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冰 馬梓瑜
筆者有幸參加了“第九屆中小學優(yōu)秀體育與健康教育課教學觀摩展示交流活動”(以下簡稱“本屆展示活動”),基于對本屆研討會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思、所悟等有感而發(fā),梳理成文,以期與廣大體育同仁們一起探討助推《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有效實施的多元路徑。
一、加強對《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認知、理解與表達
《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作為國家頒布的指導性文件,向上承接著教育的目的,向下指導著教學實踐,可謂是聯(lián)結著教與學的關鍵所在,要想有效實施《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就需要方方面面協(xié)調一致的貫通運作,而這其中的關鍵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師的學習、理解和表達。《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是對《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優(yōu)化、改進和完善,與時俱進地體現(xiàn)了堅持“健康第一”、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教學方式改革、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最新課程理念,課程目標、水平目標和內容結構更加優(yōu)化,內容要求、學業(yè)要求、教學提示等明確具體、指向性強,尤其是大單元、結構化教學等,均需要一線教師加強學習,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消化、內化和轉化,實現(xiàn)這“三化”的關鍵就是要經常地、反復地、持續(xù)地、循環(huán)地學習、理解和領會其實質內涵。
然而,通過“本屆展示活動”不難發(fā)現(xiàn)仍有部分執(zhí)教教師沿用已有的經驗進行課堂教學展示,與《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還有差距;有的教師對于結構化的教學理解不深刻,存在單一動作技術教學的傾向;還有的教師總是想著獲取現(xiàn)成的大單元教學計劃,缺少自己的思考與見解等。
二、加強體育大單元教學設計的認知、理解與表達
《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了要設計專項運動技能的大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是指對某個運動項目或項目組合進行18課時及以上相對系統(tǒng)和完整的教學。學習某項運動技能后要求幫助學生形成結構化知識,包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zhàn)術運用、體能、展示或比賽、規(guī)則與裁判法、觀賞與評價,注重采用結構化知識與技能教學,加強學生對所學運動項目完整的體驗和理解,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要想讓學生對所學運動項目有初步的完整體驗和理解,就要連續(xù)、集中、系統(tǒng)地進行大單元的教學設計與實施。
三、加強對結構化體育課堂教學的認知、理解與表達
在“本屆展示活動”中所展示的八年級《籃球組合動作及傳切配合的技戰(zhàn)術學習和比賽》一課中,執(zhí)教教師充滿激情的師生問好,強調課堂常規(guī),介紹本次課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以籃球“探寶之旅”為主要情境,引領學生通過模擬“姚明號”上水手出海演練過程收集寶藏卡,學生穿著分隊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按照任務單的要求,自主進行“尋寶”——熱身活動、熟悉球性、無球的傳切跑位等練習,準備活動針對實效,為基本部分的教學作了充分鋪墊;“護寶”時3名學生1組無球的2VS1攻防演練,學生靈活躲閃、擺脫防守、角色積極互換;“傳寶”時4名學生1組一球的2VS2傳切配合,成功后投籃,以進球個數(shù)計算比分,同時滲透籃球裁判規(guī)則方法等知識;“戲寶”時4名學生1組一球的2VS1傳切配合的籃球賽,1名學生做裁判,攻防角色互換,學生學以致用;“爭寶”時3VS3籃球對抗賽,學生在比賽中運球、傳球、投籃、跑位、防守等基本動作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顯著提高;“奪寶”體能練習安排的是“蜘蛛撥球賽”;基本部分較好地承接了準備部分,由簡單運動情境的無球傳切跑位、有球模仿練習,到中等復雜運動情境的2VS1、2VS2籃球比賽,再到復雜運動情境3VS3籃球對抗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和指引,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承接上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和指引,過渡自然、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一球多用、一球實用、一球巧用、一用到底凸顯得淋漓盡致,學生在真實的籃球比賽情境中,跑位、躲閃、攻防、運球、傳球、投籃等結構化運動知識和技能教學的脈絡清晰可見,運動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與應用情境融為一體,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學、練、賽、評一體化達成等均在真實比賽情境中發(fā)生。尤其是隊員切入的時機和跑動路線,傳球隊員傳球的時機、準確性、提前量及切入隊員接回傳球后的投籃動作等讓觀摩教師入情、入境,學生們真的從中獲得了對籃球運動項目的完整體驗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