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晴
從幼兒園步入小學之后,幼兒面臨人際關系、行為規范、學習環境等多個方面的跨越,做好幼小科學銜接,就是為了讓幼兒學習有興趣、活動能合群、生活有條理,從而建立起對小學生活的期待與向往。
逐級開展教研,樹立科學銜接理念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第二實驗幼兒園發揮中心組教研作用,組織學習交流,統一教師思想認識:幼小銜接不是再造一個教育體系,而是貫穿幼兒園三年、覆蓋一日生活的一項常態且非常重要的工作。
開展年級組教研,各年級組重點學習。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園切實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真正落實全面發展的教育任務。結合幼兒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四個方面,從教師、家長、日常工作、班級活動等四個維度,制定了貫穿幼兒園三年、覆蓋一日生活的“幼小銜接”實施方案。
夯實大班組教研,抓住關鍵節點。大班階段是幼小銜接的專門準備期,針對這個關鍵時期,我園采用引領式學習教研,先后向教師推薦學習內容,引領教師拓展思路。走進現場觀摩教研,發現幼小銜接的價值點,找出問題并及時調整。圍繞“如何做好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四方面的準備”開展專題教研和分領域教研。通過逐級教研,將學習的理念落地生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審視科學銜接的每一步。
圍繞園所教學,全方位培養幼兒
游戲引領,實現幼兒深度學習。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獨特的學習方式,作為省游戲實驗園,我園通過分層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重構教師的兒童觀、教育觀、游戲觀,提升教師的游戲觀察與支持能力。通過細化游戲活動前的談話、游戲活動后的回顧分享、區域環境布置、游戲材料投放等,促成幼兒真游戲、深學習,逐步實現幼小科學銜接。
融入一日生活,夯實素質基礎。我園將幼小銜接的精神貫穿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為幼兒入學前的素質培養奠定基礎。例如穿衣這件事,我園三個年級根據幼兒實際制定銜接重點。小班重點是示范引導,利用簡單的圖示和小視頻教給幼兒穿衣的方法,鼓勵幼兒勇敢地嘗試;中班引導幼兒自主完成;大班重點是獨立自主與自我管理,讓幼兒不僅自己完成穿衣,還能疊放整齊,結合氣溫對穿衣進行規劃。
鼓勵互助成長,培養穩定情緒。我園打破班級界限,組織跨年級活動,鼓勵大班幼兒帶小班幼兒在互幫互助中共同成長,豐富交往經驗。從班級的環境入手,我園制作“情緒小怪獸”操作墻,引導幼兒發現、辨別、接納自己的情緒,慢慢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
家園社多方共育,促幼小平穩銜接
我園積極與小學部開展了“因愛相約雙向奔赴”的聯合教研活動。通過課堂觀摩、交流研討、共研共享,教師們知其然、究其異、尋發展,切實了解到幼兒園、小學兩個學段存在必然的差異,基于幼兒內在需求角度去正視這些差異,積極調整、減緩坡度。
在組織一日活動時,積極調整集體活動思路,組織骨干教師定期推門聽課、推選幼兒園幼小銜接優質課、規范大班教師的語言表述等一系列活動。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支持幼兒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積累經驗,不過度重視知識準備,避免超標教學。
此外,幼小銜接應該是家園社多方合力的教育過程。為了推動多方共育、科學銜接,我園組織教師全員家訪,把科學的幼小銜接理念宣傳到社區與家庭,讓家庭和社區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兒在學前階段應具備的素養和能力,為高質量完成幼小銜接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