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電視劇中講述的故事濃縮了人們的集體記憶和共同期待。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實生活與歷史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因此,對于現實題材電視劇而言,也應該進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概念不僅有其寬泛的含義,而且有其現實語境規定性。誠如研究者們所注意到的那樣,字面意義上只要發生在當代,當前社會現實中的各種生活內容就都屬于這一概念范圍。在這個意義上,現實題材電視劇屬于很難分類和定義的范疇。①但在國內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的長期實踐和受眾審美接受上,它的內涵與藝術特性卻顯示出相對穩定的特征。歸納起來,現實題材電視劇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內容關涉當前現實,二是具有主流意識形態性,三是注重現實精神追求。簡言之,現實題材電視劇具有現實性、真實性、藝術性。在這些基本屬性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文性與政治性特質。因此,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文化品格也十分豐富多樣。它在文本層面上顯示出寬泛的社會性、鮮明的思想性和正面的導向性。與此同時,現實題材電視劇審美表現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其鮮明的現實主義特征,這就意味著應該倡導一種關注現實和深入生活的風氣。
中國是電視劇生產和消費大國。伴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上升、國家政策不斷扶持以及電視劇創作者對中國元素展現的重視,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異軍突起,反映當下生活的中國故事走出東亞文化圈,進入跨文化國際市場。2021年,國產電視劇備案數為498部,制作發行194部,共計6736集。其中,發行現實題材劇目共計4777集,占比約71.92%;歷史題材劇目共計1508集,占比約22.39%;重大題材共計437集,占比約6.49%。從作品質量來看,現實題材劇《山海情》《我在他鄉挺好的》《在一起》等入選2020—2021年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評審的優秀海外傳播作品,現實題材劇的數量占所有入選電視劇的70%。從觀眾喜愛度來看,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2021中國電視劇發展報告》,“2021青年觀眾最喜歡的十部國產劇”中,現實題材電視劇占6席。②這足以說明現實題材已成為當前國產電視劇的主流,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海外傳播建立在類型成熟和產業發展基礎之上。
當前,我國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貼近時代潮流并不斷拓寬題材范圍,形成家庭倫理、農村題材、軍旅生活、青春都市等多種類型的創作藍本,用直面現實的膽識譜寫中國故事。從2022年年初到現在,國產現實題材電視劇以多元的類型、高品質的制作和貼合時代精神的表達日益受到海外市場的關注,呈現出國產電視劇海外傳播的新趨勢。面對國際市場這片“藍?!?,中國現實題材劇揚起內容的帆,抓住跨文化視野的風口,始終堅持講述現代故事,尋找文化契合元素,表達普世價值。
講故事是一種感情上的交流,一種靈魂上的交談。人們都愛聽那些實實在在,充滿真情實感,以生動有趣、妙趣橫生的語言敘述的故事。故事是對人生的一種比喻,電視劇中敘述的故事濃縮了民眾的集體記憶并表達出民眾的普遍期待。不論處在何種文化語境下,人們都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并期望從中感受藝術作品的情感溫度,得到生活啟示,喚起精神力量。深受大眾喜愛的作品能給人一種代入感,“感同身受、觸及靈魂”等現象破圈蔓延皆是因為讓人產生了共鳴。齊格蒙·鮑曼以“流動性”來比喻現代生活,認為現代人類總是在不斷改變,“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什么事情都無法滿懷信心和確定性去面對”,現實題材劇恰如其分地直擊了民眾的“痛點”和“爽點”,為現代生活指明了精神出路。
講述現代故事、注重意義生產是當前我國電視劇提升跨文化敘事的首要途徑。③??抡J為,重要的不在于一個講故事的時代,而在于一個敘述的時代。那么,講故事的方式尤為重要。從敘事視角看,中國電視劇存在著“講故事”和“寫什么”兩個不同方面,而“講故事”又主要體現為情節結構和人物形象塑造兩方面,這也是由中國電視劇發展現狀所決定的。在國際傳播和跨文化視域下,講好中國故事尤為重要?,F實題材劇的跨文化傳播是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更是一個意義共享的過程。我們今天講的國際視野是指劇集在質量上應該是第一流的,在敘述故事時應該是平易而實在的。因為電視劇是一種文化產品,它必須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而這也許不是普通觀眾所追求的。如果我們想要讓人們了解一個人,就一定要講故事。整個世界愛恨情仇是相同的,應該讓故事講得生動有趣,貼近人的內心,具有毛茸茸的生活質地。因此,電視劇注重敘事形式和意義生產顯得尤為關鍵。講好中國故事,挖掘具有鮮明中國文化色彩的好故事,以藝術手段呈現獨具特色的“東方文化”之美,能夠吸引更多海外觀眾的關注。
以電視劇《人世間》為例,其熱播的原因就在于它講人性、接地氣。在看劇的過程中,觀眾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的人和事,并從劇中看到了現實中的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比起那些飛去飛來的武打片,電視劇《人世間》更能觸動觀眾的情感神經,更能使人感同身受。在《人世間》開播不久,就曾有人將它定性為傷痕文學,但隨著劇情的深入,人們終于發現,原來《人世間》并不是揭傷疤,也不是看傷痕,而是講述中國普通平民家庭中各個成員在近50年的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中的跌宕起伏的命運,其中有悲有喜、有坎坷,但總體而言卻是積極向上的。《人世間》沒有一味地揭露問題,更沒有無限的夸張,而是心平氣和地講述我們身邊的人和事,這便是它受到國內外觀眾青睞的主要原因。再如,在2021年成功“出?!钡摹渡胶G椤?,登陸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山海情》第1集自YouTube熱播劇場頻道開播兩周后,總播放量超過80萬次,線上觀眾的點贊率達98%。與此同時,“海絲故事”也獲得了廣泛關注和好評。《山海情》不僅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引起了人們對現實生活中女性命運的思考,還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索。這些成功案例表明,在外國影視劇大量引進的時期,輸出一系列中國本土的好作品,讓外國人看到中國社會的變遷,是當下影視劇傳播的應有之義。
文化折扣又稱“文化貼現”,原用于經濟學領域。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和跨文化傳播活動的開展,這一問題逐漸為各國所重視。近年來,國際社會開始對文化折扣現象進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文化折扣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學者霍斯金斯(Colin Hoskins)和米盧斯(R.Mirus)提出的。他們認為,根植于一定文化的電視節目、電影等內容之所以在國內非常吸引人,是因為國內市場的觀眾擁有相同的常識和生活方式。④然而,這種文化在其他地方卻難以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因為外域受眾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各不相同,難以形成一致的認同,雙方在文化結構上存在差異,因此影視作品在海外傳播過程中有時會形成文化折扣現象。通俗地講,文化折扣就是文化傳播中因文化結構差異等諸多因素導致傳播效果和影響減弱的現象。
我國文化傳播的文化折扣體現為影視作品、文化元素和新聞內容等文化內容對于海外傳播缺乏影響力。由于海外受眾不能理解文化產品所蘊含的中國文化,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文化隔閡”,導致傳播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中國現實題材劇在海外的傳播,讓我們找到了中國文化產品消減文化折扣影響的新路徑。這一新的道路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譬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大型國際傳播活動“視聽中國”,在海外建立了58個“電視中國劇場”,引領了近百個優秀節目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和網絡媒體播出;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共同支持的“中國聯合展臺”,促使不少熱播國產電視劇在海外亮相。⑤這些國家項目積極助力國產劇突破語言和文化藩籬,向海外傳播。這條路徑就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相融合,通過影視手段向國外觀眾進行展示,以達到增強其國際社會認同感的目的。
薩繆爾·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認為,“冷戰后的世界,沖突的根本原因將不再主要是意識形態或經濟因素,而是文明間的差異。”⑥要縮小這一分歧,尋找對外傳播的文化契合元素并達到“共通語義空間”顯得格外重要。“文化是指一種由歷史延續下來,被深深地植根于每個民族心中的,無論何時何地何種階層都無須思索地信奉和認同,并且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始終表現出來的傳統精神?!雹呋谖幕h境和認知差異,中國影視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文化折扣,并隨著文化空間距離的擴大而繼續增強,現實題材劇尤為明顯。從跨文化傳播角度來看,中國影視作品中的文化折扣主要體現在文化距離造成的文化沖突、社會心理狀態形成的文化差異、歷史文化積淀產生的不同觀念等方面。所以,中國現實題材劇之于世界,更多的是要在差異化的環境中尋找一個彼此了解與認可的交流場域,以相對統一的形態或者普適的價值觀念去抵消一定的文化貼現,剔除高低兩種文化語境的影響,以實現文化交流過程中彼此的了解和認可。⑧
中國現實題材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現實故事,如何向全世界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國精神和中國文化,如何通過電視劇建設和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以及如何通過電視劇的文化風格進行文化外交、發現共同話題、實現獨特的跨文化敘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聯系,影響著中國以何種姿態走向世界舞臺中心。在全球化時代,“普世價值”是中國電視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在中華美學精神的深刻影響下,新時期現實題材電視劇逐步構建了以“真善美”為核心價值系統的創作路徑。“現實主義虛構敘事文本的藝術真實強調在真善美的統一中理解藝術真實,強調生活真實與藝術理想的一致?!雹嵋虼耍F實題材作品的真實性不是對整個世俗文化生活和記錄過程的簡單羅列,而是創作者的主觀情感、現實世俗公共生活文化的融合,取精用宏,提煉濃縮。真實與藝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真實性決定了藝術作品的生命力,藝術則要符合觀眾審美需求和接受心理。真實與藝術并非截然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相互滲透?,F實題材電視劇作品將概括化了的現實與它所反映出的最初的現實假象結合在一起,讓現實不再流于表面。這與單純的記錄不同,現實題材電視劇旨在沖出現實表象,直擊本質。溫暖現實主義審美,認知和情感協同呈現,成就了國產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價值觀傳達,并被普遍認同與傳播。
國產現實題材電視劇所面向的對象大多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主創人員對于大眾現實社會生活與生存狀態的重視與重新發展更符合普通人的精神需求。來源于現實生活與真實事件的題材、極具現實主義色彩的再創作等,使得作品在日常中彰顯出強烈的民族韌性,在世俗中表達出鮮明的審美品格。在講述家國宏大題材的現實主題作品里,以小人物角度切入的日常性細微化敘事話語模式是主流。近年來,海外備受矚目的電視劇無一例外地運用普通人的眼光,注重挖掘人性之善、人生之美,展現人們對于光明未來的向往,顯示出溫暖寫實的美學風格。來源于現實生活與真實事件的題材、極具現實主義色彩的再創作、回歸大眾與民間的審美傾向等,使得作品在平凡中彰顯出自主的民族韌性和強烈的美學品格。
《山海情》彰顯了努力脫貧、追求美好生活的決心與作為,《理想之城》《我在他鄉挺好的》呈現了年輕人奮斗追夢的心路歷程。這一切都是世人可以看懂、讀懂的中國故事。在傳播過程中,中國故事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和接受。比如日本人最喜愛的中國故事是中國夢。在日本,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一部講述中國故事的電影?,F實題材作品的“出海”與傳播,讓我們看到中國故事需要注重普世價值的表達,才能引起共情,打動外國人的心。展現人類情感上的普遍需要,整合情感和想象力是國產電視劇海外傳播過程中破除文化壁壘的關鍵。這些作品把多個家庭或一個團體作為時代截面,或者聚焦脫貧話題,或者關注時代進程,或者展現人物成長歷程,或者展現人性光芒,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眾能夠身臨其境般地體驗現實生活中豐富的生命狀態和復雜的人生境遇,或悲或喜,把認知和情感協同起來,從而對天地萬物產生有情化的理解,并由心靈深處產生深刻共鳴。
電視劇作為媒介文本,融入了日常生活。種類多元,質量上乘,表現當代中國面貌的現實題材電視劇正以全新姿態觸達更多的海外觀眾。隨著一系列優秀現實題材劇在海外取得優異表現,高質量的現實題材劇受到海外市場的關注,引領“出?!毙纶厔?,展現當代中國風貌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已嶄露頭角。可以說,如今“出?!钡膰a電視劇在數量規模、題材類型和制作水平等方面都較過去有了長足發展。然而,目前國產現實題材劇單純地止步于“走出去”,怎樣“立得住”成為亟須思考的問題。當前,中國電視劇在海外市場上尚未形成自己獨特、完整的話語體系和文化形象,缺乏對主流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念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現實題材劇在全球市場上的腳跟尚且站得不穩。那么,怎樣更好地利用現實題材劇在海外市場、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贏得異質文化受眾的認同和共鳴,謀求在國外“立得住”腳跟,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今后的創作中,中國現實題材劇必須繼續遵循多元化原則,打開主題選擇維度,探索敘事手法多樣性,精心制作故事文本。唯有如此,才能推陳出新,不斷有精品力作涌現出來,將現實題材作品寫得有聲有色。也唯有如此,中國現實題材劇才能在國際市場這片“藍海”中揚帆遠航。
注釋:
①胡智鋒,張國濤.現實題材電視劇三題[J].中國電視,2004(02):23-27+3.
②王瑨.解碼現實題材劇“破圈”現象[N].人民日報,2022-05-12(020).
③周根紅.電視劇的海外傳播與跨文化敘事能力提升[J].百家評論,2018(03):73-79.
④周根紅.電視劇跨文化傳播的敘事策略解析[J].中國電視,2018(06):53.
⑤任姍姍.優秀現實題材劇揚帆“出?!盵N].人民日報,2022-05-19(020).
⑥潘志平,王智娟.冷戰后的世界與中亞——駁亨廷頓教授的“文明模式”[J].新疆社會經濟,1995(03):6-10.
⑦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204.
⑧潘路路.中國傳統文化在國產紀錄片中的建構[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9.
⑨陳友軍.現實題材電視劇藝術真實形態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36.