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 楊建, 楊洋*, 胡萬波, 鄢敏, 余仁, 劉勇, 韓偉
(1.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四川 宜賓 644600; 2.四川省煙草公司宜賓市公司,四川 宜賓 644002;3.宜賓市敘州區泥溪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宜賓 644606)
移栽期是烤煙優質高產的必要條件和關鍵因素[1]。移栽過早,煙苗處于低溫寡照的條件下,營養生長受阻,煙株提前進行花芽分化,出現早花或者葉片數減少的現象,煙葉產量和品質降低;若移栽過遲,煙苗前中期處于高溫環境下,營養生長過快,干物質積累少,葉片薄,烤后易掛灰,中部煙葉烤后質量差[2-3]。宜賓煙區以中低山地為主,海拔高度400~1 400 m,海拔跨度較大。不同海拔高度和移栽期造成烤煙生長環境的差異,導致烤煙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的不同[4-5]。宜賓煙區品種單一,云煙116為新引進的烤煙品種,具有農藝性狀優、抗性好、經濟效益高等優點[6],可作為后備品種推廣應用。本研究以云煙116為試驗材料,將宜賓煙區劃分為3個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態區域,分別進行移栽期研究,明確云煙116的適宜移栽期,為云煙116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在四川省宜賓市主產煙區的6個不同海拔高度生態點(表1)進行試驗研究。

表1 試驗點基本情況
根據移栽時間不同設4個處理,T1為4月9日移栽,T2為4月14日移栽,T3為4月19日移栽,T4為4月24日移栽。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共12個小區,每個小區種植50株,四周設保護行。移栽方式采用井窖式小苗移栽方式,栽培管理按照烤煙標準化生產要求執行。
1.3.1 農藝性狀
按YC/T 142—2010中規定的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測定各處理成熟期的農藝性狀,每個處理選10株具有代表性的煙株測量株高、葉片數、葉片長、葉片寬、莖圍、節距等性狀。
1.3.2 病害發生情況
統計各處理烤煙大田生育期的病害情況,病害分級和調查方法按照GB/T 23222—2008執行。在病害盛發期記錄黑脛病、青枯病、病毒病等烤煙主要病害的發病株數和病級。
1.3.3 經濟性狀
烤后原煙單獨存放,按GB 2635—1992標準和當地煙葉收購價格,根據烤后全部原煙等級、質量,分別計算產量、產值(不含價外補貼)、均價、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等。
1.3.4 外觀質量及單葉重
按GB 2635—1992標準分級調查記載烘烤后原煙葉的成熟度、顏色、葉片結構、身份、油分、色度等,并取中部等級相同的干煙葉100片稱重。
用Excel 2019和SPSS 17.0統計和分析數據。
大田生育期為113~130 d,不同處理間相差1~9 d,隨著移栽期的推遲,煙株生長發育相應延遲,且煙株旺長期、成熟期縮短,大田生育期縮短;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煙株大田生育期和成熟期逐漸延長。
對不同處理的煙株農藝性狀進行調查(表2)。移栽期對煙株生長發育的影響表現為高海拔地區最早移栽的煙株株型明顯較小,隨移栽期的推遲,煙株的株高、葉面積、莖圍和葉片數表現為增加的趨勢;中、低海拔區域隨著移栽期的推遲,株高、葉片數和葉面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試驗點1和2以T3和T4的煙株綜合農藝性狀表現較好,試驗點3和4以T2和T3的煙株綜合農藝性狀表現較好,試驗點5和6以T1和T2的煙株綜合農藝性狀表現較好。

表2 移栽期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

表2(續)
由表3可知,各試驗點病害發生類別和嚴重度差異較大,試驗點3和試驗點5無病害發生。試驗點1的煙草病毒病(普通花葉病和馬鈴薯Y病毒)發生較為普遍,病情較重,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移栽期較早病毒病發生率較高,病情指數較高,隨著移栽期的推遲,病毒病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降低。試驗點4以煙草青枯病為主要病害,最高發病率達到了50%以上,隨著移栽期的推遲,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有所降低,不同處理間差異明顯。說明移栽期影響病害的發生,適宜的移栽期可以降低病害的發生,降低經濟損失。

表3 移栽期對烤煙主要病害發生的影響
由表4可知,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煙葉的產量降低,均價和煙葉等級提高。不同移栽時間之間經濟性狀有較大差異,試驗點1、2、3和4表現為各經濟指標隨著移栽期推遲先升高后逐漸降低;試驗點5和6表現為經濟指標隨著移栽期推遲而降低。這可能是由于試驗點5和6處于低海拔區域,隨著移栽推遲氣溫升高,煙株生育進程加快,煙葉內含物質積累時間不足。

表4 移栽期對烤后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
對不同處理初烤煙葉進行外觀質量評價,結果表明移栽期影響煙葉的葉片結構、身份、油分和色度;高海拔地區移栽過早,氣溫較低,生長發育進程較慢,導致葉片身份稍厚;光照較少,葉片的油分和色度較差。低海拔區域,移栽推遲,煙株的生長發育進程過快,煙葉身份較薄,色度相對較差(表5)。移栽時間影響煙葉單葉重,從圖1可見,隨著移栽期的推遲,試驗點5和6的各處理中部葉單葉重有降低趨勢,試驗點1、2、3、4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圖1 移栽期對單葉重的影響

表5 中部煙葉外觀質量
煙葉化學成分的協調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煙葉的內在質量,取各處理初烤中部煙葉混合樣進行化學成分測定(表6)。隨著移栽時間的變化,各化學成分含量的變化規律不明顯。各生態區域的化學成分含量差異較大,試驗點1除處理T2和T3的蛋白質含量略高外,各處理的化學成分均在適宜范圍內,煙葉化學成分協調性均較好;試驗點2的化學成分含量及協調性以處理T3和T4較好;試驗點3的化學成分含量及協調性以處理T2和T3相對較好;試驗點4的化學成分含量及協調性以處理T3和T4相對較好;試驗點5和試驗點6的總氮含量偏低、總糖和還原糖偏高,協調性以處理T1和T2相對較好。

表6 移栽期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隨著海拔的升高,大田期平均溫度呈現降低的趨勢,而日照時數和降雨量均有增加的趨勢[7-8]。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養分、光、溫和水等不同[9],因此,本文以海拔高度的不同劃分生態區域。移栽時間和生態區域相結合才能提供煙株生長的最佳環境。不同生態區域和移栽時間影響煙株生長發育,進而影響煙葉的產質量。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煙株大田生育期延長,煙葉的產量逐漸降低(除病害的影響外),但是煙葉的外觀質量、煙葉的上等煙比例提高,煙葉的經濟效益增加。中、高海拔地區(600~1 400 m)是宜賓煙葉的主產區,隨著移栽期的推遲,大田生育期縮短,煙葉產量、煙葉等級、經濟效益等呈現先增加后略減小的趨勢,移栽時間以4月中、下旬為宜。程智敏等[10]研究表明,云煙203在宜賓煙區適宜的移栽時間為4月25日—5月10日。本研究基于當前宜賓煙區井窖式小苗移栽方式,分生態區域研究得出1 100~1 400 m海拔區域在4月20日—4月25日移栽較好;600~<1 100 m海拔區域在4月19日—4月24日移栽較好;400~<600 m海拔區域在4月9日—4月14日移栽較好。低海拔的地區前期溫度要高于高海拔地區,移栽時間則比高海拔地區要早,移栽期均隨著海拔的升高而推遲。這與前人[11-12]研究一致。
移栽時間不僅影響煙株田間長勢,還對煙株病害的發生有較大的影響。本研究表明,移栽時間影響煙株的病害發生,病害的發生影響煙葉的產量、外觀質量,最終導致經濟效益下降。其中,煙草病毒病表現最為突出,以煙草普通花葉病和馬鈴薯Y病毒為主,海拔較高區域移栽過早時煙草病毒病發生嚴重。王克占等[3]試驗研究也表明,隨著移栽時間的推遲,煙草花葉病和馬鈴薯Y病毒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呈下降趨勢。曾琛等[13]對不同移栽期對煙草黑脛病和花葉病發生的影響研究表明,移栽期推遲會增加煙草花葉病的發病率,同時也會加重煙草花葉病的嚴重程度。不同研究均表明移栽期影響病害發生,推測這可能與烤煙品種、天氣和地理環境有很大關系,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生態區域開展移栽期研究,以明確不同區域的最佳移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