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龍,歷永杰
(華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通過對大量寒區隧道的保溫方案進行調研可知,寒區隧道常用的有機保溫材料主要包括酚醛泡沫板、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材料等,厚度多在5~6 mm。經過多年運營期檢驗,隧道洞身內效果普遍較好,但洞口發生凍害的情況較多,因此,本文對洞口淺埋段的保溫效果進行研究,供后期項目參考和借鑒[1-2]。
某項目位于西藏尼木縣境內,海拔約3 700 m,地勘調查最大凍結深度0.6 m。
氣溫曲線一般可以擬合成周期為365 d的正弦函數,這里選擇1月平均氣溫-2.8℃為氣溫曲線的最小值,6月平均氣溫15.0℃為氣溫曲線的最大值,氣溫T1曲線可表示為:

式中,t為時間,d。
若選擇1月平均最低氣溫-12.5℃為氣溫曲線的最小值,6月平均最高氣溫23.2℃為氣溫曲線的最大值,氣溫T2曲線可表示為:

T1采用平均氣溫計算得到的隧址氣溫曲線,是一般氣候條件下的情況;T2采用平均最高和最低氣溫計算得到的隧址氣溫曲線,是極端氣候條件下的情況。
本次數值模擬計算所采用的圍巖初始地溫,是通過還原隧址區原始地層施加氣溫邊界條件,下邊界施加0.06 W/m2的熱通量,計算100年后的圍巖溫度場作為圍巖的初始地溫。
土壤在氣溫比較低時會發生凍結,需考慮土壤的相變,融土與凍土之間的相變溫度設為-0.5℃,轉變間隔為1℃,相變潛熱為31.7 kJ/kg。其他參數見表1。

表1 融土和凍土參數表
初始條件:取年平均氣溫6.1℃。
邊界條件:(1)上邊界為對流熱通量邊界n·q=h(Text-T);(2)下邊界為廣義向內熱通量邊界,n·q=q0;(3)左右邊界為熱絕緣邊界n·q=0。式中,n為邊界法向單位矢量;q為邊界向外傳遞的矢量熱通量或矢量熱流,W/m2;h為邊界材料與外部材料的對流交換系數,W/(m2·K);Text為外部材料的溫度,設為大氣溫度T1,K;T為邊界材料的溫度,K;q0為熱通量,取0.06 W/m2。
采用映射網格劃分,對地面2 m范圍內的網格進行了細化,時間步設為0.01年,計算時間100年;容差設為1×10-6。計算結果為:最大凍結深度為0.68 m,與地勘調查0.6 m相接近,地面附近的圍巖會在冬季凍結。
幾何模型:不設置6 cm厚的聚酚醛保溫層。
初始條件:圍巖初始條件,采用前面計算的100年后的地溫T0。
邊界條件:(1)模型左右邊界:熱絕緣,n·q=0;(2)模型上邊界:對流熱通量邊界n·q=h(Text-T),外部材料溫度Text取一般氣候條件下的隧址大氣氣溫T1;(3)模型下邊界:廣義向內熱通量邊界n·q=q0,熱通量為0.06 W/m2;(4)隧道內部邊界:對流熱通量邊界n·q=h(Text-T),外部材料溫度Text取一般氣候條件下的隧址大氣氣溫T1。
采用自由三角形網格劃分,對襯砌和隧道周邊圍巖的網格進行了細化,時間步設為0.01年,計算時間25年。
幾何模型:設置6 cm厚的聚酚醛保溫層。
初始條件:圍巖初始條件,采用前面計算的100年后的地溫T0。
邊界條件:(1)模型左右邊界:熱絕緣,n·q=0;(2)模型上邊界:對流熱通量邊界n·q=h(Text-T),外部材料溫度Text取一般氣候條件下的隧址大氣氣溫T1;(3)模型下邊界:廣義向內熱通量邊界n·q=q0,熱通量為0.06 W/m2;(4)隧道內部邊界:對流熱通量邊界n·q=h(Text-T),外部材料溫度Text取一般氣候條件下的隧址大氣氣溫T1。
采用自由三角形網格劃分,對保溫層、襯砌和隧道周邊圍巖的網格進行了細化,時間步設為0.01年,計算時間25年。
幾何模型:設置6 cm厚的聚酚醛保溫層。
初始條件:圍巖初始條件,采用前面計算的100年后的地溫T0。
邊界條件:(1)模型左右邊界:熱絕緣,n·q=0;(2)模型上邊界:對流熱通量邊界n·q=h(Text-T),外部材料溫度Text取極端氣候條件下的隧址大氣氣溫T2;(3)模型下邊界:廣義向內熱通量邊界n·q=q0,熱通量為0.06 W/m2;(4)隧道內部邊界:對流熱通量邊界n·q=h(Text-T),外部材料溫度Text取極端氣候條件下的隧址大氣氣溫T2。
采用自由三角形網格劃分,對保溫層、襯砌和隧道周邊圍巖的網格進行了細化,時間步設為0.01年,計算時間25年。
模型所需的材料物理參數見表2。

表2 材料物理參數表
為便于分析,在模型上設置了A1~A4、B1~B4、C1~C4溫度監測點,見圖1。

圖1 溫度監測點分布
無保溫層時,從25年時的隧道附近的溫度分布情況、地面到拱頂在第25年的溫度分布情況以及路面以下混凝土在第25年的溫度分布情況得知,拱頂到地面的圍巖冷季會凍結,拱腰處的凍結深度約為0.6 m,路面的凍結深度約為0.85 m。
從拱頂附近監測點A2~A4在最后5年(第20年~第25年,下同)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無保溫層時拱頂處二襯和初支在冷季都會凍結。
從拱腰附近監測點B2~B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無保溫層時拱腰處二襯在冷季會凍結。
從路面附近監測點C1~C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無保溫層時路面下的部分回填的混凝土在冷季會凍結。
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隧址氣溫采用月平均氣溫擬合曲線T1。從25年時的隧道附近的氣溫分布情況、地面到拱頂在第25年的溫度分布情況以及路面以下混凝土在第25年的溫度分布情況得知,拱頂到地面的圍巖的凍結深度為0.68 m,拱腰處的凍結深度約為0.03 m,路面的凍結深度約為0.85 m。
從拱頂附近監測點A1~A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拱頂處保溫層在冷季會凍結,但二襯和初支的溫度幾乎在0℃以上,說明保溫層對拱頂襯砌起到了有效的保溫作用。
從拱腰附近監測點B2~B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拱腰處保溫層在冷季會凍結,但二襯和初支的溫度在2.8℃以上,說明保溫層對拱腰的襯砌起到了很好的保溫作用。
從路面附近監測點C1~C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對路面的保溫效果幾乎沒有,路面下的部分回填的混凝土在冷季依然會凍結。
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隧址氣溫采用月平均氣溫擬合曲線T2。從25年時的隧道附近的溫度分布情況、地面到拱頂在第25年的溫度分布情況以及路面以下混凝土在第25年的溫度分布情況得知,拱頂到地面的圍巖在冷季會凍結,而拱腰處的凍結深度約為0.06 m,路面的凍結深度約為2.6 m。
從拱頂附近監測點A1~A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拱頂處保溫層、二襯和初支在冷季會發生凍結,保溫層的厚度不足以對襯砌起到保溫作用。
從拱腰附近監測點B2~B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拱腰處保溫層和二襯在冷季依然會凍結,初支的溫度幾乎在0℃以上,沒有凍結。
從路面附近監測點C1~C4在最后5年的溫度變化情況得知,設置6 cm厚聚酚醛保溫層后,極端氣候條件下,對路面的保溫效果幾乎沒有,路面下的回填的混凝土、二襯和初支在冷季都會凍結。
將無保溫層、有保溫層T1大氣氣溫和有保溫層T2大氣氣溫下的拱頂和拱腰襯砌表面的溫度變化進行對比發現:當大氣氣溫為T1時,保溫層可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使拱頂和拱腰的襯砌在冷季免受凍結;當大氣氣溫為T2時,保溫層不足以充分保護襯砌,原因是T2氣溫較低,且埋深太淺為2 m,地面的大氣氣溫和洞內的大氣氣溫同時對襯砌起到凍結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寒區隧道,正常氣溫條件下,采用6 cm厚的聚酚醛保溫層能夠有效保障洞口附近埋深<2 m的隧道拱頂和拱腰后的圍巖在冷季免受凍結。當氣溫為極端低溫時,洞口附近埋深<2 m的隧道斷面圍巖在冷季會凍結,設計過程中需采取地表鋪設保溫層以達到防凍目的,確保隧道結構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