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銳,孫翠鵬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18)
1)口岸作業區。口岸作業區是為海關通關、轉關服務的區域,主要的建筑單體是熏蒸處理庫、海關查驗場地、卡口、海關辦稅大廳等。
2)保稅物流區。保稅物流區主要功能是將國內外貨物運送至保稅倉庫存儲,從而免交關稅,也可在綜合保稅區內部從事分包、配送等物流業務,主要的建筑單體是保稅倉庫。
3)保稅加工區。保稅加工主要是針對綜合保稅區內的生產企業。企業可從事從國外進口原材料進行保稅加工后出口或者銷往國內,或者將從國內采購的原材料進入園區加工并出口,主要的建筑單體是生產廠房。
4)生產性服務貿易。生產性服務貿易包含研發、檢測及售后服務等業務,主要的建筑單體是為生產服務的展示廳等其他配套設施[1-2]。
由于綜合保稅區的各項功能均要求在海關對特殊區域進行封閉管理,空間布局與其他產業園區相比有以下特點:
1)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需要,要求園區內與海關查驗場所必須與周邊地區實行封閉管理,并要求建設卡口通道與巨大的區域圍網。
2)由于進出口檢驗檢疫的需要,綜合保稅區均需要建設熏蒸處理庫及檢驗檢疫實驗室。熏蒸處理庫要求與周邊建筑保持50 m的安全距離,并要求布置在下風向。
3)空間及布局要求不僅要求交通與進出便捷,更要求滿足海關通關、拆檢的需求。因而設計必須保證海關及通關服務工作順暢快捷。
根據以上原則,保稅區的功能可以用圖1簡圖表達。

圖1 保稅區功能簡圖
由于海關監管設施對綜合保稅區的布置產生了根本影響,其功能性有一定的特殊性。下文以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以下稱航空基地綜保區)設計項目為例,從海關監管的特殊設施來具體說明綜合保稅區的主要建筑及設計要點。
作為綜合保稅區的入口,卡口建筑是保稅區的主要標志。卡口根據海關對業務量及貨運量的估算,分為A、B、C三類卡口。在月進出口量10 000標箱以上或者貨運量在10萬t以上的監管場所,設置A類卡口;按照級別配備電子地磅、集裝箱箱號識別設備、電子車牌識別設備及駕駛員IC卡識別設備和電子欄桿。在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的主卡口設計中,根據海關貨運量的估算,要求至少設置3進3出的A類卡口。具體在主卡口設計中一共設置了8條車道。其中,考慮到航空基地對特長特寬運輸件的需求,將中間的車道設置了雙向通行的7 m超寬車道。每個車道之間設置了隔離交通島。隨著車輛自動識別和智能化系統的安裝,車道隔離島上不再考慮人員值守,只需要提供1.5 m寬的設備安裝寬度。進出的行政車道也不需要集中在一側,均考慮交通便捷,分別靠右設置。在卡口的一側布置值守人員休息室和設備機房。
隔離島上的主要設備是與H2000聯網的地磅系統、電子車牌識別系統等自動化設備。這些設備的布置及點位均需要由專業智能化設計方完成。要特別注意的是,卡口設備雖然由設備供應商提供,并按照要求向土建設計提出預埋管線與安裝條件。但要綜合考慮卡口設備的防水及地磅、電纜溝的排水。由于電子地磅的地坑低于地面,土建設計在完成預埋管線及設備預留洞口后,需給每個車道的地磅設置排水管。同時,為了避免卡口處道路積水,卡口處應設計為道路縱坡的高點。
口岸作業區是海關實施查驗和封存等工作的重要場所。在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的設計中,口岸作業區位于主卡口與內卡口之間。主卡口與口岸作業區之外設置內卡口,以判斷查驗放行的狀態。整個口岸作業區需要單獨用圍網同其他位置隔離。在口岸作業區內設置查驗平臺,海關查驗監管庫,查驗辦公用房和拆箱、分揀區。在具體設計上,結合海關作業的需求,可以集中設置查驗平臺、海關查驗庫、查驗辦公用房。海關查驗庫前面的停車場地可以考慮為海關驗(施)封區。
海關監管倉庫和查驗平臺設計:一般來說,海關監管倉庫需要設置寬度5 m,高1.2~1.5 m的查驗平臺。查驗平臺和叉車使用要求一致。但同普通倉庫不同的是,查驗倉庫應盡可能選擇與車位對應的柱網,達到查驗車輛數目最大化的目的。因而多選用8 m或者更大的柱跨,以對應4 m寬的停車位,并在相應的位置設置登車橋,確保查驗平臺的每個車位都能正對倉庫庫門,方便叉車將貨物從車廂運進海關查驗倉庫。
海關查驗倉庫的卸貨平臺還應考慮對貨物的保護。一般需要設置5 m寬以上,能夠蓋住車廂尾部的雨棚。另外,需要考慮叉車運輸。叉車進出的庫門應≥3 m×3 m,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考慮為3.3 m×3.6 m(高)。上查驗平臺的坡道寬度應≥3 m,坡度應≤8%。
由于海關的口岸作業區是一個特殊的管制區域,需要對查驗車輛進行稱重、檢查和施封。場地的入口布置X光查驗設備,在查驗平臺的車位處,需設置至少一個與海關作業系統相連的電子地磅,同時,根據海關要求預留電子地磅和集裝箱檢查設備的場地。整個場地要求地面平整,按照重型卡車停車場的要求做硬化處理。
熏蒸處理庫是海關出入境貨物檢疫場所中很特殊的一類建筑。主要功能是對入境貨物、集裝箱進行消毒、熏蒸等檢疫處理。一般采用的是溴甲烷熏蒸。由于熏蒸處理庫會有少量有害氣體排放,因此,在設計上要求處于辦公、生產、生活區的下風向;還要求靠近查驗場地,單獨封閉。在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的設計中,熏蒸處理庫要求在綜合保稅區圍網之外,并且與周邊建筑保持50 m的安全距離。在其他保稅區的設計中,檢驗檢疫場地要求和海關的監管區域在同一位置,以方便查驗放行。
熏蒸處理庫面積的具體要求由海關根據貨物的進出口總量來設置。通常情況下,熏蒸庫房面積要求宜小不宜大,每個熏蒸庫的體積宜≤100 m3。過于高大的空間會造成施藥不均勻且濃度無法達標。在本項目中,海關要求設置一個能容納集裝箱的大熏蒸庫和一個≤60 m3的小熏蒸庫。兩個熏蒸庫中間的前半部分布置操作間,從熏蒸庫的站臺進入。在熏蒸操作間的后方布置熏蒸器材庫和藥品庫。
由于熏蒸藥品庫屬于危險區域,有雙門、雙鎖、雙窗的安全要求,且要求不得對外直接開門。因此,在熏蒸器材庫內設置熏蒸藥品庫,藥品庫與器材庫之間還設置了一道防盜門,以達到雙門雙鎖的目的。
另外,還需要考慮冬季施藥溫度的要求,以滿足消殺的溫度條件。在本項目中,熏蒸庫考慮設置電熱爐或熱輻射加熱器及溫度傳感器。所有施藥控制開關必須設置在操作間。項目在熏蒸庫內設置了循環風機和排風機,在施藥消殺過程中使用循環風機,消殺結束后,再通過單獨的排風系統排出有害氣體。
熏蒸庫的設計還需要滿足氣密性的要求,尤其熏蒸庫內的墻板和庫門不得出現縫隙和裂縫。應盡量選擇重質材料,如灰砂磚墻體和特制的氣密門。在驗收時,對整個熏蒸庫進行氣密性驗收。
由于熏蒸工藝的特殊性,熏蒸庫的設計需要同工藝、設備提供商以及檢疫部門緊密配合。隨著智能化設備的采用,設計可以取消熏蒸庫觀察窗,部分循環風機和排風機也由設備一體化來解決,降低了設計上的通風設計要求。
巨大的區域圍網是綜合保稅區的另一個主要特征。圍網必須連續封閉,在高度上距地面不得小于3 m,可以采用金屬網狀鋼管架及鐵絲網的方式。網眼及網絲都有特別要求,網眼要求≤5 cm×5 cm,網絲直徑≥5 mm。在設計上,要注意在圍網內外的5 m范圍內不應種植高于0.5 m的灌木和其他植物、燈柱等設施。沿著圍網還需設置4 m寬的海關專用巡邏道路。巡關道路在遇到卡口或海關查驗場地的單獨圍網時,需要設置門禁系統,確保海關專用。
保稅區的主要功能是區內外的貨物周轉與加工。保稅倉庫與保稅加工廠房設計的重要環節是倉儲與廠房火災危險性的定性。一般來說,大部分保稅倉庫與廠房選擇了丙類二項的火災危險性等級,這樣大部分貨物的分揀、儲存都可以在保稅倉庫中進行。
在保稅物流倉儲區的總平面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站臺和停車泊位的關系。一般主要考慮長度為16.8~21.3 m的集裝箱貨車尺寸。表1所示為常見貨車類型、尺寸。常用的運輸車輛寬度基本在2.5 m以下,停車位最小寬度為4 m。如果車長為16.8~21.3 m的集裝箱貨車,需要站臺邊緣至場地邊緣的寬度為24~32 m。所有倉庫設計中,應充分考慮車輛泊車寬度要求[3]。

表1 常見貨車尺寸m
在物流倉儲區和加工區的道路設計中,場區內應設置環形車道,寬度一般≥8 m。進入和離開車輛的行駛流線要避免交叉,將進出口分開設計,提高車流的通過能力。如果有車輛的交匯,要在交叉口的30 m以內考慮會車視距。場地內道路內側的轉彎半徑應考慮為12 m以上,以滿足大多數貨車和消防車的轉彎半徑要求。
從整個保稅區的設計過程來看,保稅區的設計雖然有其特殊的一系列要求,但是功能并不復雜,每個功能區域相對獨立。唯一需要關注的內容是,隨著海關監管設施的不斷更新和提高,網絡報關和車輛監控的實施,監管檢查的工作量正在逐步下降。原有的報關手續均可以在網絡及手機上辦理,停車待檢區也隨著報關手續的簡便出現空置。隨著報關手續的簡化,報關大廳及檢驗檢疫場所需要的實施空間會根據新的監管及疫情發展,提出新的設計內容,這是在新的保稅區設計及建設中應該實時應對的課題。
我國的保稅區建設正在從口岸城市向內地原材料產地、加工中心城市轉移。在新的保稅區設計中,希望能從本文中更加貼近現實的需求的角度整理出新的設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