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薇薇

牛建強編著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其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中都占據著重要位置。黃河文化作為黃河流域勞動人民歷經數千年生產生活實踐所創造的精神文明,如今已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性、文化性和主體性。科學地研究黃河文化的精神內涵和價值體系,有益于加強中華兒女對黃河文化的認知,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由牛建強編著、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黃河文化概說》以黃河文化為切入點,結合時代背景,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分析了黃河文化上升為中華文化核心的路徑和演變歷程,指出了新時代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精神內涵及價值的重要意義。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力求語言簡潔、文字通暢,以期加深讀者對黃河文化的理解,為傳承黃河文化貢獻力量。
《黃河文化概說》從整體的角度俯瞰黃河文化發展歷程,分析了黃河河道扇形擺動的歷史變遷,以及黃河流域早期文明和黃河撫育下的農耕文明。以文化和民俗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黃河流域的民間習俗和大河風情;總結了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洪水災害,討論了黃河治河方略的歷史變遷;研究了黃河兩岸城市的興盛與衰落,并分析了黃河流域商業發展情況及商人集團;探討黃河的生命倫理,討論了黃河文化在現代化轉型期遇到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此外,書后附有延伸閱讀目錄,以便讀者對黃河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討論和研究。
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文化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軟實力,弘揚民族文化在凝聚民族精神、加深人民對國家認同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勞動人民在黃河流域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成果的總和,其中不乏文人墨客在游歷黃河時所留下的詩篇,也有勞動人民在生產過程中創作的勞動號子,可見,黃河文化底蘊十分豐富,凝聚著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精神力量,如今更是成了中華兒女內在的情感聯系。因此,應高度重視新時期黃河文化精神內涵及價值的弘揚和傳承工作,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其一,做好黃河文化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系統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工作。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滋養了中華兒女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都認可黃河的地位,也了解黃河文化的重要價值,但黃河文化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不同省區和民族,同時黃河文化時間跨度大,從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黃河流域生活勞作,可以說黃河孕育了早期的華夏文明,而當前不少人對于黃河文化仍缺乏系統深入的了解。國家需要重視黃河文化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黃河文化為紐帶將黃河流域各省區聯系起來,構建一條完整的黃河文化產業鏈。可以組建專門的黃河文化研究小組,從黃河的源頭開始對黃河文化進行系統考察,同時利用當地政府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來協助研究小組的考察工作。
其二,促進文旅融合,開展黃河文化旅游活動,讓黃河文化“活起來”。旅游活動是推進黃河文化傳承和弘揚的重要環節。首先,旅游企業可以利用黃河文化的影響力開展旅游宣傳活動,提高旅游景區的知名度,進而為旅游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次,黃河文化可以融入旅游活動,加深人們對于黃河文化的認知,實現新時期黃河文化的價值傳承。在黃河文化文旅融合的過程中,國家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出臺優惠政策,引導旅游企業開發黃河文化資源,充分發揮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旅游企業開發黃河文化旅游資源,一方面為當地民眾提供了就業崗位,有效減少了外出謀生人口;另一方面激發了當地居民對黃河文化的保護欲望,使居民從旁觀者變為主動參與者,推進黃河旅游文化活動的開展。同時,國家要注重黃河流域環境保護工作,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引導企業在開發黃河旅游資源時要注重生態建設。
其三,深挖黃河文化的內涵,將其融入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黃河奔騰不息,在不同的時代講述著不同的黃河故事,象征著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黃河文化更是體現了常新的精神價值。黃河文化傳承數千年,其中蘊含著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需要重視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深挖黃河文化的時代內涵,讓優秀的黃河文化呈現新的時代魅力。首先,國家可以在黃河沿線打造一批黃河文化博物館,見證當地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講好新時期的黃河故事。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將黃河文化典籍并入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資料中,方便后人查閱。其次,國家要整合社會資源,加大黃河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力度,構建科學合理的黃河文化保護機制,為黃河文化保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國家要為黃河文化資源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大黃河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引導更多的人投身到黃河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