 設計教學策略、形成教學方案
網絡課堂教學的設計也有很多的形式,要做到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活動、以學生合作為主的活動、以及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為主的活動這三方面。這三種教學設計都是在通過網絡化的方式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自身具有的實踐以及自律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從高中階段開始對其進行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是今后學習生活中的一大助力。教師針對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和掌握情況,設定課堂教學基本目標和活動任務,進行綜合地、整體地選用教學模式與工具,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了課堂形式與程序,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體系。
4.2.4 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
對于已經制定的相應教學方案進行實施之后,整個教學任務并沒有完成,還需要對學生的接受情況以及最終的學習成果進行系統的分析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并且檢驗整個教學是否達到了最初制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成果做出評估,課堂評價方法主要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和網絡系統,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真實、動態的做出評估。教師按照學生學習情況制定課堂教學目標,利用課堂評估的工具與技術手段,對學生課堂教學中以及教學后,所呈現的教學效果給出了價值上的評估。由此來檢測整體課程設計和實施方案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順利進行,如果存在背離總體目標的情形,也可適時采取措施修正偏差,不斷地對課程實施方案做出有效的補充。
總的來說,網絡環境的發展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契機,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整體轉換之前傳統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興趣,為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網絡匯聚了大量的信息,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為高中化學老師提供更多教學參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化學教學,為現代教育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