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芝
劉炯天 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黃河文化歷史悠久,歷經幾千年的洗禮與繼承發展,成為孕育與續寫多種文明的文化根基。新時代背景下,黃河文化蘊含著深厚的時代底蘊、豐富的教育內涵,在傳承民族文化、提升學生文化自信方面有著重要現實意義。通過發掘黃河文化中的教育資源,傳承其精神內涵,有助于豐富和擴展學校教育內容,促使黃河文化在教育領域彰顯時代教育價值,為教育事業增添發展活力。由劉炯天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黃河文化》一書,是“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化系列叢書之一,也是“翻譯河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書立足黃河文化沃土,從多個方面呈現黃河流域的特色文化,注重黃河文化的對外傳播,向世界展示了可愛、可敬的黃河形象。
《黃河文化》一書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從孕育角度,介紹了黃河上、中、下游的基本狀況;第二章研究了新石器時期的黃河早期文明萌芽、大河岸邊大河村新石器時期黃河文化的發展及黃河大改道、大禹治水等相關知識;第三章圍繞黃河文化的根與魂,探究了文明形成的核心、黃河流域多民族統一的壯大與發展過程;第四章以開枝散葉、兼容并蓄、光芒四射、生生不息為題,分別論述了黃河文化的北移南徙、異質文化之借鑒吸收、黃河文化的域外影響與黃河文化的再生與創新精神。
由該書可知,母親河孕育了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形成了極具包容、兼收并蓄的多元文明形態,造就了民族精神的傳承。舊石器時期,生活于黃河流域的原始人類留下了早期文明的印跡;新石器時期,黃河流域形成了大汶口、龍山等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態,成為黃河文明的基礎;封建社會時期,黃河流域形成了系統的國家機制,促使黃河文化借鑒和整合不同時期的文明資源,并建立了齊魯、秦漢等獨具特色且相對成熟的文明體系,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當前,面對新時代人才培養需要,黃河文化在教育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憑借深厚歷史底蘊、先進教育理念、強大精神力量指導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具體而言,黃河文化的教育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提升民族文化認同感。受全球化發展的影響,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逐步增強,多元文化成為影響學生價值觀塑造的重要內容。在教育中發揮民族文化的優勢,才能在教育中保持主動地位。黃河文化歷史悠久,但是其在教育領域缺乏有效的融入機制,使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教育功能發揮不充分,一些學生對黃河文化的認知相對膚淺,民族文化自信心比較缺乏。黃河文化的產生離不開人們的生產生活,將黃河文化融入教育中能夠喚醒學生心中深層次的民族文化自信與自豪感,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塑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積累,促進黃河文化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承與弘揚。
其次,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增強黃河文化凝聚力。黃河文化延續數千年,具備顯著的文化凝聚力與感染力,在歷史進程中具備經濟、政治及文化等多種功能。新時代背景下,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民族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面臨巨大挑戰。為了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必須借助黃河文化的教育功能,以黃河文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的內驅力。黃河文化在教育中的滲透,有助于培養學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等優秀品質。在強調創新奮斗的新時代語境下,學校教育需深植于寶貴的黃河文化,提高學生的民族責任感,使學生能為了民族復興專注于學習,賦予學校教育充沛的生命力與嶄新的驅動力,助力立德樹人目標的高質量實現。
最后,擴展學校教育資源,強化價值觀塑造。黃河文化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形成了豐富的育人資源和強大的精神指引力量,對于培養學生的是非觀、價值觀有著重要指導作用。學生作為承擔民族復興重任的接班人,接受理性、系統的黃河文化教育,有助于健全自身人格。學??山Y合立德樹人總體規劃與目標,將其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使其切實進學校、進課堂。學??梢陨疃韧诰螯S河文化中的教育資源,梳理其精神內涵,根據不同的課堂內容進行針對性滲透,在傳承黃河文化的同時,發揮育人功效,對學生進行強有力的價值觀引導,在精神與實踐層面充分鼓勵學生成長成才,充分彰顯黃河文化的教育價值,建立有益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黃河文化教育機制。
綜上,黃河文化中凝結著深厚的人文歷史價值、豐富的教育價值,通過梳理與整合黃河文化,完善黃河文化教育機制,能夠為學校教育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促使黃河文化在學生群體間傳承與發展,推動學生道德素養和文化水平提升?!饵S河文化》一書詳細且深入地論述了黃河文化的相關知識,為了解和學習黃河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資源,有助于賦能黃河文化,使其在教育領域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