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姝雋
(金華市新聞傳媒中心,浙江 金華 321000)
主持人是節目的靈魂,主持人的素質和水平直接影響著民生新聞節目的質量。因此,主持人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業務素質,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主持能力,才能為節目添彩。
在我國,民生新聞剛開始出現有《南京零距離》《百姓故事匯》《新聞調查》等。這些民生新聞節目,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知情權,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在節目形式上,民生新聞可以說是由各種形式的新聞組成,如傳統新聞、視頻報道、深度報道,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受眾信息獲取和理解內容的多樣性需求。然而,這些形式也有一些缺點[1]。
自從2002年我國第一檔民生欄目《南京零距離》開播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視臺都開始效仿,各地電視臺的民生欄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浙江金華臺的《百姓零距離》以關注民生熱點,關注百姓生活為欄目宗旨,新聞節目一經播出,收視率飆升,10年間有近20位主持人以及AI虛擬主播主持過這檔欄目,主持人的播報方式也采用了站播、坐播、單播、雙播等多種形式,節目從開始的錄播到直播,整體主持風格親和、活潑、輕松,節目以老百姓的視角關注老百姓關注的新聞,受到觀眾的點贊和轉發,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然而由于各地電視臺的自然狀況不同,主持人及采編人員素質也不相同,有關民生的電視新聞節目質量參差不齊,節目收視率各有高低。從采編到主持人出鏡,從后期制作以及收視效果都在不停地改進和完善,在某個階段也出現了新聞制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這就需要決策者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采取正確的補救措施并使節目能夠穩定發展[2]。
民生新聞節目的出現,帶給了廣大觀眾更多的選擇空間。在這眾多的民生新聞節目中,主持人這一角色占據了重要地位。首先,民生新聞節目是以關注普通百姓生活為主的新聞節目,因此,民生新聞節目的主持人應該深入了解百姓生活,關注民生問題,對社會生活有一定的認識。其次,主持人要在最短時間內與觀眾溝通交流。民生新聞是一種報道類的節目,以現場報道為主,而主持人與觀眾溝通交流最直接的媒介就是語言。在這種情況下,主持人必須要用最簡潔、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觀眾進行溝通。
在民生新聞中,除了對新聞內容的正確報道外,還要對新聞事件表現出民主的價值觀與人文關懷。因此,要使其更好地起到宣傳的作用,就不能忽略主持人在節目中的核心地位。民生節目的主持人相對于其他的節目主持人而言,具有不同的特點。首先,在節目內容上,需要更重視與觀眾的交流和共鳴。其次,要把握好輿論導向,傳播正確的新聞理念,對觀眾進行正確的引導,對新聞本身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最后,要始終保持對輿論的正確引導,這樣才能把民生新聞的功能發揮得更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新聞節目作為人們了解社會的一種方式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作為一檔民生類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在有很多主持人都是從電視專業院校畢業后從事電視行業,他們都有非常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在民生新聞節目中,主持人可以通過對新聞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對相關政策法規進行解讀,對社會現象進行評論,因此對于主持人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3]。
當前在民生新聞節目中有很多主持人都是專業院校畢業,他們有著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豐富的社會閱歷。但是也應該看到這些主持人都是從影視專業畢業后才從事這個行業的,而他們在專業院校里學到的更多的是一些理論知識。但是僅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深入基層才能更好地進行二次新聞加工,只有將這些理論知識進行整合,才能使節目達到更好的效果。
現在很多民生新聞節目都采用直播模式,主持人與觀眾之間有了更多接觸和互動的機會。主持人在直播中應該與觀眾形成互動、交流。如果主持人和觀眾之間沒有溝通,就會使觀眾覺得這檔節目很無聊,自然就會對節目產生反感。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民生新聞節目已經成為我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但是由于當前我國民生新聞節目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這類節目收視率下滑。
一個好的新聞主持人不僅能夠播報新聞,而且還能夠展示出自己的節目品牌。他們要做到形象整潔,儀態優雅,說話得體,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魅力。例如,金華電視臺《小馬開講》欄目主持人小馬,光頭的形象加上老大哥的娓娓道來,讓主持人風格凸顯,也深受觀眾的喜愛,愿意有事就打新聞熱線,這就是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帶來的觀眾緣。此外,觀眾的高度黏性表現在主持人小馬能夠在講述中表現出強烈的對社會、對受眾的責任感。此外,節目主持人應該能夠展現出極強的現場應變能力和組織能力,能夠將新聞事件最大限度地展示給觀眾,這樣才能夠將節目品牌的形象和氣質展示出來[4]。
民生新聞是人民群眾的新聞,主持人是媒體形象的代表。在電視新聞中,主持人應該引導觀眾,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主持人的價值觀念會直接影響到受眾對節目的認識和態度,民生新聞主持人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近年來,我國民生新聞節目有了很大發展。但民生新聞節目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對主持人在主持風格上有更高要求。主持人的風格應適應社會發展和受眾需求,以服務大眾為宗旨,以傳播社會正能量為己任,以正確價值導向為根本,在主持時要體現出鮮明、正確、積極、健康的主持風格。
金華臺《百姓零距離》欄目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服務大眾、傳播正能量為宗旨,關注民生話題、報道社會熱點。該欄目在播出方式上采用現場直播的形式進行播出;在選題上緊貼市場需求;在語言風格上貼近大眾生活;在主持風格上貼近大眾審美習慣;在主持形式上力求樸實通俗。金華臺《百姓零距離》欄目中主持人都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還具有親和力等特點。對新聞工作抱著極大熱情和高度責任感,把鏡頭對準廣大人民群眾,將民生新聞做得有聲有色。主持人以自己獨特的視角關注和報道生活中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人和事,從而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民生新聞主持人,除了對新聞事件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之外,還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在新聞事件中要找到其背后的問題。例如,金華臺的《百姓零距離》欄目,從欄目創辦至今,一直致力于關注民生、反映民生,可以說這個節目在社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主持人從開始的僅僅是演播室播報新聞稿,到每條新聞都有主持人或者記者的出境報道,這對主持人自我認知身份上的轉變是個巨大的考驗。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主持人不僅僅是播報員,更多的是全媒體參與者,既是主持人也是記者,也是編導或者攝像,這樣才能助力主持人的成長,在更好地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的前提下,也讓自身的主持風格更加飽滿。
近年來,受融媒體的沖擊,傳統新聞節目收視率不容樂觀,不少電視節目從原先的大制作、大陣容開始新的轉型。作為電視新聞節目中一個重要板塊的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不僅要關注事件的實際情況,還要把握細節,把握住新聞的主線,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此外,主持人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字表達能力,能夠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事件的精髓,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溝通能力,以便能夠及時有效地與觀眾進行交流。此外,主持人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和小視頻制作能力,通過自身的表演將事件展現給觀眾,讓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節目內容。總之,主持人綜合素質對于電視新聞節目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夠發現節目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還能夠讓觀眾更好地理解節目內容,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5]。
1.語言風格接地氣
民生類新聞節目在性質上不同于時政新聞節目,時政新聞多數屬于官方的新聞。“民生”是指新聞內容應該更貼近人民,可以突出新聞節目的“民生”特點,所以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應該更接地氣,更大眾化、通俗化,適當的時候,可以添加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語言,用來調節節目的氣氛,這樣讓受眾易于接受節目的內容,提升節目收視率。民生新聞的播音員不僅要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和技巧,更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這是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新聞內容,洞察到新聞的深層內涵和觀眾的心理,發掘出新聞的真諦,提升自己的品位,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贏得觀眾的喜愛。這就意味著,隨著人們對新聞的需求越來越高,欄目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主持人必須把壓力轉化成自己的動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還要堅守職業道德。電視臺也應該通過打造主持人形象和魅力來吸引更多觀眾參與節目并提高節目收視率[6]。
2.表達自己的觀點要公正客觀
在電視節目中,觀眾所關心的問題不僅僅是新聞的內容,而且還包括新聞事件本身的發展動向和應對方法的思考。民生新聞節目是以事件自身為起點,對新聞節目的內容進行擴展。通過這種方式,主持人能夠,提升公眾對新聞事件的認知度,使他們在觀看民生類新聞節目時,逐漸了解到事情從發生到解決的整個過程,進而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大眾的觀點,逐漸引領社會風尚和輿論導向。擁有較深的文化素養的主持人,在對所發生的新聞進行解讀時,總是能結合自身的立場與視角,以一種較為平和、客觀的方式來進行分析。
3.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一名優秀的民生新聞主持人,應具備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以消費類的民生新聞為例,其涉及的對象主要有消費者協會、工商企業、質量檢驗機構和銷售商等。新聞單位并無執法權力,曝光只是一種形式,卻非治本之策。一位民生新聞主持人應主動地承擔起協調員的角色,能溝通聯系相關部門,為百姓答疑解惑,從而起到新聞宣傳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作用。
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主持人,他們是媒介與受眾之間交流的紐帶,也是欄目的名片。他們將資訊傳遞給觀眾,對公眾的輿論導向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主持人應該具備良好的素質和主持風格,符合電視節目的客觀規律,堅持“三貼近”的原則,采用平民的視角,站在百姓的立場,播報平民百姓喜聞樂見的新聞,對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評論,為人民群眾提供幫助,這樣才能體現出社會主義媒體對人民群眾的人文關懷。同時也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避免新聞內容過于嚴肅和刻板[7]。
民生新聞主持人必須走在最前面,從最基本、最貼近人民的角度出發,隨時都要帶著真情實感。它打破了受眾與媒介的邊界,使得受眾與媒介可以相互認同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即在民生新聞中,要注意其與時政新聞的不同之處,時政新聞是為受眾提供新聞資訊。而在民生新聞中,以人民的呼聲和民意為基礎,要有一種平民的情感,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真摯的氛圍。民生新聞主持人要做好民生類欄目的主持工作,并對市民進行答疑解惑。做好民生新聞欄目,其表達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短信、電子郵件和熱線等。因此,必須要圍繞民眾所關注的問題如醫療、衛生、交通、教育、住房、社會保障、消費等,加強與他們的溝通。服務受眾觀念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從服務內容到服務方式,循序漸進地轉變。
民生新聞的興起,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民生新聞中,主持人的風格會發生很大變化,對民生新聞主持人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民生新聞主持人必須要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面對媒體的監督時,要以事實為依據,面對受眾時要以服務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