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建新
成品油作為國家主要能源之一,伴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持續推進及汽車時代的加速到來,加油站逐漸向鄉鎮延伸,成品油銷售企業的服務范圍和配送半徑也隨之擴大;伴隨著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配送效率與成本的矛盾開始顯現;隨著國內成品油銷售市場的放開,新能源的不斷涌現,成品油銷售市場逐漸由藍海轉入紅海。如何優化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就擺在各個企業面前。
成品油物流就是成品油銷售企業根據市場及客戶的需要,將成品油的運輸、倉儲、裝卸、配送、信息處理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成品油從供應地向消費地轉移的實體流過程。按習慣劃分,把成品油從煉廠通過鐵路、成品油運輸管道、船舶等工具運送到銷售企業油庫的過程稱為一次物流,從油庫把成品油運送到加油站或者最終用戶手中稱為二次物流,成品油物流有以下五個主要特征:1.成品油具有易燃、易爆、易產生靜電并有一定毒性等特點,危險性高,成品油儲存與運輸設施具有特殊的安全和環保要求。2.一次物流運距長,二次物流點分散。我國大部分煉油產能分布在西北和東北,但成品油消費需求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一次物流運距遠,不但增加了物流成本,而且運輸的危險性增大;我國地域遼闊,加油站分散,造成成品油二次物流分散,客觀上增加了物流成本。3.運輸工具專業化高。成品油運輸的高危險性對運輸工具提出了嚴格的安全技術要求,需要專門符合國家規定的鐵路槽車、油罐車進行運輸;需要專業化的公司、專業化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和操作;成品油運輸工具的專用性使得成品油運載工具返程或起程空載率高。4.成品油物流過程中損耗管控難度大,且易造成環境和安全風險,過程監控和交接點控制成為成品油物流管理的重點。5.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國內成品油資源供給波動性大,物流受上游生產波動較明顯,如何在資源緊平衡的情況下保障成品油供應成為物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是運距。運距越遠,運輸成本越高。每一種運輸方式都有自己經濟合理的運輸范圍,在經濟合理的運輸范圍,各種運輸方式的平均噸公里等運輸成本隨距離的延長而遞遠遞減。在同一運輸方式中,載運量大的運輸設備設施的經濟運距通常更長。二是利用率,包括載運率和運輸密度。載運率即運輸工具實際裝載量與額定載重量的比值,它對運輸成本有極大的影響。從半載到滿載,相應的運輸總成本增加非常有限,單位運輸量的運輸成本隨運輸設備載運率的增加而減小。運輸密度指單位運輸網絡內的運輸量。隨著運輸密度的增加,可以通過運輸資源共享節約成本。三是規模。企業規模會直接影響運輸成本,企業運輸規模增大,運輸的平均成本降低。運輸工具的規模也會影響運輸成本,巨大的運輸工具往往具有成本優勢,擴大運輸工具規模可以降低運輸的平均成本。
一是我國地域遼闊,煉油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大部分煉油產能分布在西北和東北,遠離成品油消費市場集中的華東、華中以及南方經濟發達地區,造成東北、西北等區內市場油品過剩,區外市場油品不足,一次物流距離長、成本高。二是石油銷售企業均按行政區劃設立了超出實際經營需要的油庫,存在庫容總體過剩、布局不盡合理、運行效率低、設備老化、規模化和自動化水平低,人工成本較高多等問題。三是加油站布局不合理,缺乏行業統一規劃和管理。存在部分加油站運行效率不高與個別加油站超負荷運行并存,市場空白點與加油站集聚并存等問題。四是成品油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石油企業信息系統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只是基于減輕手工勞動作業的目的,實現需求預測、運輸優化及主動配送還沒有深入人心,信息共享與輔助企業決策功能沒有充分發揮。五是運輸環節油品損耗管控難度大。物流配送就是按客戶要求的時間保質保量地將配送對象送達指定的地點。成品油具有揮發性,流動性,受熱膨脹性,準確計量有一定困難,價值又較高。在保證成品油運送數量充足方面,具有一定難度,運輸環節油品損耗嚴重。
(一)優化油庫布局。1.在制定成品油配送計劃時,統籌考慮自有油庫以及所在地煉廠所屬油庫、大區公司所屬油庫,將自有油庫以及所在地煉廠所屬油庫、大區公司所屬油庫均視作公司整個配送體系的有機組成。既發揮自有油庫網點多,運行機動靈活的優勢,也發揮所在地煉廠所屬油庫、大區公司所屬油庫配送綜合成本低、距離最優、配送時間最短的優點。2.加強與地方油庫、國家儲備庫的合作,充分利用地方油庫、國家儲備庫甚至競爭對手的儲存設施、接卸設施進行成品油倉儲、收發,優化資源布局,縮短配送半徑,降低配送費用,提高配送效率。(二)優化加油站布局。1.與地方發改、交通等部門緊密聯系,緊盯城市發展、高速公路的修建,及時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出入口,城區出入口布點,搶占市場。2.采用橫向一體化策略,將地理位置優越、規模大、經營誠信的社會加油站通過特許、聯營等方式,納入公司統一配送。3.對已建成地理位置一般、輻射范圍小、效益差的加油站,分析論證后進行關停并轉。(三)信息與自動化改造。1.結合加油站罐容、每小時銷售量及銷售節奏、配送距離和配送時間,測算加油站最低保有庫存量,設定加油站庫存配送臨界點,根據加油站庫存主動配送資源。2.將配送調度問題歸結為數學模型,充分利用線性規劃求解軟件對眾多管理環節進行優化建模,用計算機解出優化方案,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適度修正,制定最佳的配送方案。3.充分利用互聯網、全球衛星定位、實時監控和車輛GPS系統,建立物流中心集中調度監管系統,實現對庫存、銷售、運輸等信息的實時監測,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配送質量。(四)運行作業優化。1.油庫實行24小時收發油作業,推行雙倉、多倉同裝、拼裝,提升裝油速度,減少等待時間。2.推行地罐交接、不停機卸油、遠程交接,減少數量糾紛及穩油和計量時間及卸后等待時間。3.推行質量流量計發油,減少油庫發油的人為干預;定期對流量計進行校驗,確保零誤差發油;推行車載液位儀,確保運輸過程油品數量可控。(五)公路運力優化。1.推動運輸公司油罐車向鋁合金罐體、大噸位分倉車發展,提升運輸商油罐車載運率。2.推動運輸公司依托主力配送油庫建設停車場,減少起程空駛;合理利用返空運力,減少回程空駛。3.推動運輸公司合理配備駕駛員、押運員,實現“人歇車不停”的24小時配送。(六)配送服務優化。1.定期開展運距復測,新路線開通,改道及時對運輸線路進行復測,掌握各配送中心到各加油站的配送時間表。2.不定期與承運商、加油站進行座談,共同查找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共同督促做好車輛維護和資源保障。
通過油庫及加油站布局優化,縮短成品油配送距離;通過對物流系統信息化和自動化改造以及運行作業優化,確保資源供應,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數質量安全;通過推動承運商公路運力優化,提升油品配送效率,降低成品油運輸成本,實現成品油銷售企業與運輸企業的雙贏;通過與上下游企業溝通協調,一同查找物流配送中存在的問題,合力保障資源供應,降低運輸成本,提升成品油配送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