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越
2022年年初以來,鎮賚縣將解決群眾訴求作為推進“基層建設年”的重要抓手,高標準啟動“暖心曬單”工程,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有力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長效化開展。
建強平戰體系,打造“全域覆蓋”暖心工作格局。建立“平戰結合”暖心工作體系,持續深化全域覆蓋精細治理模式。建立城市“AB崗”工作體系,依托社區網格建設155個暖心服務站,3122名社區“三長”人員配套組建155個暖心服務團(A崗);劃分城區封閉區域,2009名縣直部門黨員干部下沉組建189支先鋒服務隊(B崗),與暖心服務團(A崗)互為頂崗、備崗,確?;鶎佑谐渥懔α科綍r抓治理、戰時抓防控。深化鄉村“1包10”包保機制??偨Y運用疫情防控農村“1包10”結對包戶經驗,深化“暖心服務團團長(141名包村干部兼任)—網格長(242名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兼任)—片區長(719名村干部、駐村干部、村民小組長兼任)—網格員(3445名黨員、村民代表、志愿者擔任)”四級鄉村網格治理組織架構,推動村民自治網格無死角、全覆蓋。
深化為民服務,建立“一單辦理”快速響應機制。在全縣建立暖心賬單,實施暖心曬單“五民十二步”工作法,推行“一單辦理”吹哨報到模式,解決好群眾需求和關切問題。暢通民需收集渠道。推動社區(村)網格員經常性開展入戶走訪、微信巡訪,通過落實“兩巡八報五問五到”民情百度機制,采取收集賬單、梳理賬單、核驗賬單,廣泛收集群眾訴求、列出“暖心賬單”。加強民意分析研判。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牽頭,采取日碰頭、周分析、旬會商、月懇談“四研判”方式研判賬單,開展民主議事,受理各網格上報問題、研判分析問題解決途徑、措施等;深化民事辦理制度。以社區(村)、街道(鄉鎮)、部門、縣委城鄉基層治理服務中心為單位,整合工作力量,履行“吹哨”“應哨”職責,發揮協調作用,實行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街道)、好事常開展、難事要協商“四事辦理”機制,做好解決賬單、上交賬單、受理賬單、分派賬單任務,樹立“民事即辦”品牌。優化民聲反饋途徑。推動各部門(單位)組建領賬專班,接收分派賬單。問題辦結后,填寫反饋賬單,報送縣委城鄉基層治理服務中心??h委城鄉基層治理服務中心逐級向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下達反饋賬單。村(社區)采取動態、專項、跟蹤、預約、網絡等“五項反饋”途徑反饋辦理結果,及時銷號賬單。強化民情考評問效。由縣委組織部城鄉基層治理工作科牽頭抓總,做好全縣暖心賬單銷號評比。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專項考核組,對縣直部門承辦受理的“吹哨”事項,鄉鎮(街道)、村(社區)受理、解決的問題事項,通過一事一驗、季度評議、年度評比“三考評”的方式,做好驗收賬單、評比賬單等考評驗收任務。截至目前,全縣受理辦結暖心賬單300余件,基層反響和群眾滿意度實現新提升。

強化考評問效,用好“三項機制”提升工作質效。對縣直部門承辦受理的“吹哨”事項以及鄉鎮(街道)、村(社區)內部協調解決的問題事項,采取一事一驗、季度評議,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確保賬單辦理精準、全面、無遺漏,推動形成街鄉搭臺、書記領辦、黨員參與、群眾點評的工作格局。年底,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組建專項考核組,采取晾曬賬單、考核評比等方式,唱好部門打擂、街道(鄉鎮)比武、社區(村)競賽“三部大戲”,評比結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以及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及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推動形成幫辦代辦的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