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博 孫素梅,2
(1.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商學院 江蘇南京 210089;2.南京大學商學院 江蘇南京 210093)
近年來,中國的家族企業漸漸進入創一代和接班二代交班接班的代際傳承關鍵期,有的企業甚至已經完成了代際傳承。從現有的傳承結果來看,可以發現有些企業順利實現了傳承,有些企業則陷入“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有些企業正在遭遇傳承期的發展困境。位于長三角地區的江蘇省經濟較為發達,家族控制的民營企業數量較多,這些家族企業目前同樣面臨代際交接班的難題。
基于代際傳承對家族企業的重要性,學術界對這一問題也展開了廣泛探討。有較多的學者從二代涉入的角度分析了代際傳承對家族企業創新創業、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績效的各種影響,其中財務決策作為家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也受到了學者們的關注。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家族企業會提前做好財務規劃來降低企業代際傳承風險,比如減少債務融資、增加持有現金流、改變盈余管理策略等[1,2]。有一部分學者認為二代成員接班會導致企業績效產生變化[3,4]。由此可見,當家族企業進入代際傳承后期,企業的財務決策可能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會對企業的績效產生不利影響,對此企業應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應對,為家族企業順利實現代際傳承保駕護航。本文從江蘇省家族企業代際傳承期的債務融資現狀出發,分析其債務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期能夠緩解江蘇省家族企業代際傳承期的債務融資難題。
根據Wind數據庫的資料分析可以發現,江蘇省總體上市企業較多,僅2021年上半年社會融資額就達到了2.35萬億元,其中本外幣貸款和企業債券增加較多,信托貸款及企業債券收縮減少。在眾多上市企業中,江蘇省的家族上市公司尤其是位于蘇、錫、常和南京的公司數量較多且起步較早,已進入代際傳承期的企業也較多。債務融資是家族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主要通過銀行借款、發行債券來獲得。
表1呈現了2010—2019年江蘇省實控人是二代和一代的家族企業歷年債務融資結構對比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對于實控人是二代的家族企業,從2010年至2018年的借款占比水平一直在下降。與實控人仍然是一代的企業相比,實控人是二代的家族企業的借款比率和流動負債占比均遠高于實控人是一代的企業,且從2010年至2019年,每年的情況皆是如此,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代際傳承的家族企業的短期負債更多,也更加傾向于使用借款來進行融資。2011年到2018年,關于資產負債率,實控人是二代的家族企業的這一指標值低于實控人是一代的家族企業,這說明代際傳承可能影響了家族企業的債務融資水平。

表1 江蘇省家族企業歷年債務融資結構表(單位:%)
表2呈現了2019年江蘇省各行業分布的家族企業的債務融資情況。根據樣本數據分析發現,家族企業主要從事制造行業、金融保險業和教育文化產業。從表2可以看出,實控人已經是二代成員的江蘇省家族企業主要從事以上這三個行業,不同行業的債務融資情況有明顯區別。制造行業和金融保險行業由二代控制的家族企業的短期借款占資產比值、長期貸款占資產比值和資產負債率明顯高于總體水平,教育文化產業行業卻與之相反,三個指標均明顯低于總體水平。

表2 2019年江蘇省各行業家族企業債務融資表
綜合表1和表2可以發現,江蘇省家族企業涉及各行業,其中制造行業的企業占據絕大多數。雖然2019年制造業企業中實控人是二代企業的各項指標水平較高,但從總體上來看,實控人是二代企業的債務融資水平低于一代控制的企業,且二代更傾向于使用流動負債。
作為經濟大省,近年來江蘇省國有企業的信用資質相對較好,信用等級級別較高,未使用銀行授信充裕,債務融資規模持續擴大,債務期限結構偏長,這些是家族企業遠不能相比的。尤其是對于處于代際傳承期的家族企業而言,一代與銀行及其他債權人之間建立的良好關系會因二代全面接班而趨于下降,且某些二代成員在接班時急于求成或過于保守都會導致銀行等利益相關者的不信任,同時代際傳承期企業可能會存在的低績效表現及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都會導致企業債務信用級別進一步降低,進而導致企業可用的債務融資資源不斷減少,尤其是長期債務資金資源遠不如國有企業,這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增加流動性風險,還可能導致企業的長期投資計劃被擱置,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與一代控制的企業相比,二代們控制的家族企業的長期導向并不明顯,企業的流動負債水平和銀行借款水平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加重了流動性風險。結合現實中處于代際傳承的企業實踐可以發現,代際傳承不利的企業大多具有較高的債務水平,且這些企業普遍存在借新債還舊債的情況,一旦企業經營不利,財務風險即會大幅提升,導致企業陷入無法償還債務的境地,甚至會導致家族企業失去控制權。
家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通常會考慮家族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尤其是當企業處在代際傳承時期,更要確保家族掌握最大比例的所有權。江蘇省的家族企業也呈現出這一明顯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家族企業主會更加謹慎且保守地對待融資,排斥可能會削弱控制權的融資,偏好于內源融資,如果需要外部資金時,會優先選擇債務資金[5]。考慮到中國家族企業發展時間較晚,即使當二代已經成為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大多數企業也并未真正地順利完成代際傳承,二代是否能夠真正掌舵甚至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仍然有待時間的考驗。此時的家族企業會更加偏好絕對控制權,債務資金的使用水平可能會更高,這無疑會進一步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而且這種偏好很可能會導致企業拒絕其他權益資金者的投資資金,進而導致長期資金不足,企業的長期投資活動最終會因此而受到限制,錯過發展機遇。
首先,當家族企業進入代際傳承期時,由于二代與企業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并不像一代那樣堅固而穩定,且家族企業固有的民營企業性質導致投資者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更加嚴重,這會嚴重影響企業的融資。對于處于代際傳承期的家族企業,首先應主動披露各項信息,同時提升信息披露質量,良好的信息披露可以獲得外部利益相關者的信任,降低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有助于提升企業信用等級;其次,家族企業應主動加強與外部投資者的聯系,鞏固企業原有的關系網絡,建立企業與政府及銀行等之間的良好關系。如有些家族企業在培養二代成員時,會提前安排二代去政府機構工作,之后再回歸家族企業;最后,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有助于增強企業聲譽[6],提升企業與其他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關系。
縱觀近些年家族企業的發展現狀可以發現,某些家族企業一味地追求做大,忽視風險,盲目擴張,不斷地在各行業進行各種投資活動,跨行業跨地區的投資活動此起彼伏,導致企業資金緊張。一旦多項投資失利,銀行斷貸,企業馬上就會面臨資不抵債的困境。代際傳承增加了企業風險,盲目投資會讓這種風險進一步加劇。對于代際傳承期的家族企業,減少風險較高的盲目投資,收縮企業的擴張步伐,在企業現有的業務范圍內加強現金流管理,減輕債務負擔,拓展更廣泛的融資渠道,有助于二代順利接班。同時,長期導向作為家族企業的顯著特點,代際傳承時期也應遵循這一導向,從長遠出發,關注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的投資項目,減少短期高風險投資活動。
家族控制是家族企業的核心特點,代際傳承的本質是為了實現家族對企業的持續控制,企業增長有助于家族控制,二者之間相輔相成。因此當家族企業在進行代際傳承時,不能一味地追求過高的控制權,排斥外部權益資金的投資,這可能會導致企業失去發展的良好機遇,抑制企業增長。家族企業可以借鑒國外百年家族企業的股權架構設置,將其作為公司治理層面的重要戰略決策,根據企業自身和家族內部的特點來設置更為合理的股權結構,這不僅有助于吸引外部資金、擴展融資渠道,也有助于家族企業的長期發展。
相較于全國中西部地區,江蘇省的家族企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總體數量較多,目前已經進入代際傳承的企業數量較多。作為家族企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一步,代際傳承能否成功決定了控制家族能否繼續控制企業,也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債務融資決策則是企業戰略決策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合理的決策有助于降低企業傳承風險,維護家族社會情感財富,最終推動企業和家族共同成長發展。與之前完全由創業一代控制的企業相比,處在代際傳承時期的企業債務融資決策顯然是有差異的,江蘇省家族企業更多地使用了債務融資,尤其是流動負債,且企業的融資渠道收窄,這不僅會增加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也會抑制企業的績效增長。企業一方面應減少盲目的對外投資,另一方面應積極與內外各種利益相關者建立積極良好的關系,拓展融資渠道,同時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從公司治理層面平衡對控制權的追求與企業增長的關系,確保家族實現控制的同時,減少代際傳承時期的內外沖突,同時根據外部環境變化轉變企業融資策略,努力追求企業長期發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