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中心幼兒園虎灘分園 魏程程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容易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加之缺乏社會交往的意識和技巧,他們往往不能與同伴友好地相處。《孤獨的小熊》是一則生動有趣、富有童趣的童話故事,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有關社會領域活動的題材——它采用擬人的手法以引發幼兒感同身受地體驗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本次社會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并將與同伴友好交往的方法技巧滲透其中,以期幼兒能懂得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并將微笑運用到日常交往中去。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2.體驗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
3.體驗微笑的魅力,并將其運用到日常交往中。
活動準備:PPT課件、鏡子、笑臉娃娃、音樂《你笑起來真好看》。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游戲導入,引出主題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玩變臉游戲吧!我來說,你來做。當老師說“笑”時,小朋友們就要哈哈大笑;當老師說“生氣”時,小朋友們就要做生氣的表情;當老師說“傷心”時,小朋友們就要做傷心的表情——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確。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只小熊,請問它臉上是什么表情?幼1:傷心。幼2:孤單。幼3:不開心!師:為什么它的臉上沒有笑容,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它的故事吧!二、分段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熊從孤獨到快樂的情緒變化1.幼兒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師:為什么小豬和小猴都不和小熊玩呢?幼:因為小熊板著臉。師:沒有朋友的小熊是什么感受?幼:孤單……師:你有什么辦法能幫到小熊?教師鼓勵幼兒想各種方法幫助小熊找朋友。幼兒結合自己生活中找朋友的方法與小熊產生互動;教師將幼兒想到的好方法告訴小熊,引導幼兒發現“微笑”在同伴交往中的重要作用。2.幼兒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后半段。師:看到會笑的小熊,小豬和小猴是怎么做的?小結:原來小動物們喜歡的不是小熊圓圓的鼻頭,也不是小熊紅色的領結,它們最喜歡的是小熊的微笑。3.播放視頻《孤獨的小熊》,完整欣賞故事。三、通過照鏡子、和同伴跳舞,感受小熊快樂的情緒1.幼兒一起照鏡子,感受自己和同伴的微笑,教師拍照留影。
通過變臉游戲加深幼兒對“笑、生氣、傷心”等表情的認識,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通過一邊觀察圖片一邊提問的方式,幼兒理解了大家為什么不跟小熊玩,沒有朋友的小熊感覺怎么樣,微笑讓小熊收獲了什么等內容,從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回答問題后教師做適當的小結,幫助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內容。

師:今天,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面鏡子,我們也學一學小熊,對著鏡子微笑,看看我們的微笑是不是也很漂亮。教師拍照并將照片投放到大屏幕上,邀請幼兒共同欣賞每一張笑臉,體會微笑的魅力。小結:小朋友們笑的時候可真漂亮!微笑不僅能使別人喜歡我們,讓我們交到更多的朋友,而且有利于身體健康呢!2.播放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請幼兒和同伴一起快樂地跳舞,感受微笑所帶來的快樂。四、觀察生活中的微笑,進一步發現微笑的作用師:(出示各行各業叔叔阿姨們微笑的圖片)他是誰?你看了有什么感受?幼1:餐廳服務人員的微笑,可以讓人心情放松、食欲大開。幼2:空乘人員的微笑,可以緩解緊張情緒。小結:原來微笑不僅能讓我們交到好朋友,而且能消除緊張和煩惱的情緒。如果經常微笑,我們就會少生病、更健康!微笑的作用可真大![活動延伸]幼兒制作笑臉娃娃,把微笑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我們一起通過微笑去傳遞友誼吧!
通過“照鏡子”游戲,讓幼兒真正體驗和同伴一起玩耍的快樂情緒。游戲時教師拍下幼兒微笑的照片并投放在大屏幕上,感受與同伴一起微笑的美好。隨后,教師和幼兒跟隨音樂一起舞蹈,感受快樂的情緒。
由己及人——感受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微笑的作用。
反思:
小班幼兒并不是很理解“孤獨”的感受,為了讓幼兒在故事中感受這么漂亮的小熊為何會孤獨,所以我在活動開始時便出示了板著臉的小熊照片;隨后我讓幼兒討論并表達為什么小熊長得這么漂亮卻沒有同伴愿意和它玩,從而創設了一個讓幼兒愿意想象并有機會表達的環境。有了好的活動預設及氛圍,后面的活動中幼兒就不會有拘束感,從而大膽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對著鏡子微笑”的環節,幼兒不僅體驗了自己微笑所帶來的快樂,而且體驗到了與同伴一起微笑帶來的快樂,在與小熊跳舞環節,幼兒更是快樂至極。總而言之,把幼兒的視角放大到社會活動中,活動延伸的部分可以讓幼兒從對“微笑”的認知層面轉變成實踐層面。社會活動“孤獨的小熊”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主題思想也在幼兒的積極配合中一步步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