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濤
(呼和浩特市融媒體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對我國傳統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在此背景下,對于廣播電視行業而言,需要及時開辟出新的發展道路,而在這一道路開辟的過程中,就需要更多職業素養高的播音員主持人。無論是對于廣播電視行業而言,還是對于一檔節目來說,播音員主持人都是十分關鍵的。作為一名合格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專業能力,可以在媒體融合的時代下,及時改變傳統觀念,做到與時俱進,進一步推動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在節目播出時,如果發生了錯誤與失誤等情況,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確保后續節目的順利進行,這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具有較為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頂住壓力,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另外,播音員主持人在工作的時候,所要面對的往往是成千上萬的受眾,其言論也具有一定的引導性作用[1]。因此,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也需要具備較為良好的道德素養,要在工作中積極樂觀,為受眾帶來更多積極正向的內容,并進行正向的輿論引導。
播音員主持人除了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與心理素養外,還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對于一名播音員主持人而言,正確的政治思想是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對受眾傳播各類信息,因此需要明確自身的責任與定位。尤其是在如今新媒體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各類信息魚龍混雜,其中甚至會摻雜大量的不良信息,作為主流媒體應該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積極宣傳正能量的主流價值觀[2]。播音員主持人是我國主流媒體的重要組成人員,在宣傳我國各項方針政策的時候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播音員主持人必須要有明確的政治立場,在工作中及時向群眾傳達新聞資訊,為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無論身處于哪一個行業之中,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而對于播音員主持人而言,一些基礎和技巧更是不可或缺的,較強的專業能力可以為播音員主持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播音員主持人要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可能會承擔十分嚴肅的工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是不可以出現失誤的,這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可以及時應對各種情況。播音員主持人能力包含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發音技巧與情感表達能力等。同時,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尊重受眾所提出的各項建議,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以更好地滿足當前時代對于播音員主持人工作的實際需求。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作為一名合格的播音員主持人,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新聞敏銳度,可以在海量的信息資源中及時搜索與提取到最為重要的內容。在媒體融合下,各類媒體都成為了信息的發布者,尤其是新媒體對于各類信息的發布十分及時。對于主流媒體而言,只有把握住核心信息,才可以確保新聞的價值。基于此,作為播音員主持人就需要不斷增強自身對于各類信息的深入分析能力,并可以及時從中提取到關鍵的內容,以更快更好地對新聞內容進行傳播。在傳播的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從專業的角度思考,把握住新聞事件的本質,能夠以自身的專業素養,來對新聞內容進行理性準確的播報,堅決避免各類虛假新聞的傳播,同時要以事實為依據,進一步提升新聞傳播的最終效果。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面臨的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從受眾角度分析。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可供人們選擇的平臺更為豐富,人們在選擇時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以往,人們在接收信息的時候,其途徑比較單一,且在接收的時候也比較被動。但是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人們可以依據自身的實際需求來進行選擇。以傳統新聞類型的節目為例,當前一些年輕受眾在觀看此類節目的時候,主要是通過新媒體等載體,而定時收聽廣播的主要以中老年群體為主,加之新媒體自制類型的節目十分豐富,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廣播新聞媒體的發展,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廣播新聞節目的受眾有所減少[3]。其次,從定位的角度分析。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對自身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更是需要積極探索自身的定位。不過,在新時代,“去主持人化”的情況開始出現,一些節目中常常會利用“導師”或者是“評委”的身份來代替主持人的身份,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主持人的話語權,甚至會影響到播音員主持人對自身的定位。最后,從創新意識的角度分析。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如果播音員主持人不及時進行創新,其自身的關注度將會不斷下降。一些播音員主持人本身的創新能力不足,但是為了獲得新的發展契機,可能會盲目地模仿甚至直接照搬一些主持模式,如果長期發展下去,其自身的能力依舊沒有得到提升,而對于廣播電視節目而言創新可以說是節目發展的源泉,沒有創新無論是節目還是主持人都可能會使受眾產生審美疲勞,這對于廣播電視節目以及播音員主持人的發展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
1.具備輿論引導意識
廣播電視節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輿論引導性,因此作為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輿論引導意識,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為人們進行正向的輿論引導。比如,在媒體融合時代,很多播音員主持人會進行直播帶貨,這種情況十分常見,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作為一名播音員主持人不能夠為了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底線,而是需要時刻堅守自身的職業道德,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比如,前兩年央視助力公益所開展的直播帶貨節目,央視著名主持人在直播中進行帶貨,通過與受眾之間的有效互動,為直播提供了強大助力[4]。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一名合格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時刻樹立正確的輿論引導意識,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節目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2.樹立融合傳播意識
媒體融合傳播可以說是主流媒體進行輿情引導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基于這一點,使得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樹立良好的媒體融合傳播意識,能夠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進一步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詳細來說,在新時代,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及時改變以往的主持風格,積極與受眾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系。同時,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積極了解當前所出現的新媒體技術,并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對播音員主持人工作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適圈[5]。
3.樹立語態轉型意識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作為播音員主持人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還需要樹立起良好的轉型意識。詳細來說,播音員主持人要有意識地對以往在工作中形成的固定模式作出改變與調整,比如可以在節目播出后反復觀看回放,定期對自己的語言表達模式作出調整,或者依據節目的內容選擇更具有針對性的主持模式。另外,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依據媒體融合時代的發展背景,融入更具有創新性的表達方式,嘗試對現有的語態做出改變,使自身的表達可以與當前的時代發展及其節目本身的播出環境更為契合,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4.增強氛圍營造意識
營造良好的氛圍能夠有效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感染力,切實增強受眾的體驗感,使受眾能夠更為全身心地投入到節目中。詳細來說,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依據實際情況來對語言表達的形式作出調整,比如調整自身的語速、語態以及語氣等,使整個節目更加生動形象,增強播音員主持人的感染力,讓受眾可以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為了節目的順利進行,播音員主持人也可以通過幽默的語言,來調動受眾的情緒,使整個節目的氛圍更加和諧。
廣播電視行業間的競爭十分激烈,而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為自身贏得更多的受眾。播音員主持人個人風格的形成與其自身的文化素養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因此,播音員主持人在日常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善于在工作中總結經驗,保證自身現有的能力與思維能夠滿足當前廣播電視節目的實際播出需求,并可以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節目的播出效果。另外,在節目正式播出之前,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能夠在實際工作時利用自身的真情實感打動受眾,并利用自身敏銳的洞察力來對現場的氛圍進行調整,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能夠在工作中與受眾產生共鳴。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媒體的發展十分迅速,而各類信息也呈現出了一種爆發式增長的趨勢。作為這一時期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深刻理解與時俱進的含義,要及時對自我作出調整與改變,以更好地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首先,作為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在新時期樹立起正確的觀念,要不斷提升自身對于新媒體的認知程度。播音員主持本身就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行業,不進則退,很快就會被新人所取代。雖然媒體融合給播音員主持人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是也為播音員主持人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而一名合格的播音員主持人則需要敢于面對挑戰,并及時抓住現有的機遇。相較于新媒體而言,傳統媒體對于主流新聞內容會更為關注,而新媒體所涉及的范圍則更加廣泛,因此如果讓一個專業的主流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到一個新媒體機構去做主持工作,可能往往會出現不合適的情況,而如果情況相反也同樣如此。因此,在新時期,作為播音員主持人,需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以一種更為良好的精神面貌來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工作內容。
受眾的反映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節目的質量,而節目的質量與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素養之間也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如果播出的節目質量高,自然可以為節目吸引到大量的受眾,在這一背景下,受眾與播音員主持人之間也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如果節目的播出質量低,受眾與播音員主持人之間的互動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對于播音員主持人而言,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加強自身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一方面是為了提升節目的整體播出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幫助播音員主持人更了解受眾的想法,為后期節目的整理奠定基礎。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不再局限于現場,雙方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進行交流與溝通,這樣可以幫助播音員主持人及時了解到受眾的想法。在互動的過程中,針對受眾提出的各種意見,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及時進行回復,要讓受眾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這樣一方面可以獲取到更多受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夠調動起受眾的積極性,使受眾愿意提出自己的意見。另外,播音員主持人應該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定位,要積極參與到各類社會公益活動中,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并與受眾之間進行更為良好的溝通,進一步提升粉絲經濟與自身的影響力。
外派進修是提升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自然也可以通過這一方式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管理人員可以外派播音員主持人到相關的專業院校中去進行針對性與系統化的學習,為播音員主持人專業素養的提升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比如,一些電視臺會對一些日常工作表現較為優異的播音員主持人進行針對性的培養,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會派遣其到對口的專業院校學習,使其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除了外派這一方式外,組織社會交流,也是播音員主持人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提升專業素養的過程中,專業技能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其素養方面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視的。通過積極開展各類社會活動,可以讓播音員主持人員積極參與到各項社會活動中,而在這一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員可以與社會群眾建立起一個有效與便捷的交流平臺,幫助播音員主持人正視自身工作的意義。在社會交流活動中,播音員主持人內心的觀念與想法將能夠更為堅定,這對于播音員主持人員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而言也是十分有益的。
總而言之,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對于播音員主持人而言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基于此,播音員主持人還需要積極對現有的工作形式作出調整,并不斷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從而滿足受眾對于節目質量的實際需求。但是無論處于哪一個時代背景下,其專業素養都是十分關鍵的。因此,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從自身入手,積極完善各項知識技能,在適應媒體融合的過程中也需要堅守住自己的底線,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為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