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縣級機關幼兒園 桑卉卉
戶外活動中的“一物多玩”重視幼兒的自主探索,鼓勵幼兒的發現性學習,它不僅可以打破運動器材本身的局限性,而且可以促進幼兒創新意識、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的發展。當然,戶外活動中“一物多玩”的組織策略有很多,其關鍵在于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運動水平不斷探索新的、合適的方式,給予游戲中的幼兒以適宜的支持和引導,讓幼兒在“一物多玩”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戶外活動時,溪溪看到其他幼兒正在玩平衡踏板。他左看看右看看,終于在角落里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藍色踏板。他將一只腳放在踏板上,可等到另一只腳準備放上去時,身體總是往旁邊傾斜。溪溪咬著嘴巴,看了看旁邊的同伴,還是不得要領?!靶枰規兔??”我走過去問道。溪溪搖了搖頭,緊接著他又嘗試了幾次,但都沒有成功。我提出建議:“你把踏板放到墻邊,用手扶著欄桿試試看?!彪S后,溪溪把踏板移動到墻邊,兩只手緊緊抓住欄桿,一只腳先踩上去,隨即另一腳也成功地放了上去。溪溪高興地回頭看了看我?!澳阍囋囎笥一位??”經過反復嘗試,溪溪能夠在踏板上左右搖擺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后,溪溪擺脫了欄桿,他將踏板移到空曠的地方,然后雙手打開,一只腳放在踏板的一端,另一只腳放到踏板的另一端,雖然身體搖搖晃晃,但最后還是成功地將兩只腳都放在了踏板上。平穩好身體后,他開始滑行起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教師應鼓勵幼兒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并注意調整難度,讓幼兒感受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就感。”本案例中,面對勇敢挑戰平衡踏板的溪溪,教師先口頭詢問其是否需要幫助,而后又針對他游戲失敗的具體情況提出解決措施,幫助溪溪一步一步取得成功,樹立自信。
脫離手部支撐、雙腳順利地站在平衡踏板上,是玩平衡踏板首先需要面對的挑戰。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感受如何在不平整的地面上站立并保持身體不倒,以此讓幼兒初步感知身體重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園內二樓平臺的草坡上,幼兒由上而下奔跑著……芃芃坐在草地上,小腳一伸一縮地玩耍著,隨著小腳的移動,芃芃的屁股一點一點地往前挪:“我也下來啦!”等到芃芃移到草坡最下面時,奶糖叫了起來:“你的屁股變綠了,疼不疼?”芃芃搖了搖腦袋,又往草坡上跑去。奶糖看了看芃芃,又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她好像有了新想法——只見她跑到了草坡下面拿來了平衡踏板,接著把踏板反過來倒放在地面上,小手扶著踏板中間凸起的地方,小腳一蹬,慢慢地往下滑……奶糖的玩法吸引了其他幼兒的注意,他們紛紛模仿起來……“奶糖,奶糖,我們來比賽吧!看看誰先到最下面。”一旁的筱筱看著奶糖說。奶糖爽快地答應了,兩個小伙伴邊喊邊玩,笑聲久久不停……
案例中,幼兒雖然都被奶糖發明的游戲玩法所吸引,但每位幼兒的游戲表現又有所不同:奶糖坐著積木往下滑需要雙腳不停地移動;優優滑到一半時身體就倒向一邊;果果開始的時候雙腳用力一蹬就能滑出好遠,而且雙手可以不扶積木中間凸起的地方……
《指南》在科學領域中指出:“教師要通過拍照等方式保留有趣的探索與發現,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贬槍τ變涸诨顒又械母鞣N游戲表現,教師還可以與幼兒一起探討:怎樣才能讓自己滑得又快又穩?還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輔助工具?
園內二樓北平臺的草坡上,有的幼兒在玩拋球游戲,有的幼兒在玩滾筒游戲,有的幼兒在玩平衡木……可樂看著一旁的同伴坐在踏板上從草坡上往下滑,隨后他也拿來一個踏板,把它倒扣在草坡上。和奶糖不一樣的是,可樂把雙腳分別放在平衡木的兩端,嘗試以站的方式滑下草坡。剛開始,他用雙腳夾住平衡木凸起的地方,雙手打開,可是平衡木一動也不動。隨后他動了動小腿,撅了撅屁股,平衡木就開始往下滑,不一會兒平衡木又停住了。他又重復了一遍剛剛的動作,平衡木又往下滑動了一點,但不久平衡木又停住了?!澳阍囋嚳窗焉眢w往后側一點?”我建議道??蓸仿犕晡业慕ㄗh,身體往后倒了倒,平衡木很快便滑了下去……但是,由于身體傾斜得過大,可樂有些站立不穩……
“你有辦法站在平衡木上身體后傾而不倒下來嗎?”聽到我的問題,可樂又重新拿起滑板跑到山坡頂端,兩腳踩在平衡木上,雙手打開,身體慢慢后傾……
《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利用平衡踏板滑草坡”是幼兒喜愛的游戲,為什么坐在平衡木上很容易就能滑下去,而站在平衡木上不容易滑下去?為什么身體后傾一點就容易滑下去?如何站在平衡木上往下滑的時候保持身體平衡呢?相信這些問題隨著幼兒的探究過程的不斷深入會被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