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元化,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增多,信息傳播的實效性也越來越強。不僅如此,大量受眾不滿足于單純地接收信息,也積極參與到新聞信息的傳播隊伍中,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發展創造了機遇,但是同時也給播音主持人的職業發展帶來了一定挑戰。播音主持人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創新語言表達的形式與風格,使自身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是指在節目主持的過程中,在確保主持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的同時,能夠運用自身的專業技術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對所報道的內容進行藝術性的加工和處理,從而提升內容傳播和報道的效果,使所報道的內容可聽性更強,更好的吸引受眾,讓受眾對報道內容的理解更加清晰準確,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達到內容傳播與報道應有的效果。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是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在新媒體環境下,對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對報道內容進行藝術性的加工外,還要針對不同媒體的特征,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播音主持,滿足不同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不僅要讓受眾能夠準確理解信息內容,還要使受眾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滿足[1]。播音主持語言整體上表現出了風格之美、規范之美、個性之美等藝術精髓,既能夠讓播音主持人在報道主持的過程中享受語言藝術美,同時也能夠讓受眾獲得良好的聽覺體驗,帶給受眾美好的體驗。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就新媒體時代而言,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個性化特點。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呈現形式多元化,人們對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篇一律的播音主持語言表達形式和風格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具有個性化特色的語言表達才能吸引受眾的關注,為播音主持節目的良性發展提供保障。就目前來看,在多種媒體融合發展的情況下,某一節目能夠深受大眾喜愛,關鍵原因之一就是播音主持人在語言風格上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色,其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循行業規范,客觀真實的傳遞信息的同時,能夠根據主持節目的主題、內容,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發表獨特的見解,并且能夠在大眾心中產生共鳴,而不是沒有個人想法和觀點的盲目跟風。基于受眾的喜好和需求,結合不同媒體的特點,播音主持人不斷迎合受眾,調整與優化自身的播音主持語言方式和技巧,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播音主持語言風格。(2)口語化特點。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多,人們每天都會接收不同媒體推送的各類信息,人們也習慣了這種快餐式的信息閱覽方式,大部分群眾在信息瀏覽過程中以淺層閱讀為主,只有少部分人面對部分信息會進行認真閱讀,而且在瀏覽信息的過程中還未能對信息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分析,便迫不及待閱讀下一條信息。為了迎合大眾現有的信息瀏覽方式和習慣,播音主持人在進行信息播報的過程中,語言表達上減少了對專業術語的運用,而是采取更加通俗易懂的口語進行信息播報,這樣有利于受眾對信息的理解,降低受眾信息閱覽的難度。因此,在新媒體發展驅動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呈現出口語化的特點。(3)網絡化特點。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互聯網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各種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由于新媒體平臺信息發布的門檻較低,信息發布者的專業水平、語言表達風格也呈現多樣化,導致各種網絡用語應運而生,并受到大眾的喜愛,使部分網絡用語成為倍受歡迎的“熱門用語”。比如目前受眾群體較多的新媒體平臺“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就是“網絡用語”產生與傳播的集中地,這種語言表達形式對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部分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也會運用部分網絡用語[2]。
新媒體時代給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情況來看,主要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1)存在較強的主觀色彩。播音主持語言是傳播信息的關鍵載體,進行語言藝術化處理需要建立在播音主持內容真實、可靠的基礎上,而且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只是一種輔助信息報道傳播的形式,是為了更好的提升播音主持的效果。但是在部分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發展中,未能分清主次,過分強調藝術加工,而忽視了播音主持內容的真實性,導致在進行報道內容的加工處理過程中,主觀色彩較為濃厚,出現過分夸大事實、營造噱頭等問題,使受眾對所報道的內容產生錯誤的理解。(2)口語化嚴重??谡Z化是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主要發展特點,合理的進行播音主持語言的口語化處理可以幫助受眾更好的理解報道的內容,提升播音主持的親和力,提升受眾對節目的關注度,也能夠激發受眾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但是部分播音主持人在進行語言藝術處理的過程中,存在過度口語化的問題,這樣會導致播音主持過程體現出一定的不規范、不專業的問題,不利于播音主持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新媒體時代,人們在信息獲取渠道上有了更多的選擇,播音主持節目類型也不斷多樣化,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對節目效果有直接影響。更具親和力的播音主持語言能夠更好的吸引受眾,收獲受眾對節目的關注。因此,在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創新發展中要注重提升語言的親和力,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路人緣”。例如,《媽咪寶貝》節目屬于一檔育兒社教類節目,通過電波向孕媽媽和準媽媽們傳遞育兒知識,定期邀請教育專家或心理咨詢師做客直播間分享育兒經驗,每周安排寶貝們來到直播間進行才藝展示,欣賞孩子、鼓勵孩子,真真切切的服務聽眾,為受眾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與聽眾共同成長。再如,《老爸老媽私房菜》節目,受眾是中老年人的一檔生活類節目,家中的柴米油鹽。與中老年人互動交流時,要特別注意語氣和語調,親和力極其重要,就像與自家的爸爸媽媽請教做飯技巧一樣,從而提升節目的可聽性。(1)播音主持人要對受眾有尊重,與受眾互動的過程中使用禮貌用語,比如在節目互動環節時,要使用“您”“請問”“請教”等,注意語氣的誠懇、真摯,能夠拉近受眾與播音主持人之間的距離,使受眾感受到主持人對自己的尊重,提升受眾對播音主持人的認可,進而對節目產生好感,黏合度更高[3]。與此同時,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要保持端莊,塑造親民的形象,從而實現提升自身的“路人緣”。(2)播音主持人要轉變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能夠從受眾的視角審視問題,了解受眾的需求,尊重受眾的想法,迎合受眾的喜好,從而選擇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信息的播報。為提升播音主持人對受眾的了解,可以加強與受眾互動,引導受眾對播音主持人進行評價,或者為播音主持語言風格、語言表達方式等提出建議,比如可以引導受眾通過留言、評論、撥打熱線電話等方式進行信息反饋,表達自己的看法,播音主持人要認真對待受眾給出的建議,并積極采納合理化建議對自身的播音主持語言進行調整和優化,從而提升播音主持語言的生動性、藝術性和幽默性,使播音主持語言更親民,獲得受眾的認可。傳統的新聞信息播報相對枯燥,通過提升播音主持語言的親和力,能夠消除新聞信息播報的枯燥感,讓新聞信息可以獲得更多受眾群體的關注,提升新聞傳播的效果。
播音主持人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強化語言訓練,在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夯實語言表達功底,并學習語言表達技巧,掌握新媒體信息傳播機制,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播音主持中能夠形成具備個性鮮明的播音主持語言風格。(1)播音主持人要保持發音的標準。播音主持人形成語言的個性風格需要建立在夯實的語言表達功底的基礎,標準的發音是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語言表達素養,標準的發音可以確保播音主持人準確的傳遞信息,讓受眾能夠聽清、聽準播音主持人所傳遞的每一個字,避免受播音主持人發音不標準的影響,導致受眾對所播報的內容有錯誤理解。因此,播音主持人要注重夯實語言表達功底,提升發音的標準性,確保在播報內容時做到字正腔圓,發音清晰、明亮,減少“口音”。(2)播音主持人要合理運用修辭。在進行播音主持的過程中,合理運用修辭可以讓語言表達更加生動、形象,更準確的傳遞信息,提升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營造良好的語言藝術氛圍,讓受眾能夠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受眾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要根據具體的情境,選擇合適的修辭方式進行語言的藝術處理。例如,《名醫門診》節目屬于一檔健康訪談類節目,廣播電臺與各大醫院聯合播出,為廣大聽眾解決實際難題,提供貼心服務。在該節目中主持人可以根據專家講解的內容,適當運用一些比喻、雙關等修辭,進行語言的藝術處理,可以豐富語言內涵,還能使聽眾更容易理解專家講解的有關醫學、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聽眾解決問題的同時,使聽眾獲得美的享受。(3)播音主持人可以適當的運用幽默語言。語言的幽默性能夠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營造輕松的語言氛圍,讓受眾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得到身心的放松。適當的穿插幽默語言能夠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體現出播音主持人語言上的個性風格。
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有了多重身份,不只是進行播音主持節目的語音播報,同時也可以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中進行創作,在開放的新媒體環境中,部分播音主持人會對自己的身份與職責出現認知模糊的問題,導致其在不經意間傳播了不規范或者不適宜的信息,引起了不必要的爭論。因此,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創新的過程中,要在正確認知播音主持人身份和職責的基礎上,保持語言運用的規范性。(1)播音主持人在合適的時機或者場合可以發表個人的觀點和看法,但是在對外發言時一定要站好自己的位置,認清自身的官方身份,做到謹言慎行,維護好播音主持人這一官方形象,不要在不適宜的場合與不適宜的時機逞一時口舌,發表不當言論。(2)播音主持人在報道新聞、傳播信息的過程中要保持語言的規范,雖然可以適當的使用口語和網絡流行語,但是要適度,不要給受眾帶來一種播音主持不專業、不規范的體驗與感受。尤其是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規范用語能夠突顯新聞播報的嚴肅、認真,準確傳遞新聞內容。(3)播音主持人要謹慎對待“轉發”問題,不能輕易轉發未經核實的信息,這樣會有損播音主持人的形象,同時部分受眾會因為對播音主持人的認可而相信其所轉發的虛假信息。因此,播音主持人在個人的社交平臺上要做到不隨意轉發,也不隨意對各類新聞、信息、事件等進行點評,能夠認識到自身在黨政宣傳、輿論引導以及維護公眾利益等方面的職責,保持語言運用規范,堅守職業規范。
學無止境,播音主持人在進行語言藝術創新的過程中,要具備終身學習意識,不斷豐富語言文化底蘊,提升播音主持語言的感染力。播音主持人要加強對播報語言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一方面要確保用詞準確,符合播音主持語言表達規范,另一方面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能夠做到學新用新,讓播音主持語言文化底蘊越來越深厚。與此同時,播音主持人還要通過運用是非分明、立場堅定的語言進行內容播報,以此提升播報內容的感染力,讓受眾在接收信息、瀏覽信息的同時得到心靈的洗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對提升受眾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素養也有一定幫助。播音主持人在豐富語言文化底蘊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拓展知識結構,在業余時間學習多方面的文化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樣不僅能夠使其語言更加豐富,也能夠使其在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時更加客觀,讓語言內容更具說服力和吸引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使播音主持人在面臨突發情況時,沉著冷靜應對,從而靈活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化解尷尬局面。
綜上所述,播音主持人作為新媒體時代下的工作者,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發展意識,全面掌握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和特點,創新傳統的播音主持方式,提升播音主持語言的親和力,形成自身具有特色的語言風格,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能夠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扎實語言功底,在語言魅力的支撐下提升新聞傳播的效果。在新媒體時代發展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要不斷創新,既要保持語言運用規范,又要提升語言表達的親和力,深化播音主持的藝術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