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明春 周宛怡
體育課堂導入是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用巧妙的方法創設學習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求知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教學行為方式。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能夠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效果,留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精彩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抵抗干擾,專心學習動作,充分舒展身體;精彩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發揮他們學習的潛能;精彩的導入能夠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促進他們多方面的發展。由此可見,體育課堂導入盡管只是一堂課的起始環節,但它卻是學生由非學習狀態轉入本堂課學習的準備階段,是體育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體育課堂導入還存在各種問題,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雖然導入是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中小學體育教師卻很少設計導入環節甚至不設計導入環節。例如在2019年《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教學觀摩展示交流活動教案集》中,有66份優秀體育教師的教案,其中8位教師在開始部分沒有設計導入環節且沒有向學生介紹教學內容,41位教師在課堂常規中介紹教學內容,7位教師列出了導入部分,但是沒有具體說明導入的方式,只有10位教師設計了導入并詳細闡明了導入的具體方式(表1)。

表1 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活動體育教師導入技能運用情況(n=66)
成功的導入猶如一把開啟學生興趣閘門的金鑰匙,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說:“上一堂課之所以必須有趣味性,并非為了引起笑聲或耗費精力,趣味性可以使課堂上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化。”
但是,在實際中體育教師卻較少設計有趣的導入,他們一般直接在課堂常規中宣布教學內容,提出教學要求,然后進行熱身活動,這種導入方式簡單、趣味性不足。如在2019年《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活動教案集》中,17位體育教師設計了導入環節,11位教師的導入是直接宣布教學內容,5位教師運用了情境導入的方法,1位教師運用了示范導入的方法(表2)。

表2 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活動體育教師課堂導入方式(n=17)
課堂教學中的所有活動都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任務展開,任何偏離教學任務的教學活動都是勞而無功的。因此,體育課堂導入也必須緊扣本節課所授知識,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展開。但是,實際教學中有些體育教師的課堂導入卻離題萬里。
如一節小學五年級跨越式跳高課,體育教師是這樣導入的:“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跨越式跳高。在學習之前,老師有一個小問題,你們知道在奧運會中,我們中國國家隊身著的運動服又叫什么服裝?”學生迅速齊聲回答到:“龍服。”然后,教師和學生開始熱烈討論奧運會中各國運動員的著裝,幾乎忘記了這節課是跨越式跳高的學習。
這樣的課堂導入不僅沒有起到引入教學內容的作用,反而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發散,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不利于學生學習和鍛煉。
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過渡環節,導入時長必須有效合理,不能過短,也不能過長。時間過短可能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時間過長可能會讓學生本已集中的注意力發生轉移,延誤最佳學習時間,影響整堂課的教學進度安排。
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僅以“走過場”的形式直接宣布教學內容,一句話帶過,在較短的時間里就結束了導入,這樣根本起不到導入應有的作用。還有一些教師在導入的時候“長篇大論”,導入用時過長,嚴重影響了后續教學內容的安排。
體育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只有當學生真正投入,主動學習,學習才會產生。因此,在課堂導入的環節,教師也需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考中進入新內容的學習。但是一些體育教師導入時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經常自講自話,以灌輸的形式進行導入,絲毫不給學生思考、反應的時間。
如在一堂教學接力棒的課堂上,上課鈴聲響起,整隊后師生問好,然后教師說:“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段藏舞,今天我們要跟隨音樂一起演繹一段出門獵兔的情境藏舞,我們要假設自己是勇敢的獵手,三五成群、跋山涉水去打兔子。同學們感覺怎么樣?高不高興?”學生答:“高興!”
這樣的課堂導入中,教師雖然試圖運用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是卻采用了灌輸的方式,自說自話情境預設,僅憑一句話,就希望學生進入情境,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讓學生無比迷茫。雖然最后學生回答高興,但這只是“強迫”的“高興”,而不是學生自己真正的高興。
很多教師認為體育課堂開始部分的設計,只要做好課堂常規和熱身活動的準備就足夠了,這其實是一種誤區。熱身只是身體的準備,而要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需要學生做好心理準備,當學生注意力集中時,他才能用心熱身。心理準備是學習的前提,而精心設計的導入就是幫助學生做好心理準備的方式。
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導入,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很快進入新課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體育教師應重視導入的教學設計,建議在體育課堂的開始部分加入導入環節。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趣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可以選擇的導入法有故事導入、人物導入、直觀導入、設疑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法、遷移導入、聯系生活導入等多種形式。
比如故事導入法,是一種教師通過講述故事、寓言、傳說等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如在講授足球技戰術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足球起源的故事,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足球文化,引起學生對足球的興趣。
體育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無論選擇哪種導入方法都必須緊扣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如果天馬行空,離題萬里,不考慮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會導致導而不入。因此,在進行體育課堂導入時,教師必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導入方法。教學內容不同,教師選擇的導入方法也應不同。比如健美操教學運用直觀導入比較合適,配上優美的音樂,教師進行一段健美操動作示范,會讓學生感受到健美操的美和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
其次,教師要注意導入的目的是引出教學內容,但是有些教師卻忽視了導入與新內容之間的聯系。比如一位教師進行武術套路教學時采用人物導入,教師詢問學生喜歡的武術明星是誰,學生說出武術明星的名字后,教師也說出了自己喜歡的武術明星,然后就請學生和他一起進行熱身。這樣的導入雖然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卻沒有聯系到所要學習的武術套路。
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體育課堂導入要做到緊扣內容,也要關注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不同班級的學生年齡特點、性格特征、心理狀態、知識層次都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喜歡的導入方法也是不同的,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選擇。比如在小學生的體育課上講故事、做游戲、唱歌可能是較為常用的導入方法;在中學生的體育課堂上設疑導入、歷史典故導入、人物導入等方法可能會比較常用。
一堂體育新授課45分鐘,體育教師要進行課堂常規、導入、熱身,新技術動作的講授、練習、應用,以及放松與結課等環節。導入雖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但它只是這些環節中比較小的部分,教師不能花費太多的時間,否則會影響后續內容的教學。因此體育課堂的導入應言簡意賅,切中要點,其設計務必簡練,不能龐雜冗長。一堂45分鐘的體育課導入環節應控制在3分鐘左右,盡量不要超過3分鐘,否則會影響學生的熱身及后續教學。
如一位教師在導入時聯系生活,短短幾句話就引出了所要教學的新內容。
師:同學們,如果下雨的時候,你的面前有一條小水溝攔住了你的去路,而這個水溝是不能跨過去的,你會怎么辦?
生進行回答。
師:老師昨天就遇到了這個情況,結果老師施展絕技輕松帥氣地就“飛”了過去。同學們知道老師使用了什么絕技嗎?
生疑惑并進行猜測。
師:同學們,這個絕技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跳遠騰空步。希望你們學會以后,下次過小水溝也不會怕了。
學習是學生自我建構生成的過程,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索。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的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都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究真知。導入過程同樣如此。那么,如何在導入部分啟發思維,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呢?建議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導入過程注重與學生互動
導入時,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運用人物導入法時說:“同學們,博爾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運動員,他之所以跑得快,是因為他的途中跑技術很厲害,所以大家如果想像他那樣跑得快,就需要學好途中跑技術。”這樣的導入,明顯是教師自己一個人的表演。建議改為以下形式。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誰跑得最快嗎?
生回答:博爾特。
師進一步追問:博爾特為什么能跑這么快?
生進行回答。
師接著說:是的,博爾特跑得最快的主要因素是良好的途中跑技術。因此我們要想跑得快,也必須學習途中跑技術,同學們想不想學?
生回答:想學。
這種互動的溝通與交流更容易啟發學生思考,讓他們跟隨教師的思路進入新課的學習。
2.導入過程運用思辨性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在導入的過程中,教師提出思辨性的問題,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下面這位教師在進行快速跑教學時,就通過思辨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進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把一張紙貼在胸前,它會掉下來嗎?
生:會/不會。
師:那怎么樣才不會掉下來呢?
學生紛紛發表不同的看法。
教師取出一張報紙放在胸前,做快速跑的動作,報紙貼在胸前紋絲不動。
師:同學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快速跑。相信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也可以做到,不用手拿,報紙也不會掉下來。
3.導入的內容要有深度,以提升學生素養
在導入的時候,教師注意選用傳統文化、國際熱點、科學故事等具有一定深度的內容,這樣在引入新課的同時,又啟發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素養、國際視野,體現體育課程的思政作用,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下壓式接力的時候,運用話題導入法,聯系奧運會美國掉棒重賽的事件,強調交接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交接棒技術學習的重視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討論比賽的公平和公正性,同時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增強學生的國際視野。
導入是激勵、是啟發、是喚醒。德國教育家斯多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勵。”因此,體育教師必須重視體育課堂導入,巧妙設計課堂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