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趙子垚
業績是競爭力的直觀體現。聚焦“七大技術底座”,上汽集團正加快創新技術落地實踐,不斷提升產品市場價值。
對中國汽車產業而言,2022年可謂不凡。面對疫情沖擊、芯片短缺、動力電池原料價格高企等多重壓力,產業整體仍表現出頑強韌性:新能源汽車上升勢頭強勁、長期技術創新成果集中顯現、出口總量再創新高。可以說,回眸一年歷程,“迎難而上、一往無前”正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深刻寫照。
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自然離不開相關企業的鼎力相助。將目光聚焦于車企,在一眾交出年終答卷的中國車企中,上汽集團的2022年度成績單著實矚目:全年銷售整車530.3萬輛,連續17年位居國內首位,自主銷量占據公司半壁江山,并成為中國首個新能源、海外“雙百萬輛”車企。同時,上汽集團的這份亮眼成績,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在過去一年的“縮影”,值得細究。
2022年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品牌新能源車型銷量
銷量永遠是展現車企業績的直觀體現。從1月9日上汽集團公布的2022年全年銷量數據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海外經營“新三駕馬車”已成為促使上汽集團保持領先的主要推動因素。一方面,上汽自主品牌市場比重增長明顯:2022年,其自主品牌銷售278.5萬輛,在全年總銷量中占比達52.5%。上汽乘用車則以83.9萬輛的銷量,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發展跨過“百萬級”門檻。上汽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新能源車銷量均實現高速增長,全年累計銷售107.3萬輛,同比增長46.5%,穩居全球第一陣營。
2016-2022年上汽集團海外市場發展情況
另一方面,上汽集團在海外市場也同樣成就銷量“百萬級”。2022年,上汽集團加快海外市場拓展步伐,海外市場銷量達到101.7萬輛,同比增長45.9%,已將歐洲市場實現為其首個“十萬輛級”海外區域,并連續七年蟬聯國內車企榜首。
再從上汽旗下品牌的出海表現看,上汽MG品牌依然保持“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四連冠,并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泰國、智利等近20個國家躋身單一品牌TOP 10。據稱,獲得國家工信部高度認可的“中國汽車工業首款全球車”MG4 Electric(國內定名為MG MULAN),目前已在近30個歐洲國家上市,并實現每月新增訂單過萬個;上汽大通MAXUS海外市場累計銷量突破22萬輛,在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發達國家的銷量占比超過80%。當前,海外市場中每賣出三輛“中國車”,就有一輛是“上汽造”。而伴隨行業新能源發展及出海步伐加快,該集團預計,到2025年,其海外年銷量將超過150萬輛。
上述亮眼數據的背后,除行業穩中有增的趨勢所向外,對技術創新水平的“固本強基”,同樣是令中國車企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可靠助力。2022年,上汽集團為整合創新研發資源及加快前瞻技術及創新工藝的布局和落地,正式成立“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以期打造出“技術創新、團隊創業、個人成長”三者有機融合的研發平臺。
在建設并整合創新“大腦”同期,同時上汽集團還在強化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網絡安全“五大數字化能力”,聚力打造包括“上汽星云”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上汽珠峰”機電一體化架構、“上汽星河”氫能源專屬架構、“藍芯”動力總成系統、平臺化“魔方”電池系統、“綠芯”電驅動系統、“銀河”全棧智能車解決方案等在內的七大整車與關鍵系統技術底座,為上汽產品服務的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進一步夯實核心競爭力。
以“上汽星云”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為例,通過對行業高新技術的整合集成,該平臺成為能夠靈活兼容未來科技、不斷完成自我進化的平臺,進而加速上汽集團純電動車型的開發進度。據稱,該平臺具有44~150kWh超寬能量矩陣,150~600kW超寬功率范圍,可以覆蓋全球市場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豪華車和轎車、跑車、SUV、MPV等多級別、多種類整車產品,并易于對一體化鑄造、固態電池、線控底盤、全棧電氣架構、無人駕駛等軟硬件工藝、部件、功能等進行兼容,已具備在全球范圍與國際主流純電平臺“同場競技”的實力。目前,星云平臺已獲上車應用,助力上汽集團海外市場開拓的首款“全球車”MG4 Electric車型便是基于該平臺的首款產品。未來,基于這一平臺的更多純電動“全球車”將陸續問世。
與此同時,上汽集團也力推產融結合,依托外部智慧賦能自身技術發展。據悉,截至2022年底,上汽集團面向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戰略領域的產業金融投資資產規模已突破600億元,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并成功投資地平線、清陶科技、Momenta、瑞浦能源、華大半導體、芯鈦科技等多家具有產業鏈關鍵技術競爭力的企業。而其自身培育的捷氫科技、友道智途、聯創電子、中海庭、帆一尚行等關聯企業,則積極通過市場化融資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據稱,捷氫科技已率先在上交所網站披露招股書、擬申請科創板上市。目前,搭載捷氫系統的上汽大通MAXUS“MIFA氫”已于上海實現商業化批量落地,為市民提供網約車服務。而在跨界合作領域,上汽集團聯合中石化、中石油、寧德時代成立捷能智電,著手對上汽旗下飛凡、榮威、MG、大通等品牌的換電車型開發做前期技術布局。
在“場景創造價值、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的智能汽車變革趨勢下,上汽集團開創先河地將SOA軟件平臺首次導入汽車產品,并發起組織“上汽零束SOA平臺開發者大會”,匯聚第三方智慧開發軟件服務和應用,吸引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中國主流科技企業廣泛參與、共創共贏。2022年,上汽推出全面升級的“銀河”智能汽車全棧解決方案;并與OPPO聯合發布《生態域白皮書》,基于整車電子架構和軟件服務平臺打造“生態域”,將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IoT設備接入智能汽車生態。
通過長期創新投入,上汽集團正日漸完善其在技術領域的內外布局,提升技術能級。且更加穩固的技術支撐體系也正促使上汽集團創新轉型成果加速問世。如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目標,該集團持續推進創新轉型戰略,加快推進“新賽道”四大戰略項目。
2022年,上汽旗下智己、飛凡汽車分別實現批量交付,發力高端新能源市場,邁出上汽自主品牌向上發展新步伐。其中,“新世界駕控旗艦”智己L7車型以超過38.8萬元平均售價和鮮明的“極致駕控”標簽,在35萬元以上高端智電賽道中脫穎而出。中大型豪華SUV 智己LS7車型也啟動預售,年內收獲訂單遠超過7000個。而飛凡汽車也通過首款旗艦車型“極智高階純電SUV”飛凡R7所具備的“智艙屏霸”、“智駕卷王”等領先配置,以超過32萬元的平均訂單金額,成功躋身中大型純電SUV“第一梯隊”。
在智能駕駛領域,上汽享道L4級Robotaxi目前已于上海、蘇州、深圳批量落地應用,累計為用戶提供超過12萬次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搭載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自研的量產車規級自動駕駛2.0解決方案,全面融合智造、智駕、智艙等最新技術,持續探索“新城”商業模式,其用戶滿意度當前高達98.8%。在商用車智能駕駛方面,上汽友道智途“5G+L4”智能重卡在2022年內順利完成10萬個標箱年度運輸任務,累計運營測試總里程超過440萬公里,達到國際商用車行業領先水平,并完成東海大橋高速場景下隊列跟馳“減員化”運營測試項目,實現“5車編組、中間3車真無人”技術驗證落地。
可以說,上汽集團在2022年成就新能源、海外“雙百萬輛”成績的背后,正是其積極打造的智電新時代技術基底大量應用之結果,隨著“七大技術底座”在上汽整車產品上逐一落地,該集團正加快技術轉化效果,進一步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瞄準用戶型高科技企業全面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