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實現“雙碳”目標的五位一體聯動機制

2023-02-13 00:36:00吳文盛李小英陳麗新
當代經濟管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文化企業

吳文盛,李小英,陳麗新

(1.河北地質大學 自然資源資產資本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31;2.重慶自然博物館展示教育部,重慶 400700;3.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 礦業綠色發展研究所,北京 100035)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宣布,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CO2排放量達到峰值,并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在2020年12月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總書記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GDP CO2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2]2020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列為2021年中國的八項重點任務。之后中國政府將“雙碳”目標納入“十四五”規劃,并量化到2030年各行業指標[3]。

碳達峰、碳中和,本質上是降碳增匯,即降低CO2的排放量,通過碳減排、碳替代、碳捕獲與碳封存等降碳,通過植樹造林、限制載畜量等增加碳匯(增加CO2的吸收),使碳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峰值,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即CO2排放量與碳吸收量相等。但“雙碳”目標的實現,既不是單靠政府或市場力量,也不是靠政府和市場雙方的力量,而是要靠全社會的力量。這里,根據作用不同,可以將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力量分解為政府、市場、企業、商會和文化五個主體,相互交叉融合。政府發揮調控和監管作用,市場發揮調節作用,企業發揮管理協調作用,文化對人的思維和行為產生影響,商會發揮行業協調作用[4]。

一、政府、市場、企業、商會和文化的降碳增匯機制

降碳增匯機制由五個子機制構成:政府宏觀調控與監管機制、市場調節引導機制、企業管理協調機制、商會協調監督機制、文化影響引領機制(見圖1)。

圖1 實現“雙碳”目標的多力示意圖

(一)政府宏觀調控與監管機制

和“雙碳”目標有直接關系的政府經濟職能主要包括宏觀調控和政府規制。宏觀調控是中央政府運用調控手段,對市場進行間接調控,并由市場引導企業。一是中央政府宏觀調控部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自然資源部等)肩負降碳、改善經濟結構、發展碳匯、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宏觀調控任務,要做好2030年的碳達峰規劃和2060年碳中和遠景規劃,不僅在全國的“十四五”規劃中要體現,而且要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鄉鎮的綜合性規劃中體現,還要在行業規劃和專項規劃中體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是既定的,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在制定規劃時,采取倒逼的方式,明確從2022—2030年和2031—2060年的分階段目標、步驟、重點、策略。二是中央政府宏觀調控部門在政策上要加以引導,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外貿政策、物價政策上向碳達峰和碳中和傾斜。目前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總碳排放量70%以上來自于能源活動,這種能源結構需要政府出臺激勵政策,在財政政策上利用減稅和補貼等手段,減少煤炭的使用或者煤炭的使用盡量往坑口發電轉移,引導企業和居民盡量用電;通過清潔能源替代(低污染的天然氣,無碳的風能、地熱能、太陽能、核能和潮汐能),引導企業和居民的消費行為;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林、草原的恢復、濕地的保護與修復、近海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增加碳匯;通過碳捕獲、碳封存技術和低碳技術的開發、使用與推廣,引導企業的投資。貨幣政策的作用在于降碳、碳替代、碳增匯以及碳捕獲與碳存儲項目給予貸款優惠,CO2排放較大的領域或者化石能源消耗大的領域提高利率。產業政策的引導在于明確哪些領域屬于鼓勵發展或優化發展的降碳領域,哪些領域屬于限制發展或禁止發展的高碳領域。而外貿政策則是鼓勵低碳產品的出口和投資,購買國外的低碳產品和CO2的排放權等。在物價政策上,利用非碳發電的上網電價高一些,購進化石能源,價格高一些。一句話,通過激勵政策,引導投資結構、生產結構、能源結構和消費結構向低碳化、無碳方向發展。

中央政府非宏觀調控部門和各級政府肩負著降碳和發展碳替代產業、碳匯產業的監管責任,負有規制職能,履行法律授予的職責,落實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規劃,貫徹宏觀調控政策,保護好自然資源的降碳、碳替代和碳匯作用,避免自然環境受到CO2的破壞。

(二)市場調節引導機制

市場是含碳商品和非含碳商品交換的場所和交換關系的總和。市場的功能作用在于通過競爭、交易、供求的變化以及風險損失的壓力,引導降碳增匯的資源流動,整體上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的目的。一是通過產品市場價格的高低變化,引導資源流動到含碳低的領域。二是通過市場競爭,使化石能源消耗較少或碳排放較低的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產品更容易賣出去,企業發展壯大,相反,化石能源消耗較大或碳排放較高的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劣勢,企業逐漸被淘汰。三是低碳、無碳的產品出現供不應求,而高碳的產品或化石能源消耗大的產品供過于求,逐漸地,生產高碳產品或化石能源消耗大的企業逐漸被淘汰,整個行業向著高質量方向發展。四是通過風險發生或損失,倒逼企業改進技術降碳、增匯。

(三)企業管理協調機制

企業管理通常通過計劃、組織、激勵和控制四個職能,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要求,協調企業內部與外部(銷售商、供應商、合作方)的關系,協調企業內部人財物信息等資源和產供銷各個環節的關系,甚至是各個崗位之間的關系,引導企業內部資源的分配和流動;約束員工的行為,激勵員工努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

不同行業的企業,關注的重點不一樣。對于服務行業,更多地關注運輸服務(燃油消耗)、環境服務(垃圾處理)、建筑服務(裝修與太陽能利用)、餐飲服務(食品浪費)、快遞服務(商品包裝);對于工業生產企業來說,要更多地關注化石能源消耗、含碳產品的設計與生產、能源的轉化率、資源的循環利用;對于能源供應企業,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發電與供熱占全部CO2排放量的51%[5]。為此,一是要更多地關注電力的供應比例,即提倡坑口發電,并將電能輸送到城鎮、農村利用,從而減少CO2在人口集中地區的排放。二要發展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將坑口發電集中排放的CO2更多地捕獲與封存起來;對于第一產業,更多地關注秸稈還田比例、森林與草場面積的增加、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核心是林草的碳匯和農田土壤固碳減排作用。

(四)商會協調監督機制

中介組織是政府和市場之外的第三部門,是經濟和諧的“調節器”。政府做不好,市場做不了的事情,交給第三部門來做,會做得更好。中間組織中,商會(含行業協會,下同)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中國的商會有三種:全國工商聯(又名全國總商會)、中國進出口商會和以溫州商會為代表的民間商會。商會可以協調政府與企業之間、行業內部與外部之間、行業內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可以通過章程、行業公約、行業服務規范、行業交易規則或慣例、行業質量標準等形成行業自律;也可以與各級政府質量監督部門合作,可以督促企業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商會可以會員企業的相互監督,形成外在的約束力。

(五)文化影響引領機制

文化包括遠景(宗旨、信念)、價值觀體系、倫理道德、意識形態(精神支柱)、習慣習俗等[6]。文化的不同組成部分,對人的“雙碳”思維和行為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愿景為人的思維和行動指明方向;降碳增匯的核心價值觀整合個人的價值觀,使個人的思維和行為符合公認的價值觀;降碳增匯的倫理道德規范約束人的思維和行為;綠色化和低碳化的精神支柱為人的行為提供精神動力,激發人的斗志;養成綠色化和低碳化的消費習慣,有助于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含碳消費品的消費,減少CO2的排放。

文化的降碳增匯作用不容小覷,應引起高度重視。文化的組成是多層次的,微觀層次的家庭、企業、社區文化,中觀層次的區域文化,宏觀層次的民族文化,對人和企業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行為產生影響,其作用機理是:不同層次的文化對人(個體、集體)的降碳增匯思維方式產生影響,繼而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最后表現出降碳增匯的效果不同。

為了分析的方便,這里把政府、市場、企業、商會和文化單獨區分開來,分析其作用,實際上,現實的降碳增匯是兩者,甚至是多個方面的聯合作用。

二、雙機制的分工合作

政府和市場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兩個方面,但不能忽略企業、商會和文化的作用。五個方面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又相互作用。

(一)政府對市場彌補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其中,最主要是確定政府和市場的功能、邊界、資源配置效率。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取決于功能,其界線是政府彌補市場的不足。從功能來看,政府的功能作用是宏觀調控和監管,而市場是商品交換關系的場所和交換關系的總合,為商品的競爭、交易和供求提供平臺。但市場有五大缺陷:一是市場沒有能力界定和保護產權。產權的明晰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前提,但市場對產權的界定無能為力,需要市場之外的力量才能解決;產權也經常遭到市場之外的力量的破壞,因此,形成含碳資源和非含碳資源的產權界定和產權保護的一整套制度,是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職責所在。二是市場沒有能力確保公平分配。效率和公平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市場是遵從效率原則,誰的效率高、效益好,市場就傾向誰,資源就流向那里;而公平則是遵從倫理原則,受很多因素制約,因此,遵從倫理原則,維護碳達峰和碳中和中的公平,是政府應該做的事。三是市場沒能有能力維護降碳增匯的市場秩序。降碳、無碳技術的競爭結果,必然走向壟斷,壟斷會失去效率和創新動力,而市場對壟斷無能為力,因此,抑制、打擊碳達峰和碳中和過程中的壟斷,并鼓勵創新,也是政府應該做的。另外,為保證市場競爭的有序性,需要一套市場進入和退出規則、交易規則和仲裁規則,這也是市場不能做的需要由政府來彌補。四是市場沒有能力解決低碳/無碳資源與產品的外部性和公共產品問題。潔凈的空氣和水,優美的生態環境,作為的公共產品由政府來提供,最有效率;而在降碳、發展無碳產品過程中,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的不同導致外部性,也是市場無能為力的,只有政府通過碳稅,或外部性內部化等手段來解決。五是市場沒有能力解決能源分布不均導致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比如,地區之間煤炭、石油、天然氣、太陽能和風能分布不平衡,市場無能為力,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靠政府。

通常地,人們把政府看作一個整體,但實際上,政府可分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即使是中央政府,仍可分為負有宏觀調控職能的中央政府和不負有宏觀調控職能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用的區別是:宏觀調控是中央政府的職能,而監管是地方政府的職能;中央政府中,宏觀調控部門履行宏觀調控的職能,而監管是中央政府非宏觀調控部門和宏觀調控部門的職責,比如,自然資源部既履行自然資源總量與結構的宏觀調控職能,也履行全國性的自然資源行業監管職能以及關系國家安全的自然資源監管職能。地方政府中,各級地方政府在監管方面的區別在于行政區域的不同,各級政府對行政區域內的市場進行監管,跨行政區域的市場監管,由上一級的政府來協調。中央一級的政府負責跨省級區域市場的監管、涉及國家安全的市場監管、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監管。這樣,從最下一級的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形成監管主體體系。

對于市場來說,它也不是均質,而是形成了市場體系。除了按照行政區域劃分市場以外,按照壟斷程度的不同,有完全壟斷市場、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需要政府來干預,以彌補市場的不足,而完全競爭市場,則要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減少政府的干預;對于壟斷競爭市場,政府部門要一定程度的介入,但以市場機制的作用為主。對于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來說,消費品市場的市場機制作用較完全,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而生產要素市場來說,則市場機制的作用參差不起,應區別對待,比如,土地要素(廣義的,指山水林田湖草海,下同)由于存在著公共產品和外部性,需要更多的政府干預,實行政府監管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模式,而勞動、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要素,市場機制的作用更完全,可以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實行市場調節為主、政府監管為輔的調節模式。另外,對于土地要素市場,由于土地資源屬于公有,且一級市場存在壟斷,應以政府的宏觀調控和監管為主,而二級市場則要更多的以市場機制的作用為主,政府的監管為輔。

從配置資源的角度,政府用計劃機制來配置資源,市場用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選擇計劃配置還是市場配置,最主要是要看資源的配置效率。具體來說:①政府應尊重和順應市場規律。②政府制定“雙碳”的規劃目標和藍圖,由市場來實現。③政府出臺的碳達峰與碳中和政策,要通過市場來落實。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當市場配置碳達峰與碳中和的資源出現低效或無效時,由政府來彌補市場的不足。⑤市場把碳達峰碳中和的競爭、交易和供求信息反饋給政府,為政府政策的校正和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保證雙碳目標的實現。⑥政府是制度的制定者和調整者,負有義務去創造一個有利于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市場環境。

(二)市場與企業的融合

市場和企業是有機結合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市場遵循的是效率原則,受價值規律的作用,當低碳、無碳的產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上揚,相反,當高碳的產品供過于求時,價格就下跌,因此,在市場上,高碳、低碳、無碳的商品價格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而企業既遵循市場的效率原則,又遵守計劃原則,在合同簽訂之前,企業遵循市場規則,產品、原材料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當合同簽訂以后,產品、原材料按合同價供貨,不再受市場價格的約束。在企業外部,企業遵循效率原則,通過競爭,實現含碳達峰和碳中和資源的優化配置,而在企業內部,通過科層組織,運用計劃、組織、激勵和控制等職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所以,企業的配置資源方式,既不同于市場,也不同于政府,而是屬于第三種配置資源方式。

科斯認為,在資源數量既定的情況下,當利用管理機制的邊際成本(組織成本)小于利用市場機制的邊際成本(交易成本)時,企業會利用管理機制代替市場機制,企業的邊界會繼續擴大;相反,當利用市場機制的邊際成本小于利用管理機制的邊際成本時,企業會利用市場機制代替管理機制,市場的邊界會擴大;當邊際交易成本和邊際組織成本相等時,企業的邊界和市場的邊界維持在平衡點上,企業不再擴張,市場也不再擴大[7]。因此,在能源市場上,因監管等原因,含碳高的能源價格會升高,企業會更多地利用含碳較低的能源(天然氣),甚至無碳能源(太陽能、風能和核能等),以降低成本,這樣,能源市場,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市場上,企業會利用市場機制代替管理機制;在含碳量較低或無碳的市場上,消費者會更加青睞,在競爭中獲得優勢,企業越做越大,也就是用管理機制代替市場機制。

(三)政府與商會的互補

政府與商會的分工在于政府做不好、做不了的事交給商會,在商會失靈的地方,由政府加以彌補。商會一方面會將降碳增匯的宏觀調控政策與監管措施向會員企業進行宣傳、貫徹,另一方面對會員企業降碳增匯的利益訴求,難點重點向政府部門匯報、協調。商會還與各級政府部門合作,積極參與碳排放、碳認證、碳資質審查,對高碳行業或化石資源投入較多的行業進行質量監督;商會還會積極參與降碳、增匯的市場秩序的維護與整頓,在打擊造假和反對惡性競爭、無序競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商會還可以成立專門的組織,對會員企業,既提供降碳增匯的技術和法律的培訓與服務,對企業降碳增匯的行為進行監督,又可以代表會員企業的利益,應對外部的起訴(類似于溫州煙具協會應對歐盟煙具企業利用WTO規則對溫州煙具企業的起訴)。

(四)政府與企業的分工

政府和企業的關系,要從改革開放說起。改革開放之前,政府是一家企業,而“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個車間,沒有自主權。改革開放以后,通過簡政放權、承包經營、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逐漸回歸“政府念政府的經,企業做企業的事”?,F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為無主管企業,而原來有主管的企業,逐漸與主管部門之間形成間接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是放任企業不管,而是通過法律法規授權,依法對企業的行為進行直接干預——監管。企業的能源消費、碳排放以及產品的含碳量如果不能達標,政府的自然資源監管部門、環保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會依法對企業進行干預,包括罰款、限期整改、停業整頓,直至勒令關閉等。

另一方面,實現降碳增匯目標,需要增加林、草、農田和海洋的碳匯,但增加碳匯,起初對企業來說是不賺錢的,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去引導,也需要財政的資金支持。政府和企業之間,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企業應發揮主動作用。

在增加捕碳和封存方面,更多的是發揮技術的支撐作用,這需要政府在財政投入上的扶持,在減稅方面的支持,甚至允許發行債券支持碳捕獲、碳封存技術的開發;允許與大型能源供應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應用碳捕獲、碳封存技術。

在發展碳替代上,新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政府也應在減稅和財政投資上予以扶持,讓企業在新能源電廠的投資,新能源電網的并網有利可圖。

(五)政府運用文化的力量

政府運用文化的力量主要抓三個方面:一是傳統民族文化的挖掘與傳承。尤其是典型的民族文化,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形成公益性的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傳承體系,包括培養隊伍、機構,傳播和普及渠道建設,文化活動的開展。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綠色低碳、和諧共生等思想,值得努力挖掘。二是引領綠色低碳文化未來發展方向。未來文化如何發展,應把握在政府手中,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文明的愿景和雙碳目標的承諾,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為迎接“雙碳”的挑戰,我國需要對發展方式和消費結構進行調整,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加強生態環境治理,這些理念對全國人民具有引導作用。而那些高碳生產、高碳消費、高化石能源消耗、鋪張浪費的理念和行為逐漸為世人唾棄,形成約束力。三是著重抓好綠色低碳文化對人的思維的影響。文化對人的思維和行為產生作用,政府應主要抓好文化對人的思維發生影響的部分,也就是說,從內容上看,政府應抓好宗旨、價值觀體系、意識形態、倫理道德建設;從層次性來說,政府應該抓好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長期性影響的文化組成部分。

(六)企業與文化有機結合

企業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形成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作用,會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越來越明顯。企業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企業文化:一是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節約成本的工具,員工在企業降碳增匯共同價值觀上思考,可以減少內部沖突和摩擦的成本。企業規模越大,減少內部沖突和摩擦的成本就越多。二是企業文化的長期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圍,有家的歸屬意識,能團結員工,形成合力。三是明確企業文化的作用機理是對人的思維產生影響,之后對人的行為產生作用,最后表現出績效的差異,因此,應抓住不同的文化構成對人的作用不同來施加影響。四是始終堅持核心價值理念,從百年老店、常青藤企業的實踐來看,企業長壽的秘訣貴于堅持核心價值理念。五是通過交流,可以培育團隊精神,形成合力,因此要注重團隊精神的培育。

三、多機制的交織融合

(一)五位一體的合力

政府、市場、企業、商行和文化相互作用,形成引導力、激勵力和協調力,最后合并成降碳增匯的合力。

1.引導力

政府的規劃形成宏觀的引導力,引導全社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市場的供求、價格和競爭形成市場的引導力,引導市場上的資源向著低碳、無碳領域流動;企業的計劃形成微觀的引導力,引導碳達峰和碳中和在企業層次上的資源分配;文化的愿景(宗旨、使命)形成引導力,引導家庭、社區的低碳消費、企業的低碳生產與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并在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思想、低碳消費觀念、低碳生產的理念。這樣,在全社會便形成宏觀、市場、微觀和理念四個層面的引導。

2.激勵力

政府利用宏觀調控各項政策形成激勵力,激勵企業和個人努力降碳增匯;企業利用激勵措施,包括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崗位晉升等,激勵員工努力降碳增匯;文化的精神支柱形成激勵力,不斷對人的思維和行為產生前進的動力。

約束是反向的激勵。在約束力方面,政府的規制形成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的約束力,約束企業和個人遵循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要求;市場的風險損失則形成負向的外在約束力,并以壓力的形式,逼迫企業改進技術、加強管理、開拓經營,否則,企業在競爭中會處于劣勢,最終被淘汰;企業的控制職能形成微觀的內在約束力,約束企業的行為向著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行動;行業協會的自律和監督,形成外在的約束力,督促企業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和習俗習慣形成內在約束力,約束個人和企業的降碳增匯行為。

3.協調力

商會協調行業內部企業之間的關系,行業之間的關系,企業與政府間的關系;企業管理能協調企業與外部之間,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本質上說,商會和企業的協調,都是利益的協調。

(二)多機制的特點

1.目標一致性

不同主體的目標是一致的——降碳增匯。第一,是將現有的碳消費、碳排放比較高的領域碳降下來,減少含碳消費品的生產或者化石能源的使用。第二,增加非含碳消費品的生產或者增加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如增加太陽能、風能、核能、潮汐能和生物質能等能源的使用。第三,就是增加碳匯,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秸稈還田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CO2或者固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第四,是發展碳捕獲技術與存儲,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CO2收集起來,并將其儲存起來。四個方面共同降低產業結構中高碳產品的生產和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增加碳替代、碳匯和碳捕獲與封存的比例。

2.主體多元化

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從產業鏈上看,能源的供應企業、原材料、零部件的供應企業、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物流企業、服務企業和消費者都要積極參與,共同降碳,甚至提供碳替代、碳匯、碳捕獲與封存的生產商、銷售商、供應商、服務商、消費者也要共同參與。從主體的層次來看,微觀層次的有企業和消費者,前者是含碳產品的生產和化石能源的使用,后者是含碳產品的消費,兩者都肩負著降碳任務。中觀層次的有行業協會,既為企業提供降碳技術與法律服務,又為政府和企業搭建橋梁,同時還自覺進行行業監督與自律。宏觀層次的政府宏觀部門和非宏觀調控的政府部門,前者肩負降碳、改善經濟結構、發展碳匯、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宏觀調控任務,制定降碳和發展替代產業、碳匯產業、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政策;后者肩負著降碳和發展碳替代產業、碳匯產業的監管責任,通過落實綜合性、行業性和專項性的降碳、碳替代、碳匯和碳捕獲、碳儲存的規劃與政策,實現“雙碳”目標。

3.機制多重性

從運作機理來看,碳達峰和碳中和是多重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政府部門運用的是計劃機制和行政機制,實現“雙碳”目標。前者既運用規劃和政策激勵,對市場進行間接調控,又利用計劃機制配置資源,提供公共產品;后者采取行政機制,對企業和個人的行為進行直接的干預。市場利用市場機制,通過供需、競爭和價格等的作用,對市場主體的降碳、碳替代、碳匯和碳捕獲、碳封存等行為進行鼓勵與約束,引導資源的流動。企業利用管理機制,通過計劃、組織、激勵和控制等手段,對含碳產品、低碳產品、無碳產品的生產、化石能源的利用等進行管理。商會運用協商機制,溝通政府與企業間的聯系,為會員企業提供服務,并對會員企業進行監督和行業自律。而文化利用文化機制,對個人、企業的思想和行為施加影響,整合個人的價值觀體系,整合企業的行為,努力為碳達峰和碳中和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文化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91青草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www.亚洲国产|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欧美亚洲欧美区|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欧美精品v| a级毛片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91爱| 国产丝袜啪啪|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亚洲免费播放|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色天天综合|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欧美在线| 毛片基地视频|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欧美成人一级|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www网站|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福利片91|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三级自拍|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中国精品自拍|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成人一区在线|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性视频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偷倩视频|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喷水视频|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中文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精品污视频| 色综合手机在线|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国产免费黄| 免费在线一区|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