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 黃鎮敏



在毽球教學中,筆者發現初學者由于動作不規范、腳型不正確、連續踢球能力不足,在高點發球、扣球高難度技術定型或者教師拋球進行多球練習等方面,效果較低而且容易出現動作變形的情況。筆者受到羽毛球高遠球訓練器的啟發,制作了毽球輔助練習器,經過反復實踐,不斷優化,最終將自制毽球輔助了練習器運用于教學中,不僅幫助學生解決動作不連貫的問題,更在高難度技術動作學練方面使學生得到了鞏固和提高,并提升了練習密度。筆者在“第九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與健康教育課教學觀摩展示交流活動”中進行了展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毽球輔助練習器的制作方法
1.所需材料
毽球輔助練習器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魚線,大花毽,金屬伸縮三腳架,自制三通頭(左右管長均為10cm、下端管長6cm、管外徑均為40mm、管內徑均為35mm、左右管夾角為160°角),10m可伸縮碳素桿2根(圖1-1)。
2.制作步驟
將自制三通接頭連接于金屬三腳架(自制三通頭時應考慮三腳架插入口的大小,內部分別有旋轉螺絲口),再將2根10m伸縮碳素桿分別插進三通接頭,將毽球用魚線綁住吊在伸縮碳素桿上,根據班級人數綁相應數量的毽球,一般1個毽球輔助練習器綁10個毽球,左右2根桿各綁5個毽球供10名學生同時使用(圖1-2~圖1-4)。
二、毽球輔助練習器的使用方法
1.在腳型控制練習中的運用
使用目的:在毽球初學者練習中強化腳型控制,通過讓學生體驗腳型的動作,發展學生持續踢球的能力。
練習方法:學生面向毽球輔助練習器,根據學生身高選擇毽球輔助練習器的高度和綁毽球的位置,在練習毽球基本功過程中腳內側、腳外側、正腳背按照要求抬大腿、甩小腿、腳端平,毽球踢向正上方(圖2-1)。
練習建議:學生可根據能力練習不同高度的固定球,體驗不同高度接球的位置和腳型。左右腳每分鐘完成30次踢球動作,共完成4組。
注意事項:初學者在練習前充分熱身,避免受傷;踢球時支撐腿重心降低,毽球踢向正上方。
2.練習固定球高點發球技術的使用方法
使用目的:提高學生高點踢準的意識。
練習方法:學生側對固定球,以右腿踢毽為例,左腳蹬地,抬右腳屈腿,在最高點用腳面鞭打毽球,擊打球后重心向前跨步(圖2-2~圖2-4)。
練習建議:學生練習時,體會支撐腳蹬地、屈腿鞭打發力、身體重心前移的過程。高點發球10分鐘完成100個發球動作。
注意事項:學生在練習高點發球時進行側壓腿的輔助練習,避免肌肉拉傷。
3.練習前踏攻球技術的使用方法
使用目的:分解動作技術,幫助學生掌握扣球的動作。
練習方法:根據學生的身高調節毽球輔助練習器的高度,即將毽球綁在毽球輔助練習器上,學生距離固定球約2m,左腿屈腿上步、起跳,右腿伸腿,在最高點擊球(圖2-5~圖2-7)。
練習建議:毽球輔助練習器綁球的高度根據學生的身高、起跳的距離和伸腿的高度調整,抬大腿送髖增加擊球概率,踝關節放松,擊球瞬間發力下壓。完成前踏扣球動作50次。
注意事項:練習前踏扣球前需要熱身并壓腿諸如“一字馬”“橫叉”等柔性性練習,避免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