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勇, 張煜, 梁驍, 錢倫, 錢豪杰, 樓寶*
(1.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水生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海寧市水產技術服務站,浙江 海寧 314400;3.海寧市鴻海養殖有限公司,浙江 海寧 314400)
紅螯螯蝦(Cheraxquadricarinatusvon Martens)俗稱澳洲淡水龍蝦,原產澳大利亞,具有體型大、食性雜、生長快、出肉率高、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1-4],近年來成為淡水養殖的新興品種。尤其是因其適合稻蝦綜合種養[5-7],在我國獲得快速發展。自紅螯螯蝦引種我國以來,研究人員在遺傳育種[8-10]、養殖技術[11-13]、營養與飼料[14-16]、疾病防控[17-18]等方面已經開展了深入研究。在不同模式對養殖紅螯螯蝦營養品質影響研究方面,崔雁娜等[19]選取浙江省不同地區的池塘養殖和稻蝦共生2種模式的紅螯螯蝦進行營養價值和質構特性分析,發現池塘養殖模式下紅螯螯蝦肌肉的營養成分含量更高,稻蝦共生養殖模式下紅螯螯蝦肌肉品質更好。本研究采用同一來源紅螯螯蝦苗種、同種飼料投喂條件下的池塘養殖和稻蝦共生2種養殖模式的紅螯螯蝦,進行營養價值比較研究,以期分析不同養殖環境對紅螯螯蝦營養價值的影響,為完善飼料配方、提升產品品質提供理論依據。
紅螯螯蝦池塘養殖在嘉興海寧市斜橋鎮鴻海養殖有限公司基地進行,稻蝦共作在斜橋鎮光明村養殖基地進行。苗種均由鴻海養殖有限公司提供,兩試驗基地均于2021年6月上旬同時放苗,10月中旬共養殖128 d后取樣試驗。飼料均采用天邦公司紅螯螯蝦專用配合飼料。
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紅螯螯蝦各采樣6批,每批10只。池塘養殖紅螯螯蝦體重范圍在49~128 g,平均體重75.0 g,稻蝦共作紅螯螯蝦體重范圍在43~120 g,平均體重68.5 g。剝蝦殼取肌肉,勻漿攪拌后超低溫保存備測。
電子天平(YP20002型),上海衡際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超低溫冰箱(R-404A型),美國Thermo Fisher公司;數顯恒溫水浴鍋(HH-4),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L-8900型),日本日立公司;氣相色譜儀(7890A型),美國安捷倫公司,配FID檢測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Nexion 300型),美國PerkinElmer公司。
紅螯螯蝦肌肉蛋白質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 5009.5—2016)方法測定,脂肪含量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的測定》(GB 5009.6—2016)方法測定,水分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 5009.3—2016)方法測定,灰分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灰分的測定》(GB 5009.4—2016)方法測定。氨基酸按雷萍等[20]方法測定,脂肪酸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GB 5009.168—2016)方法測定,10種礦物元素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GB 5009.268—2016)方法測定。
運用GraphPad Prism 8對測定結果進行數據分析,測定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氨基酸營養品質評價按李智慧等[21]方法進行。
對池塘和稻蝦共作養殖的紅螯螯蝦肌肉進行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測定,結果(表1)表明,在相同苗種來源和餌料條件下,2種模式養殖的紅螯螯蝦肌肉粗蛋白、水分和粗灰分均無顯著性差異,稻蝦共作養殖的紅螯螯蝦粗脂肪含量顯著低于池塘組,原因可能在于稻蝦共作養殖環境下,紅螯螯蝦作為雜食性動物,餌料結構多樣且活動空間更大造成的。

表1 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紅螯螯蝦主要營養成分 單位:%
紅螯螯蝦肌肉中共檢測到17種氨基酸,見表2。對7種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2種半必需氨基酸(semi-essential amino acid,SEAA)、8種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進行了計算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池塘養殖紅螯螯蝦異亮氨酸和組氨酸、精氨酸均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紅螯螯蝦。蝦可食部分的食用鮮美程度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呈味氨基酸(delicious amino acid,DAA)的組成與含量密切相關,結果表明,池塘養殖紅螯螯蝦DAA/TAA為51.7%,稻蝦共作組紅螯螯蝦DAA/TAA為52.2%,二者無明顯差異,說明2種養殖條件下,紅螯螯蝦滋味相近。

表2 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紅螯螯蝦氨基酸組成與含量
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紅螯螯蝦均檢出19種脂肪酸,其中飽和脂肪酸7種,單不飽和脂肪酸6種,多不飽和脂肪酸6種。2種養殖模式的紅螯螯蝦均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池塘養殖組占66.40%,稻蝦共作組占66.18%。在多不飽和脂肪酸中,池塘組紅螯螯蝦肌肉中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顯著低于稻蝦共作組,總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量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池塘組紅螯螯蝦肌肉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顯著低于稻蝦共作組。

表3 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紅螯螯蝦脂肪酸含量 單位:%
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紅螯螯蝦肌肉中礦物元素含量如表4所示,池塘組和稻蝦共作組紅螯螯蝦礦物元素含量大小順序均為:Ca>K>Na>Mg>Cr>Zn>Cu>Fe>Se>Mn。其中,池塘組紅螯螯蝦肌肉中K、Zn和Fe的含量均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P<0.01),說明上述礦物元素主要由紅螯螯蝦飼料提供,可能由于池塘組紅螯螯蝦攝食率高于稻蝦共作組,造成其肌肉內上述元素含量較高。Mg、Se和Cu等礦物元素含量,池塘組紅螯螯蝦均顯著低于稻蝦共作組。

表4 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紅螯螯蝦礦物元素含量
2種養殖模式下,池塘組紅螯螯蝦肌肉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本研究池塘組和稻蝦共作組紅螯螯蝦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別比崔雁娜等[19]同指標測定結果高4.34%、20.8%和320%、357%。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使用紅螯螯蝦專用配合飼料造成了這種差異。目前養殖戶大多采用小龍蝦、羅氏沼蝦等品種的飼料投喂,對紅螯螯蝦生長速度、產品品質均有一定不利影響,因此,紅螯螯蝦專用配合飼料仍值得深入開發、大力推廣。
池塘養殖紅螯螯蝦異亮氨酸和組氨酸、精氨酸均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紅螯螯蝦,二者呈味氨基酸無顯著差異,但均占氨基酸總量的50%以上,這是紅螯螯蝦風味鮮美的物質基礎。池塘組紅螯螯蝦肌肉中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顯著低于稻蝦共作組,總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量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2種養殖模式的紅螯螯蝦均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池塘組紅螯螯蝦肌肉中K、Zn和Fe的含量均顯著高于稻蝦共作組,而Mg、Se和Cu等礦物元素含量,池塘組紅螯螯蝦均顯著低于稻蝦共作組。在苗種和飼料來源均一致的前提下,紅螯螯蝦肌肉營養成分存在上述差異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由池塘養殖和稻蝦共作環境差異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