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偉
肺炎是呼吸內科常見疾病,以肺炎鏈球菌感染為主要病因。重癥肺炎具有起病急、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等特點,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下降,基礎疾病多,是重癥肺炎的多發群體。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年重癥肺炎發生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逐漸引起臨床重視。藥物是現階段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用于重癥老年肺炎治療中效果顯著,雖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療程長,效果不甚理想。莫西沙星作為重要抗生素藥物,抗菌效果強[2,3]。為探究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應用莫西沙星、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聯合治療的效果,現對106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分組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10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過臨床檢查確診為重癥肺炎;年齡≥62歲;皮試后對研究藥物無過敏現象;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近3 d內應用其他抗生素藥物治療者;合并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臟器(肝、腎等)功能嚴重障礙患者;惡性腫瘤患者;溝通或意識障礙者[1]。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 53例。對照組:男32例,女21例;年齡62~88歲,平均年齡(76.85±4.17)歲;病程10 d~2個月,平均病程(1.52±0.23)個月。研究組:男30例,女23例;年齡64~89歲,平均年齡(76.88±4.15)歲;病程15 d~ 2個月,平均病程(1.49±0.2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s)
注:兩組對比,P>0.05
組別例數性別平均年齡(歲)平均病程(個月)男女對照組53322176.85±4.171.52±0.23研究組53302376.88±4.151.49±0.21 χ2/t0.1550.0370.701 P 0.6930.9700.48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規治療,包括吸氧、營養支持、止咳、退熱、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照組采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077)治療,即將3.0 g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溶于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莫西沙星治療,靜脈滴注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125),0.4 g/次,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并叮囑患者治療期間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癥狀(咳嗽、發熱、胸痛)改善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2周后觀察兩組癥狀改善及胸片檢查情況,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治療后患者咳嗽、胸痛癥狀完全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胸片檢查炎性病灶完全吸收;②有效:治療后患者癥狀(咳嗽、胸痛)有顯著改善,體溫有好轉,胸片檢查大部分炎性病灶被吸收;③無效:癥狀、胸片檢查結果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腹瀉及失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對比 研究組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胸痛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d)
表3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d)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組別例數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胸痛消失時間對照組535.16±1.194.26±1.225.17±1.64研究組53 4.55±1.11a 3.58±1.06a 4.29±1.38a t 2.7293.0632.989 P 0.0070.0030.003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重癥肺炎起病隱匿、病情進展快,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危重癥,患者臨床表現為咳嗽、胸痛、發熱等癥狀,若未及時得到有效控制,隨著病情進展,則會誘發休克、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病死率高,對患者身心造成嚴重影響。革蘭陽性菌是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臨床以抗菌治療為主要原則[3]。近幾年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患者耐藥性越來越高[4]。基于此,選取合理的治療方案,對保證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極為關鍵。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一種復合制劑,為廣譜性抗生素藥物,主要成分包括頭孢哌酮、舒巴坦[5-7]。其中頭孢哌酮為第3代頭孢藥物,該藥物作用機制主要為抑制病原菌細胞壁的合成,并對自溶酶予以激活,從而達到抑菌效果,但該藥物對β-內酰胺酶穩定性欠理想。舒巴坦雖然抗菌效果欠理想,但其對β-內酰胺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使頭孢哌酮抗菌活性增強。臨床研究顯示,單一應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其穩定性 差[8-10]。因此,聯合用藥成為現階段研究的焦點問題。
莫西沙星為喹諾酮類藥物,該藥物抗菌譜廣泛,對革蘭陽性菌、厭氧菌應用效果顯著,其作用機制主要為抑制細菌DNA回旋酶,從而阻礙其復制,達到殺菌效果。臨床研究顯示,莫西沙星用藥后可在機體組織、體液中廣泛存在,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優勢,可被機體有效吸收,且在肺組織中穿透力較強,抑菌效果確切,與其他抗生素(四環素類、青霉素類等)不存在交叉耐藥性,用藥安全性高[11,12]。因此,對于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在應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莫西沙星治療,兩者具有協同作用,可提高治療效果,增強抑菌作用。韓春鳳等[3]研究中以 82例老年重癥肺炎為例,所有患者均開展對癥治療,對照組(39例)應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研究組(43例)采取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莫西沙星聯合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37%,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63%,與對照組的10.26%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本次研究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3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5%,與對照組的5.66%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報道具有相近性。由此可見,對于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采取藥物莫西沙星、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聯合應用,可增強抗菌效果,療效顯著,且未增加不良反應,證實了該治療方案的高效性、安全性。上述不良反應未予以特殊治療,在停藥后癥狀自行緩解,其原因是莫西沙星主要通過肝、腎代謝,可減少藥物蓄積以及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對患者損害小,提高了耐藥性。因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年齡大、對疾病認知少、依從性差,因此,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需輔助必要的護理干預,例如結合患者病情、飲食喜好等制定飲食計劃供患者參考,借助平板、短視頻、公眾號等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加強患者心理疏導等,以提高患者依從性,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并輔助有效的排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從而促進患者癥狀改善,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不足在于研究時間短、研究例數不足,未對炎性因子指標、免疫功能指標等進行觀察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予以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莫西沙星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老年重癥肺炎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