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磊 郭 晗
齊齊哈爾大學體育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體育課是以提升操作技能為主的一門實踐類課程,如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實現體育教學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經是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發展趨勢。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教會學生基本運動技術,使學生養成自主參與體育運動的好習慣,培養學生優良品質和團隊協作能力,進一步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等,最終達到“錘煉意志、塑造人格”的目標,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重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由于學校體育線上課程建設的不足,個別體育運動項目又很難實現居家鍛煉的要求,而武術教學內容眾多、各具特色,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武術學習不受場地器材和季節等限制,既可以增強學生體質,又可以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立德樹人”的教育。[2]學校體育要充分發揮體育教育獨特的育人功能,深入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3],多途徑提升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實現體育教育引領、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三全育人新格局,通過體育教育堅定青少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國培養具有優良素養的復合型人才。武術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瑰寶,通過武術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激情,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勇敢、果斷、頑強、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為新時代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我國的教育方針始終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青少年體質呈下降趨勢[4],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很難得到保障,體育的育人功能也被忽視[5]。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幫助廣大青少年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在“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強則中國強,少年強則中國強”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學校體育教育一定要肩負起培養青少年樹立“健康第一”理念的重任。武術具有不受場地、器材和時間等限制的特點,完全可以滿足居家自主學習和鍛煉身體的需求,武術技能的提升對身體綜合素質的要求非常高,手眼身法步的有效配合,一氣呵成的武術套路演練都離不開良好的身體素質,武術學習對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和靈敏性等身體素質的要求非常高,常年的武術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武術文化博大精深,流派眾多,既有可以滿足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青少年需求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養生項目,也有可以滿足青少年健身需求的長拳、南拳等力量性拳種以及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器械類武術。武術學習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先練習基本功,打下扎實的基礎后,再進行短套路的拳術學習,最后進行武術器械項目的學習。在武術的學習過程中,教者的正確示范引領非常重要,完美精準的武術動作,可以給人以美感,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選取專業運動員的武術演練視頻進行學習,既可以改正錯誤動作,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線上線下武術教學的有機結合,達到科學引導學生享受運動樂趣的目的。
由于部分老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認識欠缺,缺乏計算機知識和線上體育教學的經驗和能力,部分教師雖然在日常體育教學中采用現代教育技術,但也只是借用網絡課程資源,對線下體育教學的補充,沒有建設和完善系統的、完整的線上體育教學資源。
優質體育教學平臺資源的開發和應用,是確保體育課程線上教學質量的基礎。通過對鄂爾多斯市中小學線上體育教學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有79.41%的教師采取錄播授課的形式開展線上體育教學活動,有73.26%的教師采用武術項目開展線上體育教學活動。但是,只有20.37%的教師參加過武術專項學習,有28.76%的教師是武術愛好者,這部分教師能夠確保線上體育課程學習的教學質量。線上體育教學多采用仰臥起坐、俯臥撐、平板支撐等身體素質練習內容,以及武術、健美操等技能教學內容,但是很難保證動作的正確性,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缺乏統一按教學計劃錄制的高水平線上體育教學課程資源,是導致線上體育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的重要因素,線上體育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有待進一步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在傳統的線下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正確完整的示范動作,風趣生動的講解,百問不煩的科學引導,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來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激情,使學生充分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既提升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又培養了學生自我規劃體育鍛煉的能力和自主鍛煉的良好習慣,培養了學生勇敢、果斷、頑強拼搏的優良品質和堅毅不拔的精神,進一步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最終達到“錘煉意志、塑造人格”的目標。而線上體育教學,由于運動空間和運動器材不足、影響居民生活等現實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教學無法實施,只能采取固定體育教學內容的辦法,選取不受場地器材限制的體育運動項目來學習,很難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學生的學習狀態很難掌控。而其他課程線上學習任務較重、作業較多、學生懶散、家長不重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嚴重制約了線上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體育技術教學的特征是教師直觀的示范講解,學生模仿練習,教師指導糾錯。可是,在線上武術教學中,傳統的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難以實施,教師很難掌控學生的學習效果,很難形成班級體育骨干的示范引領作用,很難完成教師通過觀察實時指導糾錯的教學過程,而部分教師和學生網絡教與學的技術不嫻熟,加之網絡運行速度慢等因素的影響,在線上武術教學過程中,傳統師生教與學的互動形式很難實施。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加強線上教學技術與技巧的學習與掌握,通過現代技術教學手段,深入挖掘新穎的、具有吸引力的教與學的組織與教法,確保武術課程線上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2020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大力推廣武術、舞龍、舞獅、龍舟等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參與武術學習的重要因素,明確的學習動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武術題材的愛國主義影視片段、武術家的愛國故事,通過武術明星健美的形體,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通過“教會、勤練、常賽”實現中華武術的獨特育人功能,教會學生科學鍛煉的方法和武術技能,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傳承和發揚中華武術,使他們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通過常賽來激發學生提升武術運動技能和求新的興趣,實現學校體育教育全過程培養學生勇敢、果斷、頑強、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感。
新時代,互聯網技術應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這對體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并熟練應用騰訊直播、釘釘、網易課堂、MOOC 等平臺進行教學,整合和利用信息技術錄制武術微課或網絡搜尋武術教學資源,已經成為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應定期組織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技術培訓,提升體育教師線上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完美的武術套路示范演練是激發學生喜愛武術的直接動力,應該聘請武術專家授課,引進優秀退役武術運動員充實教師隊伍,開展教師武術教學基本功大賽等形式,提升體育教師的武術教學技能,通過線上線下的翻轉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教學氛圍,使學生真正喜歡上武術課,最終達到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錘煉青少年意志品質,塑造優秀人格的目標。
中華武術門派眾多,區域特色鮮明,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不應整齊劃一,應充分體現區域文化特色,建立校本武術課程,形成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一校一品武術教學體系。在武術線上課程資源建設上,借用網絡資源,精心挑選互聯網上優質的武術視頻教學資源,但要通過和教材對比,進行認真甄別后再使用,使教材內容、微課視頻和教師武術示范內容保持高度一致,還可以邀請武術專家或優秀運動員錄制微課視頻,形成統一、系統的武術線上教學資源,也可以對學校武術基礎好的教師通過培訓后,自主錄制線上武術教學微課視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武術在線教學課程資源。在網絡課程平臺的功能設計上,應根據青少年學生的特點,構建方便快捷的功能鍵,形成路徑清晰,方便快捷流暢的線上學習環境,通過豐富的武術課程資源和完善流暢的網絡課程平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此達到提升武術課程線上教學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