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歷史性勝利對“三件大事”進行政治性肯定和歷史性定位,說明“三件大事”不是簡單的歷史機緣,不是一般的政治概念,更不是普通的政策落實,而是以“三件大事”為題,集中展示、說明和高度概括新時代在政治、經濟、文化、黨建、反腐、軍事、外交、脫貧和生態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高度重視黨的思想建設,從源頭筑牢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創造性地把黨的初心和使命確定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碧岢觥皩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的歷史性命題和奮斗目標,把中國共產黨塑造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在指導思想上與時俱進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充滿斗爭精神的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為此,在全黨先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學習教育,在培根筑魂上下狠功夫,重振了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紀律觀念和斗爭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帶頭學習黨史,提出大黨史觀,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同中國近代史、同中華民族的歷史連在一起。從2012年11月16日發表《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到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共發表有關黨史、近代史方面的文章、講話47篇;有關歷史主題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共9次。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歷次的國內考察中,文物保護單位、革命紀念館等歷史遺址是必到之處,如浙江嘉興南湖、江西于都、河南蘭考、陜北延安、甘肅高臺西路軍紀念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廣西全州湘江戰役紀念館、吉林四平戰役紀念館等。所到之處,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和革命精神都作深刻的闡述,成為更加生動的“歷史現場課”。2021年,在北京建成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這不僅是全方位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偉大歷史功績,更是向全世界和全國人民傳遞中國共產黨建設紅色文化的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還通過隆重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等一系列活動,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階段的偉大功績,全面反擊各種各類歷史虛無主義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建設,并把紅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系在一起,要求全黨“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舉創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绷暯娇倳浖橙炐銈鹘y文化和智慧的實例比比皆是,在每篇講話中,都引經據典、縱論古今,把優秀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有機結合,為全黨做出了榜樣。
與理想信念學習教育活動和紅色文化建設相配合的是全面從嚴治黨。政治上,要求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進一步要求全黨擁護“兩個確立”。從而使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政治上的領導力量和中國人民的主心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正式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
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是反腐倡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為起點,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以共產黨人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鐵腕反腐,“打虎”“拍蠅”“獵狐”,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推進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組合拳”。十年來,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76.1萬多起,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64.8萬余件,腐敗分子肝膽俱裂,全國人民拍手叫好,黨內風氣為之一新。與黨內反腐相配合,在全社會進行掃黑除惡斗爭,堅決打掉黑惡勢力的保護傘,社會風氣為之一新。反腐敗斗爭最大限度地增強了黨的凝聚力,獲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新時代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確立新時代強軍目標,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所有這些構成中國進入新時代的主要標志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最新的理論成果,先進的治國理念,正確的政策策略,有力的措施辦法,使新時代十年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萬元增加到8.1萬元。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14億多人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鎮化率提高11.6個百分點,達到64.7%。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們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萬億元增加到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A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新時代,我國發展基礎全面夯實,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持續加強。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2012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1.2萬億斤,自2015年起糧食生產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全國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1%,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新時代,交通運輸發展成就突出。四通八達的綜合運輸網絡逐步完善。信息通信水平快速提升?!皩拵е袊薄熬W絡強國”戰略加快實施。2021年末,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能源生產能力穩步提升。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新時代,黨中央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我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體系制度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勝利。
新時代,黨中央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開展,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
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實踐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我們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堅定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接續奮斗,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這次扶貧行動與以往不同,不是慰問式扶貧,也不是施舍式扶貧,而是開發式扶貧,確保脫貧不反彈,富??沙掷m。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脫貧攻堅戰只是造福人民的一個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實行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就業,依法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
多項造福人民的政策得到可喜成果。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萬元增加到3.51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及時調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戶區住房4200多萬套,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ヂ摼W上網人數達10.3億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用黨紀國法來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新時代的鮮明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查處教育醫療、養老社保、執法司法等民生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65萬多件。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惠民成就的標志,新時代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落到實處,得到全體人民的衷心擁護,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將越走越寬廣,必將成為世界發展的典范。
“三件大事”,多項成就,歷史性勝利。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我們有理由相信,必將有更多的大事善做善成,造福人民,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