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鄭雪芹
都2023年了,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國家補貼的“圈養”嗎?近期,全球多個國家給出了答案。
近日,據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82.4萬輛,同比增長61.6%,市場滲透率首次超過10%。其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66萬輛,同比增長93.45%,市場滲透率為25.64%,已連續八年位居全球第一。
與我國一樣,全球其他多個國家也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政策,并希望以此種方式,讓自己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趨勢,實現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變。那么,其他國家的補貼政策在2023年有什么變化呢?
據汽車縱橫全媒體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以來,已有多個國家宣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計劃,有的已經生效,有的即將生效。從調整類別來看,有設置附加條件的形式調整,有上調或下調補貼力度的,在原有基礎上延長補貼或干脆取消補貼的也有,同時有的國家甚至還走上了減免稅收和加征稅收兩條截然相反的路。(見表)
作為汽車大國,美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方案備受關注。2022年8月,在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IRA)》中顯示,2023年1月1日后,將為消費者購買在美國組裝的電動車提供補貼。但獲得稅收抵免的電動汽車有兩個本地化條件要求:一是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廠包含的關鍵金屬原料在美國或在任何與美國簽訂有效自貿協定的國家提取和加工;或者回收的比例到2024年1月1日至少達到40%以上,可以獲得3750美元的稅收抵免。二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在北美制造和組裝的本地化價值百分比在50%以上,可以獲得另一份稅收抵免3750美元。
而美國此前的補貼政策是,任何電動車只要電池容量超過16kWh,則每輛車可獲得聯邦政府補貼7500美元(約人民幣5.4萬元)。而當一家車企累計賣出達到20萬輛電動車時,補貼將逐漸退坡——在累計銷量達到20萬輛后,車企將在該季度以及下季度繼續獲得全額補貼;這兩個季度過后,每輛車的補貼將下降為50%,即從7500美元變成3750美元(約
人民幣2.7萬元);再過兩個季度,再減50%,即每輛車補貼1875美元(約人民幣1.3萬元);在此之后,補貼將為零。
表:全球部分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計劃一覽
同樣是7500美元,但新政下的獲取難度卻大大增加,由此也引發了歐洲、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的不滿,指責美國實行“經濟保護主義”。
作為歐盟經濟體,歐洲各個國家的政策不僅沒有共進退,且五花八門。法國政府選擇了“劫富濟貧”,2023年將低收入家庭的電動汽車補貼從6000歐元增至7000歐元,而普通消費者購車的補貼將降至5000歐元。意大利政府則加大了針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從2023年起,對收入低于3萬歐元的個人補貼增加至4500或3000歐元;對于報廢車輛及收入超過3萬歐元人群,購買純電或插混車型將分別獲得5000或4000歐元補貼。
德國政府下調了補貼。自2023年起,4萬歐元及以下純電動車補貼額度從6000歐元降至4500歐元,售價4萬-6.5萬歐元的純電動車額度從5000歐元降至3000歐元;6.5萬歐元以上車型不享受補貼。同時,插電混動車型將不再享受補貼。2024年,將繼續下調售價4萬歐元及以下的電池補貼至3000歐元。
本工程塔座采用的是C40混凝土,承臺采用的是C30混凝土,水泥采用的是重慶拉法基瑞安地維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外加劑采用聚羧酸高效緩凝減水劑,粉煤灰為F類Ⅱ級粉煤灰,配合比如表1所示。
英國和瑞典則干脆取消了補貼。2022年6月14日,英國宣布取消對純電或插電混動汽車1500英鎊補貼的政策。此前,英國已經逐步退坡補貼,從2500英鎊變成1500英鎊,可以享受補貼車型的最高售價也從3.5萬英鎊下降到3.2萬英鎊。英國將現有補貼撥款轉向充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與其他類型車輛的電動化轉型,仍有資格享受補貼的包括出租車、摩托車、貨車、輪椅車等車型(需滿足一定條件)。
瑞典取消補貼政策的決心可謂決絕。在瑞典當地時間2022年11月7日,政府突然宣布從次日起,不再鼓勵購買電動車。在2022年11月8日之后購買或訂購的新能源車將不再享受氣候補貼,且不設置任何緩沖期。但如果公民能夠證明車輛購置行為發生在截止日期之前,則將有資格在購買后的最長6個月內獲得補貼。此前,在瑞典購買純電動車約能獲得每輛7000美元(約人民幣5萬元)的補貼。瑞典政府給出的理由是,現在購買和駕駛這類汽車的成本與汽油或柴油汽車的成本相當,國家對市場引入的補貼不再合理。
瑞典的自信來源于電動汽車滲透率的大幅提升。目前,瑞典電動汽車已經占到新車銷量的一半左右,而且大多數電動汽車的價格范圍都可以承受。
與瑞典同樣自信的還有挪威——這個世界上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從2023年起,挪威首次引入適用于純電動汽車的兩項新稅:第一項是500公斤以上車輛,繳納每公斤12.5挪威克朗的重量稅;第二項是純電汽車價格中超過500000挪威克朗(約47000歐元)的部分將征收25%的增值稅。此前的2022年5月份,挪威政府已計劃大幅降低電動汽車的通行費、停車費折扣和路權優待等各種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從1991年便開始對電動汽車進行鼓勵,支持手段主要體現在稅收和使用成本上,比如免征銷售稅和25%增值稅、道路保險稅、免充電費、免停車費、免進口關稅等。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占比大幅提升(2022年滲透率已接近90%),挪威的優惠政策開始收緊。
基于亞洲國家的多樣性,它們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并不同步。比如我國已經算是比較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了,而印度、印尼等多個國家才剛剛起步,因此在補貼政策上也大相徑庭。
我國的政策已經很明晰了。在中國,2022年12月31日前購買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插電混動)可享受單車4800元至12600元不等的補貼,但在2023年起購買新能源汽車,將不再享受“國補”。而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政策優惠將延續至2023年年底。
或許由于日系車企在電動化戰略上的“不積極”,日本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迄今才僅占1%,作為一個汽車強國完全沒有跟上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所以,補貼還得繼續。目前,日本政府已決定將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延長至2023年底,同時對燃效好的車型提供優惠的環保車減稅措施也將延長,從2023年4月底到期前延長至2023年年底。此前,日本政府曾在2022年加大了對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力度,最高分別達到了原來的2倍和2.5倍,純電動車型最高補助額可達80萬日元(約4萬元人民幣)。
2023年1月,韓國出臺了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由過去更重視性能和續航,改為更注重維護、安全性和充電基礎設施等。最大國家補貼金額將由目前的700萬韓元(約3.7萬元)降至680萬韓元。享受100%補貼的門檻由過去不到5500萬韓元調整至5700萬韓元。值得關注的是,對于在韓國當地沒有(或只有少量)直營售后服務中心和維修配件電子管理系統的電動乘用車制造商,只給予一半的補貼,其名分是引導制造商建立更好的售后管理體系。另外,新的補貼標準還包括向最近3年安裝100個以上快充樁的汽車制造商的電動汽車追加15萬韓元補貼的方案。
作為“后知后覺”的國家,時至今日印度尼西亞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尚不足1%,因此印尼正在敲定對購買電動汽車的補貼,以促進當地電動汽車的普及,并吸引更多的投資。2022年12月14日,印尼工業部長Agus Gumiwa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計劃2023年為每輛在國內生產的電動汽車提供最高8000萬印尼盧比(約合5130美元)的補貼,為每輛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提供約4000萬印尼盧比的補貼,為每輛電動摩托車提供約800萬印尼盧比的補貼,為每輛改裝成由電動驅動的摩托車提供約500萬印尼盧比的補貼。
印尼政府的補貼旨在到2030年將當地電動汽車的銷量提高三倍,同時引入電動汽車制造商在當地投資,幫助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實現建立一條本土端到端的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愿景。
同為東南亞國家的馬來西亞和泰國,其新能源汽車市場均處于起步階段,且本地汽車產業基礎薄弱,因此不約而同地采取了減免進口關稅的策略。其中,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在2023年12月31日以前,免除100%電動汽車進口稅和消費稅、電動汽車整車進口(CBU)免道路稅;對于組裝進口電動汽車(CKD),也在2025年12月31日前免征100%的銷售稅。
泰國政府針對電動車也免去了進口稅。如果有整車廠計劃三年內落地泰國生產的,政府將額外補貼7萬-15萬泰銖(約1.39萬-2.98萬元人民幣)/輛。相對于傳統汽車8%的消費稅稅率,新能源車可享2%的優惠稅率。2022年至2023年間進口到泰國的新能源車最高可享受進口稅六折,同時,電池等新能源車關鍵部件進口可享受免收進口稅的政策優惠。
多年來,全球多個國家的實踐已經證明,“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這無疑為后來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