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東
當班主任以來,我常用榜樣激勵學生,然而,有一次樹立榜樣的過程卻給我當頭一棒。
那年九月,我擔任高二(5)班的班主任。期中考試,小明像一匹黑馬,一躍成為班級第一名。期中考試表彰大會上,小明獲得“學習標兵”榮譽稱號。在我的推薦下,小明還當上了學生會副主席,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
讓我沒想到的是,還未等小明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我就陸續收到一些投訴。小東說:“老師,我覺得小明的期中考試成績缺乏可信度,在高一時,他的成績并沒有那么優秀。”小亮說:“學習標兵應該在學習各方面起到帶頭作用,可小明遲交或不交作業的現象偶有發生。”……
隨后,小明也找到我,生氣地說:“我評上學習標兵后,同學們對我冷嘲熱諷,我最好的朋友小星、小浩好像也故意疏遠我。我很想回到原來那種平靜的學習生活,請您收回我的‘學習標兵榮譽稱號吧!”
結合已知信息,我猜測學生投訴的原因:一些同學認為學習標兵未經民主選舉產生,可信度不高;小明高一時的學習成績并不優秀,這次期中考試的進步太大,難免讓人生疑;一些學生故意疏遠小明,有羨慕之嫌……
找到問題的癥結后,我對小明說:“為了讓其他同學了解你在這次期中考試取得優異成績的原因,下次班會課,由你來分享學習經驗,進行學法指導。”
“老師,我沒有什么可講的。”他委婉拒絕。
“從預習開始,到課堂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做筆記和完成課后作業等環節。先草擬講稿,寫完后交給我,我替你修改。”在我的真誠勸慰下,小明同意了。
兩天后,小明把講稿交到我手中。閱讀后,我當面和他交流,指出學法指導要主題鮮明,突出學習方法的獨到之處;方法要有可操作性,能夠切實幫到其他同學……經過我的悉心指導,小明的講稿寫得很實在,可操作性很強。
周一班會課,我先向學生說明,學習標兵是科任教師民主投票產生的,還把選票在班里公示,8位科任教師參與投票,小明全票當選。這一做法化解了學生對小明當選學習標兵的疑慮。
學法指導開始了,小明從課前預習講起,先通讀教材內容,接著研讀導學學習目標并繪制思維導圖,最后用檢測題驗證知識掌握情況……小明講得頭頭是道,特別強調認真聽課的方法,要集中注意力,不僅要跟隨老師的授課思路,還要力爭走在老師的前面,將自己的思路和老師的思路進行對比,看一看哪種思路更好。
學生從熱情不高,到漸漸對小明的學習方法產生興趣,最后投去欽佩的目光。學法指導結束后,我進行總結,當眾肯定小明的學習方法是高效的,建議其他學生嘗試小明的學習方法。
我叮囑小明要真正發揮學習標兵的示范作用,要在班級營造良好的學風,主動幫扶學困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科競賽活動等。小明聽懂了我的話,馬上行動起來。他在文化墻開辟“學習園地”欄目,每天精選一道經典試題,打印出來掛在“學習園地”上,各個學科依次循環。小明先將選出的試題和詳細答案解析交給相應科任教師審核,如果所選題目不具備典型性和示范性,小明就要重新選擇,直到科任教師滿意為止。
后來的課間十分鐘,小明常遭到同學的“圍攻”:有的同學請他講課上未聽懂的知識點;有的同學請他解答不會做的習題;還有的同學和他討論數學題的多種解法……小明很快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對他的質疑聲也漸漸消失了,我又看到了小明久違的笑臉。(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