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文韜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2627)
某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 km/h;設計荷載:公路-Ⅰ級;標準路面橫坡:雙向2%;標準路基斷面:[0.75 m(土路肩)+3.0 m(硬路肩)+2×3.75 m(行車道)+0.75 m(路緣帶)+1.0 m(中央分隔帶)]×2=26.0 m;橋梁設計安全等級:一級。該鐵路西起黑龍江省綏化市,東至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為非電氣化鐵路,設計速度120 km/h(客),90 km/h(貨),線間距4.6 m,為有砟軌道,是一條重要鐵路運輸線,于1941年11月建成通車。公路與鐵路交叉處鐵路為路基段,路基填高約3 m,鐵路里程約K93+100,公路里程約K1+878.800,交角為74°。
橋梁結構上跨鐵路時,需首先考慮如何盡可能減少對鐵路的影響,根據《國鐵集團工電部關于加強穿(跨)越鐵路營業線和鄰近營業線工程方案等審查和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工電橋房函〔2020〕48號)中的橋梁施工應優先采用轉體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T構先順鐵路方向支架現澆梁體,再平面轉體跨越鐵路。同時,考慮到支架現澆側工程規模大,施工時間長,如支架傾覆或者掉落雜物,可能影響鐵路運營安全,故對T構主墩位置,現澆時,使梁邊緣距離鐵路限界邊緣(限界中心向外偏移2.44 m)的水平距離等于橋面與地面的距離,使現澆梁體時結構盡可能遠離鐵路。
高速公路上跨鐵路橋梁設計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必須堅持技術先進原則,在橋梁建設過程中要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不斷提升橋梁建設質量與效率,推動高速公路上跨鐵路橋梁工程的現代化發展,為橋梁建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1]。
高速公路上跨鐵路橋梁設計在安全與質量控制的基礎上,還要對成本進行考慮,要求在設計過程中堅持經濟可行原則,就地取材,在方便施工的同時,降低材料成本費用。在此過程中,設計方案要具有可行性,能為施工提供有效指導,堅持經濟可行原則,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效益。
近些年,綠色發展是各行各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高速公路上跨鐵路橋梁設計需堅持環境保護原則,要從橋位選擇、橋跨布置等方面分析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減少對環境產生的污染與破壞,確保施工全過程的綠色環保。過去在高速公路上跨鐵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由于設計不合理,經常會出現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行為,但在本設計中堅持環境保護原則,對施工時臨時占用的土地進行復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全過程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本項目橋梁設計為雙向四車道,主橋整幅上跨該鐵路,混凝土T構作為主橋結構,采取支架現澆、平面轉體的施工方法。主梁橫斷面采用單箱三室斜腹板截面,邊支點梁高、中支點梁高分別為2.7 m、6.2 m。箱梁頂板的寬度為29.18 m,橋面設置雙向橫坡,坡度為2%。箱梁頂板、懸臂端部、根部的厚度分別為0.28 m、0.2 m、0.55 m,底板厚度范圍為0.25~0.9 m,在支點處加厚至1.5 m[2]。
梁體結構設計時,采用縱向、橫向雙向預應力體系,采用15-φS15.2 mm及17-φS15.2 mm鋼絞線作為縱向預應力鋼束,錨具型號分別為M15-15、M15-17;采用15-φS15.2 mm及12-φS15.2鋼絞線作為中、邊隔墻的鋼束,錨具型號分別為M15-15、M15-12;采用4-φS15.2 mm鋼絞線作為橋面板橫向預應力鋼束,錨具型號為BM15-4、BM15-4P,單端采取交錯張拉間距50 cm,錨下張拉控制應力為1 339.2 MPa。
中墩采用空心矩形截面,墩身高7 m,平面尺寸5 m(順橋向)×8.5 m(橫橋向);基礎采用25根直徑1.5 m的鉆孔灌注樁,交接墩采用四柱式樁柱式橋墩,墩柱直徑1.6 m,樁基采用直徑1.8 m的鉆孔灌注樁。
轉體結構上下盤、轉體支座是組成轉體結構的主要部分。轉動系統的轉體支座、環形滑道等需設置在下轉盤上。在完成轉體后會與上轉盤形成基礎。轉體時,為保持支撐轉體結構平穩,要設置保險腿,保險腿就是上盤撐腳。轉臺對稱的兩個保險腿之間,中心線與上盤縱向中心線在保險腿的受力情況下會重合。撐腳下方設置滑道,保險撐腳在轉體時能夠在滑道內滑動,轉體結構能保持平穩。
在施工過程中,一些管線會對基礎產生干擾,要科學拆改管線;主橋主墩基坑防護、基礎施工,上下轉盤施工并安裝轉體系統;上下轉盤與主墩墩頂臨時鎖定與固結。對于支架地基處理,應采取換填法處理地基,原土使用一層厚度為20 cm的二灰穩定砂礫墊層換填,然后將C20混凝土墊層鋪設在頂面,墊層厚度為30 cm。澆筑(57+57)m梁體,張拉預應力鋼束;施工防撞護欄及防落物網;在做好稱重與配重之后,進行T構轉體,對梁體線形進行調整,轉體時間、轉體角速度分別為65 min、0.02 rad/min,轉體噸位12 000 t。轉體系統的上盤與下盤需做好封固措施;在澆筑邊跨3 m合龍段前,在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分別達到95%、設計值的100%,且梁體混凝土齡期在7 d以上時,張拉預應力鋼束;進行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施工至成橋。
引橋橋梁設計中小里程側引橋的右幅、左幅分別采用3×30 m預應力混凝土(后張)先簡支后連續小箱梁、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4×30 m預應力混凝土(后張)先簡支后連續小箱梁。對于大里程側引橋設計,采用的先簡支后連續小箱梁分別為4×30 m預應力混凝土(后張)、3×30 m預應力混凝土(后張)。
引橋箱梁為等高度箱梁,梁高1.6 m,梁高、頂板、底板和腹板厚度分別為160 cm、18 cm、18 cm、8 cm。單片預制邊梁頂板寬度、底板寬度分別為285 cm、100 cm;單片預制中梁頂板寬度、底板寬度分別為240 cm、100 cm。橫向布置預制小箱梁,布置數量為9片,濕接縫寬度、橋寬分別為83.5 cm、29.18 m。
下部結構采用樁柱式橋墩,使用5根墩柱,墩柱直徑、樁基礎直徑分別為1.4 m、1.6 m;T構交接墩的墩柱為4根,墩柱直徑、樁基礎直徑分別為1.6 m、1.8 m;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
根據JT/T 1311—2020《公路鐵路交叉路段技術要求》中第6.5.3.1條,采用外側SS+HA級雙層防撞護欄,內側SS級單層防撞護欄。設置范圍按規范公式計算,來車方向自公路邊線與鐵路邊線交叉點起,向外延申130 m,去車方向自鐵路安保區(路基坡腳向外15 m)寬度起,向外延申20 m,在2×60 mT構及兩側各一聯4×30 m連續小箱梁設置。防撞護欄力的作用點在距離護欄頂面5 cm的位置,碰撞荷載標準值、荷載分布長度分布為104 kN/m、5 m。

按照拋物線和動能定理,公路跨線橋護欄車輛來向最小設置長度可以按式(1)計算:式中,L為公路跨線橋護欄車輛來向最小設置長度,m;θ為公鐵立體交叉角度,(°);μ為摩擦系數;v為沖出路側護欄的車輛速度,km/h;h為公路跨線橋面高度,m;g為重力加速度,9.8m/s2。
公路跨線橋的路側護欄防護等級及適用條件見表1。

表1 公路跨線橋的路側護欄防護等級及適用條件
3.6.1 混凝土
調平層、主橋主梁采用C50混凝土,主墩橋墩與承臺、交接墩柱及蓋梁采用C40混凝土,樁基采用水下C35混凝土,防撞護欄采用C40混凝土。
3.6.2 預應力鋼絞線及錨具
縱、橫向預應力采用φs15.2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標準強度、彈性模量分別為1 860 MPa、1.95×105MPa。預應力錨具采用Ⅰ類錨具,要求錨固效率系數控制在95%以上。采用群錨體系,確保預應力鋼絞線錨具的穩固性。豎向預應力采用φ16 mm-3無黏結預應力鋼棒,抗拉強度標準值、錨下張拉控制應力系數分別為1 420 MPa、0.66。
3.6.3 普通鋼筋及鋼材
鋼筋直徑≥12 mm、鋼筋直徑<12 mm分別采用帶肋螺紋鋼筋、光圓鋼筋,鋼筋型號為HRB400和HPB300。對于鋼筋直徑≥25 mm的,可以在連接時采用鋼筋機械接頭,保證連接器技術滿足相關要求。
橋梁質量的根本是結構設計,也是監控的重點,所以,工作人員要驗算好設計施工圖,對橋梁結構設計的合理性進行分析[3]。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確定橋梁設計主要參數,然后復核結構設計,保證結構設計能滿足施工要求,通過驗算及時發現問題,并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與優化。
隨著《國鐵集團工電部關于加強穿(跨)越鐵路營業線和鄰近營業線工程方案等審查和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工電橋房函〔2020〕48號)的出臺,各鐵路局更傾向于采用T構轉體橋梁上跨既有鐵路,這種跨越方法和小箱梁跨越相比,施工時不需要在鐵路上方作業,作業時間較短,對鐵路正常運營的影響較小。高速公路上跨鐵路橋梁設計從多個維度、細節出發,提出設計中的要點,保證設計的整體質量,確保高速公路上跨鐵路橋梁在運行中的安全與穩定,推動我國鐵路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